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有什么特产

蓬莱有什么特产

  1.名称: 栉孔扇贝

  介绍: 栉孔扇贝是蓬莱市主要养殖海产品之一。栉孔扇贝两壳有放射肋,形若扇状,壳面褐色,有青白或紫红色纹彩,极美丽。

  栉孔扇贝的寿命较长,一般能达6年左右。栉孔扇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很早以前就被认为是高级水产食品。

  蓬莱海域扇贝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5000年以前,沿海渔民就对扇贝进行采捕,扇贝除供食用外,漂亮的贝壳还被用做装饰品,加工成贝雕工艺品。

  2、名称: 一窝猴大花生

  介绍: 一窝猴大花生于1862年从美国引进。初引进时属爬蔓大花生,节间长,侧枝伏地而生,结果分散,收获困难。后在生产实践中群众着力选择结果集中、枝蔓直立的新型大花生。因形同一窝形态各异的长尾猴聚于茎蔓周围,群众誉名为一窝猴。

  特点:一窝猴大花生荚果大而整齐,果嘴大,网纹深,双仁果多,个别也有三粒的。种子椭圆形,种皮粉红色,有光泽。果型整齐美观,米色鲜艳,种皮无裂纹,生食甜脆香而不腻。在国际市场上蓬莱一窝猴的手拣果首屈一指,久负盛名。花生油淡黄色,清澈透明,油味芳香浓郁,滋味纯正可口,含亚油酸较低,久放也不易变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3、名称: 褶牡蛎

  介绍: 褶牡蛎是蓬莱市潮间带的主要经济贝类之一。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产品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褶牡蛎主要分布在蓬莱阁后、抹直口、湾子口、刘家旺和朱家庄等海区,资源面积约800亩,资源量约150吨。

  特点:它营养丰富,肉嫩味美,易于消化吸收。其鲜品含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被人们誉为“海中牛奶”。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还可人药。其壳可做水泥和禽畜饲料添加剂等。真可谓全身都是宝。

  4、名称: 抽纱刺绣品

  介绍: 抽纱刺绣品是一种中西结合的刺绣工艺。它是按图案设计要求,在棉布或麻布上,抽去一部分经纬纱丝,再以针线连缀,形成透空的纹佯,从而达到别具风格的艺术特色。抽纱渊源于民间织绣工艺。

  抽纱刺绣的生产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体系。既继承了民族刺绣的传统风格,又吸取了西方花边装饰的优点,因此花边图案的造型和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多彩。它既有富丽堂皇的牡丹图案,又有典雅端庄的菊花、大丽花和小巧玲珑的梅花图案。在布局的格调上,有蒲洒奔放、气象万千的大卷草结构,也有委婉曲折、细腻动人的连续纹样和折枝式的适合纹样。纹样的创新变化跟各种不同的工艺针法密切结合相得益彰,繁复中求简朴,华丽中求素雅,形成了烟台抽纱的独特风格。抽纱刺绣品种繁多,其中蓬莱梭子花边最为著名。蓬莱、牟平两县是梭子花边的集中产地。梭子花边属于抽纱类编织手工艺品。因为这种花边的主要操作工具是梭子,故名。蓬莱阁梭子花边工艺精密、质地厚实,装饰效果别具一格。

  5、名称: 全蝎

  介绍: 蓬莱市解宋营镇马家沟村于1994年与中国生物研究所全蝎研究中心结缘,引进了全封闭花园式养蝎技术,投资 建起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全蝎养殖场。

  特点:蝎子的经济价值很高,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其重要成份是蝎毒,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心脏病、癌症。临床证明,蝎毒对脑炎、骨髓炎、大骨节病疗效十分显著。除药用外,全蝎还是滋补食品。常饮用白酒和全蝎配制而成的蝎酒对人体有保健、抗癌效力。

