高中化学题

(1)如何从金属键的角度解释:向纯铁中加入其他物质会改变纯铁的性能?
(2)反应: 2HF==F2↑+H2↑(反应调价为电解,KF作催化剂)为什么能发生?
(3)反应:NaI+H3PO4==(△)NaH2PO4+HI↑中高价态的磷元素为什么不会被还原?
(4)简单解释双键和单键交替出现的有机物中π电子定域运动和离域运动的成因(尽量通俗,不要用有机教材的原话)
(5)已知下列化合物:CH2-CH2 H2N-NH2 HO-OH (乙烯 联氨 过氧化氢)
显然氧的电离能>氮的电离能>碳的电离能
那为什么共价键的强度恰好相反?请从不同角度(大于一个)解答
(6)请简单说明,为什么在三溴化铁、过氧化物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用溴化氢做烯烃的加成反应时马氏规则不适用。
(7)简单解释为什么甲基是推电子集团,并列举常见的推电子官能团。

1、加入其它物质,对纯铁中的金属键有一定的影响,有的甚至形成了一定的共价键,而导致性质的改变。
注意,化学键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如,非极性键、极性键、离子键之间,就以电负性差来判断。

2、这是在通电条件下的电解反应,类似,H2O电解生成H2和O2,而加入KF是为了增加导电性,因为HF是共价化合物,液态时是不导电的,加入KF后,F-与HF通过氢键形成[HF2]-,就可以导电了。

3、H3PO4是非氧化性酸,其中的P虽然是最高价,但是由于形成了很稳定的PO4^3-,所以并不具有强氧化性。

4、单双键交替后,由于C原子都是平面型的结构,就相当于原子都在一个平面上,于是在垂直于这个平面上的电子就可以形成一个大派键,就具有了一定的流动性,即离域性。
而单个的派键,由于电子限制在两个原子之间,因此就具有定域性,即不能大范围的流动。

5、共价键的强度与电离能之间并没有关系,而是与原子的半径,电子云的重叠程度更有关系,C原子半径略大,O原子半径更小,所以O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更大,即电子之间的斥力也就更大,所以,-O-O-键易断,即过氧键很不稳定,易断,一般就表现出较强的氧化性,而斥力较小的-C-C-则比较稳定,也使得大量的有机物可以通过C连接。

6、烯烃在与HBr加成时,条件不同,反应的机理也不同,加成的规则也不同。
若是酸催化,机理是亲电加成,取决于中间体C+离子的稳定性,所以遵守马氏规则。
若是过氧化物催化,则机理是自由基反应,取决于中间体自由基的稳定性,所以遵守的就是反马氏规则。
本质是,C+离子的稳定性顺序与自由基的顺序正好相反。

7、吸电子基团、推电子基团的判断,涉及到电子效应的分析,有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等多种效应的综合。但是有一个较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看这个原子团中,直接结合的哪个原子的形式化合价。如,-CH3,直接结合的C相当于-3价;-OH,直接结合的O,相当于-1价;-NH2,直接结合的N,相当于-2价,这些就都是推电子基团。而,-NO2,直接结合的N,相当于+4价;-CHO,直接结合的C,相当于+1价;-COOH,直接结合的C,相当于+3价,这些就都是吸电子基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