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解题方法及入手点

我还剩4天就考试了,但是物理是完全不行,对于一些比较综合的题目或比较复杂的题目就无从下手,比如平抛运动结合动能计算,圆周运动结合抛体运动等等,而且我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所以考前想找到一些比较有效的复习方法以及解题技巧(特别是有关动能 圆周运动 平抛运动 和自由落体这方面的综合整理以及运用)高分求助求助~感激不尽~
我不乞求高分只乞求合格

平抛运动
如图2所示,物体从O处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经时间t到达P点.

图2
①加速度水平方向:ax=0竖直方向:ay=g
②速度水平方向:vx=v0竖直方向:vy=gt
合速度的大小v=v2x+v2y=v20+g2t2
设合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有:
tan θ=vyvx=gtv0,即θ=arctan gtv0.
③位移水平方向:sx=v0t竖直方向:sy=12gt2
设合位移的大小s=s2x+s2y=(v0t)2+(12gt2)2
合位移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有:
tan α=sysx=12gt2v0t=gt2v0,即α=arctan gt2v0
要注意合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是合位移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2倍,即θ≠2α,而是tan θ=2tan α.
④时间:由sy=12gt2得,t=2syg,平抛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只由物体抛出时离地的高度sy决定,而与抛出时的初速度v0无关.
⑤速度变化: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g=ΔvΔt)相等,且必沿竖直方向,如图3所示.

图3
任意两时刻的速度与速度的变化量Δv构成直角三角形,Δv沿竖直方向.
注意:平抛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并不均匀变化,而速度随时间是均匀变化的.

7.圆周运动
(1)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相关物理量及其关系
①物理量:线速度v、角速度ω、周期T、频率f、转速n、向心加速度a等等.
②关系:v=2πrT=ωr=2πrf,a=v2r=ω2r=4π2T2r=4π2f2r.
(2)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①向心力的来源:向心力是由效果命名的力,它可以由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力来充当,也可以是由这些力的合力或它们的分力来提供,即任何力都可能提供向心力,向心力的作用是只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②大小:F向=ma=mv2r=mω2r=m4π2T2r
=4mπ2f2r (牛顿第二定律)
(3)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
分析圆周运动的临界问题时,一般应从与研究对象相联系的物体(如:绳、杆、轨道等)的力学特征着手.
①如图6所示,绳系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及小球沿竖直圆轨道的内侧面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临界问题(小球只受重力、绳或轨道的弹力).

图6
由于小球运动到圆轨迹的最高点时,绳或轨道对小球的作用力只能向下,作用力最小为零,所以小球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在最高点应有一最小速度vmin.当小球刚好能通过最高点时,有:
mg=mvmin2r
解得:vmin=gr.
又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mv下2=12mv上2+mg•2R,可得v下≥5gR
所以,小球要能通过最高点,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v需要满足的条件是v≥gr.当v>gr 时,绳对球产生拉力,轨道对球产生压力.
②如图7所示,轻质杆一端的小球绕杆的另一端做圆周运动及小球在竖直放置的圆环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临界问题.

图7
分析小球在最高点的受力情况:小球受重力mg、杆或轨道对小球的力F.
小球在最高点的动力学方程为:
mg+F=mv2r.
由于小球运动到圆轨迹的最高点时,杆或轨道对小球的作用力可以向下,可以向上,也可以为零;以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设小球在最高点时杆或轨道对它的作用力大小为F,方向向上,速度大小为v,则有:
mg-F=mv2r
当v=0时,F=mg,方向向上;
当0<v<gr 时,F随v的增大而减小,方向向上;
当v=gr 时,F=0;
当v>gr 时,F为负值,表示方向向下,且F随v的增大而增大.
(4)弯道问题
①火车的弯道、公路的弯道都向内侧倾斜,若弯道半径为r,车辆通过速度为v0,则弯道的倾角应为:
θ=arctanv02rg.
②飞机、鸟在空中盘旋时受力与火车以“v0”过弯道相同,故机翼、翅膀的倾角θ=arctanv2rg.