  6、名称: 真鲷

  介绍: 真鲷,蓬菜当地叫“加吉鱼”,体侧扁,呈长椭圆形,通体淡红色,背侧散布鲜艳蓝色斑点,极其雄壮美丽。

  真鲷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供鲜食外,部分制成罐头和熏制品,是海鱼食用品种中的上上之品。 蓬莱人民有加工、食用真绸的悠久历史。蓬莱传统名吃“蓬菜小面”(又称“衣福堂小面”)开卤用的主料即为真绸。民间习惯以真绸制做喜庆宴席菜菜肴,有增加吉利(加吉)的寓意。真鲷头部特别鲜美,眼睛尤佳,有“加吉鱼头鲅鱼尾”之谚,并有“一鱼两吃”的习惯:整鱼上席后,席间取出鱼头,制成鲜、酸、辣俱全的醒酒汤,既解馋,又醒酒,妙不可言。清蒸最能保持真鲷自然的鲜美度,“清蒸加吉鱼”即蓬菜“八仙宴”的一道名肴。更有趣的是,许多民间妇女和厨师为了给客人助兴,还能即席用真鲷鱼骨拼制成形态逼真的一只凤凰或一只山羊,令人拍案叫绝。蓬莱沿海所产的真鲷,为渤、黄海群体,春汛在五六月,秋汛在九十月,故有“椿芽一寸,加吉一湓”的说法,入夏后零星不绝,直至深秋。近年,真鲷年产量仅有吨余,因而愈加珍贵。

  7、名称: 对虾

  介绍: 蓬莱沿海所产对虾为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也称明虾,体长大而侧扁,甲壳薄,光滑透明。成虾雄性呈黄色,体长13-17厘米;雌性呈青蓝色,体长18-24厘米。

  对虾具有个大体肥、肉色晶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为虾类之冠,经济价值很高,名列海产“八珍”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很早就享有盛誉,是蓬莱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用对虾制作的鲁菜菜肴如“清蒸大虾”、“烹虾段”、“炸虾段”、“红烧大虾”等均久负盛名,对虾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补气健胃,壮阳补精,具强身延寿之功能,主治神经衰弱、肾虚阳痿、脾胃虚弱、疮口不痊等症。对虾春汛在四月上旬至五月上旬;秋汛在8月中旬至12月上旬。

  8、名称: 刺参

  介绍: 刺参是我国20多种食用海参中质量最好的一种,也是蓬莱最重要的海产珍品之一。

  刺参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不含胆固醇,是高级滋补品。为海珍品之冠。

  在医学上,海参具有补肾壮阳、益气补阴、通肠润燥之功能,可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等,刺参中还含有硫酸软骨素,有强体抗衰、抑制肿瘤的功效。中医认为:“海参性温补,足敌人参”。 海参不易采捕,加工复杂,故历来身价昂贵。采捕海参要穿潜水衣潜入海底寻找,采捕的鲜参要立即剖腹排脏,经水煮、腌渍,再拌草木灰晒干方为商品干参,否则会自行溶为一团凝胶而无法食用,商品参以个头齐,肉肥厚,体完整,刺挺拔,开口正,干度足,体表光泽,体内无余肠泥沙,每斤在35个以内者为上品。蓬莱市浅海岩礁水域广阔,是烟台市刺参生产的重点地区之一。

  9、名称: 皱纹盘鲍

  介绍: 皱纹盘鲍俗称“鲍鱼”,是一种名贵的海产贝类。蓬莱市是烟台皱纹盘鲍的重点产区。

  皱纹盘鲍为鲍类上品,不仅个大体肥,肉细味鲜,而且营养丰富,被称为“海味之冠”。鲍鱼壳是我国医药史上应用很早的中医药材,名叫石决明,有明目除热、平肝、潜阳、通淋之效,主治肝阻上亢、头目眩晕、青盲内障、吐血、失眠等症,还能外治溃疡、金疮。鲍鱼肉性温、味咸,有滋补肝肾、镇静、化痰、调经、润燥、利肠之功能。鲍鱼的足部肌肉相当发达,几乎占体重的一半,是食用的主要部分。鲍鱼片经爆、炒、烧后,香甜细腻,鲜嫩可口。

