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管理好一个小团队?

如题所述

想要管理好一个小团队,需要定目标、给方法、做计划、多监控、勤沉淀。

首先,你必须明白一点:

带团队,除了让下属感觉到“价值感”之外,还要让他意识到“差距感”,这样才能让他保持持续的进步。

怎么体现差距感呢?从两个维度:

1)纵向和你比

作为下属的领导,你的能力让他信服吗?你是他想要成为目标吗?

你要把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

比如同样是写一篇文章,他花了一天才写一版,交给你修改,你只花了半个小时让文章脱胎换骨。

他就会佩服你:领导真厉害,他是怎么想的?我能不能做到?

2)横向跟同级比

营造出一种相互比较的氛围,让下属知道,和其他团队成员比,自己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和别人的有多大的差距?

说完“价值感”和“差距感”这两个带团队原则,下面再以我10来年的管理经验出发,说说怎么把它们融入指导团队的做事方法中。

1、定目标

想带团队做好事情,第一得给他们定好目标。

关于定目标,我自己总结了三个心得:

▼心得一:跟他们自身的目标相关

每个人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年轻人,心里都带着一把火、满腔热血。

因此关于定目标,我给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好好地引导这团火,爆发它应有的能量。

怎么做?给团队成员定一个和他自身相关的目标。

内驱力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动机来源之一。

当我们布置的目标恰好能和下属的自我目标挂钩时,甚至不需要什么外部监督或激励,它们就有非常强的行动力。

▼心得二:跟我们自己的目标相关

我的第二个心得:给团队定的目标也一定要和自己的目标相关。

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下属的目标对你影响不大的话,事情一多,你肯定就顾不上他了。

而且这还有一个长期的好处,能培养出直接分担你部分工作的下属,这样后续你就会有更多的精力、做更有效率的事情了。

▼心得三:目标要有挑战性

每次带团队,我都会问他们一个问题:你在选择工作时最怕遇到什么问题?

几乎每个人最怕的都是:在工作处于打杂的状态,没有成长。

因此给下属定目标时,一定要让他们跳一跳才够得到。

“够得到”的度在哪里呢?

说实话,这个度没有很明确的衡量标准。

我的操作办法是,如果实在不知道对他来说难度有多大的话,我会优先给难点的,然后根据实际完成情况再一步步降低。

因为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高估自我,只有做过一遍之后,下属才会清楚自己的差距在哪里,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2、给方法

有了目标后,还要给予下属完成目标的方法指导,其中书面版的流程和方法最佳。

给下属文字版的流程和方法,至少有2个好处:

◆对接受任务的下属来说,当他看到有旁人总结的经验后,他的自我效能感会更强,更有自信完成任务。

◆对发布任务的我们来说,省掉了很多语言沟通的时间消耗,而且也避免了语言表达的要点遗漏,降低了对方上手工作的门槛。

3、做计划

有了目标、给了方法后,接着就是要有明确的行动计划了,这一步你得试着让下属自己做工作计划。

为什么要引导下属自己做计划呢?

因为这样他们的行动力会更强。

罗伯特在《影响力》中有提到过一个原则:承诺和一致,大意是我们在做出承诺后,内心就会有一种保持言行一致的压力。

4、多监控

目标有了,方法给了,计划做了,接下来我们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很遗憾,不能,因为很多事情在执行的时候都是会出现偏差的,所以我们还要多监控,提前明确好两个机制:检查机制、沟通机制。

在检查机制中,明确可量化、具体化的关键过程指标。

光有检查机制还不够,还需要沟通机制。

因为很多时候,下属会为了逃避指责、无意识地忽略风险,导致执行中的风险反馈不到决策层。

5、勤沉淀

做内容沉淀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对我们带团队的人来说,有了流程和方法支持,就能保证,无论是谁来做这项任务,都会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成果。

◆对于下属来说,这些都是很宝贵的个人经验凭证。

我常常提醒其它同事:

把你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技巧显性化地记录下来,那下次再碰到这类工作的话,你是不是就能站在先前经验上,比之前做得更好了呢?

而且,以后你再去求职,相比于用言语表述自己的能力,拿出自己沉淀的流程和方法是不是更有说服力呢?

六、最后总结一下

如何带好团队?

最核心是2个原则:

1、价值感:让下属在工作中真正有收获。

2、差距感:通过比较让下属意识到差距以持续进步。

再把这两原则容易5个做事步骤:

1、定目标:给下属定一个清晰、且有挑战的目标,这个目标得和他的自我目标相关,同时也得和你的目标强相关。

2、给方法:给下属完成目标的方法指导,有书面版最佳。

3、做计划:试着让下属自己做工作计划。

4、多监控:做好检查调整,得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5、勤沉淀:完成工作后督促下属做内容资产的沉淀。

最后,祝大家都能带好团队,早日收获得力的干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