图8
③骑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转弯时,向心力由静摩擦力提供,但车身的倾斜角仍为θ=arctanv2rg.
8. 航天与星体问题
(1)天体运动的两个基本规律
①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行星卫星模型:F=GMmr2=mv2r=mrω2=m4π2T2r
双星模型:Gm1m2L2=m1ω2r1=m2ω2(L-r1)
其中,G=6.67×10-11 N•m2/kg2
②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GMmR2=mg(物体在地球表面且忽略地球自转效应);
GMm(R+h)2=mg′(在离地面高h处,忽略地球自转效应完全相等,g′为该处的重力加速度)
(2)人造卫星的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跟轨道半径的关系
F万=GMmr2=F向=ma→a=GMr2→a∝1r2mv2r→v=GMr→v∝1rmω2r→ω=GMr3→ω∝1r3m4π2T2r→T=4π2r3GM→T∝r3.
(3)宇宙速度
①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v=gR=7.9_km/s,是卫星发射的最小速度,也是卫星环绕地球运行的最大速度.
②第二宇宙速度:v=11.2 km/s
③第三宇宙速度:v=16.7 km/s
注意:三个宇宙速度的大小都是取地球中心为参照系;以上数据是地球上的宇宙速度,其他星球上都有各自的宇宙速度,计算方法与地球相同.
(4)关于地球同步卫星
地球同步卫星是指与地球自转同步的卫星,它相对于地球表面是静止的,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又叫做同步通信卫星.其特点可概括为六个“一定”:
①位置一定(必须位于地球赤道的上空)
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旋转的轨道平面一定与地球的赤道面重合.
假设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不重合,而与某一纬线所在的平面重合,如图9所示.同步卫星由于受到地球指向地心的万有引力F的作用,绕地轴做圆周运动,F的一个分力F1提供向心力,而另一个分力F2将使同步卫星不断地移向赤道面,最终直至与赤道面重合为止(此时万有引力F全部提供向心力).

图9
②周期(T)一定
同步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同步卫星的运转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即T=24 h.
③角速度(ω)一定
由公式ω=φt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角速度ω=2πT,因为T恒定,π为常数,故ω也一定.
④向心加速度(a)的大小一定
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a,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得:
GMm(R+h)2=ma,a=GM(R+h)2.
⑤距离地球表面的高度(h)一定
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在ω一定的条件下,同步卫星的高度不具有任意性,而是唯一确定的.
根据GMm(R+h)2=mω2(R+h)得:
h=3GMω2-R=3GM(2πT)2-R≈36000 km.
⑥环绕速率(v)一定
在轨道半径一定的条件下,同步卫星的环绕速率也一定,且为v=GMr=R2gR+h=3.08 km/s.
因此,所有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大小、角速度大小及周期、半径都相等.
由此可知要发射同步卫星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即卫星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卫星的运行轨道在地球的赤道平面内;
卫星距地面高度有确定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5
先造像,在脑中模拟物体运动整个过程(但不知道你是否具有这有能力,通过时间也是可以练出来的,对于这次来说,你肯定是没时间了,但物理学习又还没完,目光还是要长远点的),然后注意速度的分解和力的分解,、、 尽量写,有步骤分。。这些只是应急的。希望,以后好好学物理、祝你这次考试成功。。 。。。以下是我对你 以后学习物理的一些建议吧、你参考一下: 首先你要彻底理解每节你所学的知识点即先把课本搞熟(上面的例子及题)一定要重视课本!!不要一味的做题。 在做题时注意与图形结合在脑中造像要明白整个物理过程做出图 图形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整理做错的题而不是做过的题,当然那些属于十分低级的,而非知识掌握不牢所造成错题也是不用整理的。还有整理完并不算完了要再后写上自己的所得所感、以后的注意点,在一个就是一定要定期查看错题集、不能让它浪费了。当别人考试前抱着一大本书时 你就不用了 用心看你的错题集再查查漏补补缺就行了 到高三后更能体现出错题集的价值 所以一定要做好错题集! 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分清重点与非重点高效复习。说道学习物理的诀窍 我的就是造像。当然了,这是我的总结,具有特殊性 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以后要靠自己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是不可少的!) …… 希望这些对你以后物理的学习有帮助、、、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25
还有四天就考试了,而且根据你说描述的基础,就算是有神仙,也不能让你在这次考试中有好的表现啊。这是事实,不如接受现实,把多点的时间放在你比较强的学科上,把其它科复习好些,考得高分些。
我不支持临时抱佛脚,如果你真想把高中物理学好,基础是一定要打好的。你也不用悲观呀现在,还只是高一而已,你还有一两年的打基础的时间。我建议你在暑假中,好好的把你的物理再从头学一遍,把基础的东西搞清楚,并通过一些课后练习加以巩固,以利于高二物理的学习。要不然,高二时你会更加吃力的。
如果你真有心,你就得牺牲一些玩的时间了。追问

不可能,因为我要选科了,而且我的意向是文科

追答

意向是文科,那你现在就把精力放在文科的复习上吧。这恐怕是最实际的了。如果你有心,那么暑假也还是要学习一下理科,不能完全放弃理科,因为高二下学期还有毕业水平考试呢。

第3个回答  2011-06-25
问你的老师,也许他们的回答最专业。
祝有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