  10、名称: 优系红富士苹果

  介绍: 蓬莱优系红富士苹果包括5个优良株系,由烟台市果树站和蓬莱市果树工作总站联合选育而成经国内专家鉴定,其经济性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蓬莱优系红富土苹果除具有原红富士苹果的优质、高产、耐贮等特点外,还具有果形端正、果形指数高、整齐度高、着色早、全红果率高、色泽鲜艳等优点。

  蓬莱优系红富土苹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该苹果不但可解决当前红富士苹果类型多变、良莠混杂、真假不一、着色差、果个大小形状不一致的现状,而且可提高商品性果园对产品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提高果品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4-21
抽纱刺绣品
抽纱刺绣品是一种中西结合的刺绣工艺。它是按图案设计要求,在棉布或麻布上,抽去一部分经纬纱丝,再以针线连缀,形成透空的纹佯,从而达到别具风格的艺术特色。抽纱渊源于民间织绣工艺。
抽纱刺绣的生产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体系。既继承了民族刺绣的传统风格,又吸取了西方花边装饰的优点,因此花边图案的造型和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多彩。它既有富丽堂皇的牡丹图案,又有典雅端庄的菊花、大丽花和小巧玲珑的梅花图案。在布局的格调上,有蒲洒奔放、气象万千的大卷草结构,也有委婉曲折、细腻动人的连续纹样和折枝式的适合纹样。纹样的创新变化跟各种不同的工艺针法密切结合相得益彰,繁复中求简朴,华丽中求素雅,形成了烟台抽纱的独特风格。
抽纱刺绣品种繁多,其中蓬莱梭子花边最为著名。蓬莱、牟平两县是梭子花边的集中产地。梭子花边属于抽纱类编织手工艺品。因为这种花边的主要操作工具是梭子,故名。蓬莱阁梭子花边工艺精密、质地厚实,装饰效果别具一格。

刺参
刺参是我国20多种食用海参中质量最好的一种,也是蓬莱最重要的海产珍品之一。
刺参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不含胆固醇,是高级滋补品。为海珍品之冠。
在医学上,海参具有补肾壮阳、益气补阴、通肠润燥之功能,可用于治疗肾虚阳痿、腰膝酸软、肠燥便秘、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糖尿病等,刺参中还含有硫酸软骨素,有强体抗衰、抑制肿瘤的功效。中医认为:“海参性温补,足敌人参”。 海参不易采捕,加工复杂,故历来身价昂贵。采捕海参要穿潜水衣潜入海底寻找,采捕的鲜参要立即剖腹排脏,经水煮、腌渍,再拌草木灰晒干方为商品干参,否则会自行溶为一团凝胶而无法食用,商品参以个头齐,肉肥厚,体完整,刺挺拔,开口正,干度足,体表光泽,体内无余肠泥沙,每斤在35个以内者为上品。
蓬莱市浅海岩礁水域广阔,是烟台市刺参生产的重点地区之一。

地生比目鱼
地生比目鱼学名黄盖鲽。黄、渤海及东海均有分布,但以蓬莱沿海数量较多。该鱼肉味鲜美,深受沿海渔民喜爱,是蓬莱沿海一种比较重要的经济鱼类。
该鱼类身体甚为侧扁,成鱼身体左右不对称,两眼均位于头部的右侧,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变态特性,在仔鱼阶段尚有左右对称状态,变态后一限移向右侧,成鱼无鳔。生活在沙泥质海区,底生鱼类,以浮游动物中的甲壳类、多壳类及小鱼等为食。体长在120-240毫米之间,个体大的可达300毫米以上。产卵时间为每年的2一3月份。
该鱼类在蓬莱沿海均有分布,多分布在20米水深以内的沙底海域,除大季家镇外,沿海各乡镇都有生产的船只。生产工具以潮水的“八扣网”和西部的定置绷网为主,船只多为帆板。底拖网在生产中也可以见到,但产量极少,渔汛期为每年的1-3月份。

对虾
蓬莱沿海所产对虾为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也称明虾,体长大而侧扁,甲壳薄,光滑透明。成虾雄性呈黄色,体长13-17厘米;雌性呈青蓝色,体长18-24厘米。
对虾具有个大体肥、肉色晶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为虾类之冠,经济价值很高,名列海产“八珍”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很早就享有盛誉,是蓬莱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
用对虾制作的鲁菜菜肴如“清蒸大虾”、“烹虾段”、“炸虾段”、“红烧大虾”等均久负盛名,对虾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补气健胃,壮阳补精,具强身延寿之功能,主治神经衰弱、肾虚阳痿、脾胃虚弱、疮口不痊等症。
对虾春汛在四月上旬至五月上旬;秋汛在8月中旬至12月上旬。

全蝎
蓬莱市解宋营镇马家沟村于1994年与中国生物研究所全蝎研究中心结缘,引进了全封闭花园式养蝎技术,投资 建起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全蝎养殖场。
蝎子的经济价值很高,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其重要成份是蝎毒,主治惊痫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心脏病、癌症。临床证明,蝎毒对脑炎、骨髓炎、大骨节病疗效十分显著。除药用外,全蝎还是滋补食品。常饮用白酒和全蝎配制而成的蝎酒对人体有保健、抗癌效力。
一窝猴大花生
一窝猴大花生于1862年从美国引进。初引进时属爬蔓大花生,节间长,侧枝伏地而生,结果分散,收获困难。后在生产实践中群众着力选择结果集中、枝蔓直立的新型大花生。因形同一窝形态各异的长尾猴聚于茎蔓周围,群众誉名为一窝猴。
一窝猴大花生荚果大而整齐,果嘴大,网纹深,双仁果多,个别也有三粒的。种子椭圆形,种皮粉红色,有光泽。果型整齐美观,米色鲜艳,种皮无裂纹,生食甜脆香而不腻。在国际市场上蓬莱一窝猴的手拣果首屈一指,久负盛名。花生油淡黄色,清澈透明,油味芳香浓郁,滋味纯正可口,含亚油酸较低,久放也不易变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优系红富士苹果
蓬莱优系红富士苹果包括5个优良株系,由烟台市果树站和蓬莱市果树工作总站联合选育而成经国内专家鉴定,其经济性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蓬莱优系红富土苹果除具有原红富士苹果的优质、高产、耐贮等特点外,还具有果形端正、果形指数高、整齐度高、着色早、全红果率高、色泽鲜艳等优点。
蓬莱优系红富土苹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该苹果不但可解决当前红富士苹果类型多变、良莠混杂、真假不一、着色差、果个大小形状不一致的现状,而且可提高商品性果园对产品质量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提高果品质量。

褶牡蛎
褶牡蛎是蓬莱市潮间带的主要经济贝类之一。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产品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该市褶牡蛎主要分布在蓬莱阁后、抹直口、湾子口、刘家旺和朱家庄等海区,资源面积约800亩,资源量约150吨。它营养丰富,肉嫩味美,易于消化吸收。其鲜品含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被人们誉为“海中牛奶”。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还可人药。其壳可做水泥和禽畜饲料添加剂等。真可谓全身都是宝。

真鲷
真鲷,蓬菜当地叫“加吉鱼”,体侧扁,呈长椭圆形,通体淡红色,背侧散布鲜艳蓝色斑点,极其雄壮美丽。
真鲷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供鲜食外,部分制成罐头和熏制品,是海鱼食用品种中的上上之品。 蓬莱人民有加工、食用真绸的悠久历史。蓬莱传统名吃“蓬菜小面”(又称“衣福堂小面”)开卤用的主料即为真绸。民间习惯以真绸制做喜庆宴席菜菜肴,有增加吉利(加吉)的寓意。真鲷头部特别鲜美,眼睛尤佳,有“加吉鱼头鲅鱼尾”之谚,并有“一鱼两吃”的习惯:整鱼上席后,席间取出鱼头,制成鲜、酸、辣俱全的醒酒汤,既解馋,又醒酒,妙不可言。清蒸最能保持真鲷自然的鲜美度,“清蒸加吉鱼”即蓬菜“八仙宴”的一道名肴。更有趣的是,许多民间妇女和厨师为了给客人助兴,还能即席用真鲷鱼骨拼制成形态逼真的一只凤凰或一只山羊,令人拍案叫绝。
蓬莱沿海所产的真鲷,为渤、黄海群体,春汛在五六月,秋汛在九十月,故有“椿芽一寸,加吉一湓”的说法,入夏后零星不绝,直至深秋。近年,真鲷年产量仅有吨余,因而愈加珍贵。

栉孔扇贝
栉孔扇贝是蓬莱市主要养殖海产品之一。栉孔扇贝两壳有放射肋,形若扇状,壳面褐色,有青白或紫红色纹彩,极美丽。
栉孔扇贝的寿命较长,一般能达6年左右。栉孔扇贝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很早以前就被认为是高级水产食品。
蓬莱海域扇贝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5000年以前,沿海渔民就对扇贝进行采捕,扇贝除供食用外,漂亮的贝壳还被用做装饰品,加工成贝雕工艺品。

皱纹盘鲍
皱纹盘鲍俗称“鲍鱼”,是一种名贵的海产贝类。蓬莱市是烟台皱纹盘鲍的重点产区。
皱纹盘鲍为鲍类上品,不仅个大体肥,肉细味鲜,而且营养丰富,被称为“海味之冠”。鲍鱼壳是我国医药史上应用很早的中医药材,名叫石决明,有明目除热、平肝、潜阳、通淋之效,主治肝阻上亢、头目眩晕、青盲内障、吐血、失眠等症,还能外治溃疡、金疮。鲍鱼肉性温、味咸,有滋补肝肾、镇静、化痰、调经、润燥、利肠之功能。鲍鱼的足部肌肉相当发达,几乎占体重的一半,是食用的主要部分。鲍鱼片经爆、炒、烧后,香甜细腻,鲜嫩可口。
第2个回答  2011-04-21
蓬莱是一个很好玩、很值得一去的地方。
蓬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地处胶东半岛北端,山海相连,风景秀美。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与中国西方昆仑神话相对应的中国东方蓬莱神话。三神山传说的流传,历代帝王海上求仙活动的兴起,奠定了蓬莱在中国东方神话中的策源地位,致使“蓬莱”二字成为“仙境”的代名词。在整个中华大地上,无论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凡是称为仙境的地方,总喜欢以“蓬莱”命名。在各种文学作品中,“蓬莱”这一特殊含义的名词,使用频率相当高,充分印证了神仙文化的广泛影响。蓬莱区别于其它旅游胜地的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有着自己深厚的神仙文化底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蓬莱的山海景观是形,神仙文化是魂,相互融合,构成名胜中的精华,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可以说,“人间仙境”是历史赋予蓬莱的地域名片,古邑蓬莱则是一块神仙文化的活化石。
蓬莱阁景区的基本情况。蓬莱阁景区是以丹崖山为中心、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的,融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景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经过了宋、明、清三代不断的扩建和改建。整个建筑群建筑面积为1890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为六个建筑单体,共有100多间,整个古建筑群楼台殿阁分布得宜,寺庙园林交相辉映,古朴典雅,独有千秋,成为名扬中外的游览胜地。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莱是古代登州府署所在地,管辖着九个县一个州,是当时中国东方的门户。久负盛名的登州古港,是中国古代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和军港,与我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明州(宁波)和扬州,并称为中国四大通商口岸,并且是我国目前保存得最完好的古代海军基地。蓬莱依山傍海,所以又以“山海名邦”著称于世,山光水色堪称一绝。
蓬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苍茫豪放的山海风光,而且在于它有着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在我们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中,有两个很重要的系统。一个是昆仑神话系统,一个是蓬莱神话系统。昆仑神话系统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它那瑰丽的故事传到东方以后,与浩瀚的大海这一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形成了蓬莱神话系统。蓬莱也就自然成为中国东方神话的策源地。)《山海经》和《封禅书》中,都把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绘得活灵活现,于是便引得齐威王、燕昭王派出探险家到海中寻求神山,秦始皇东巡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据史籍记载,蓬莱城北海面常出现海市,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缥缈,变幻莫测。那些好事的方士便以海市的虚幻神奇,演绎出海上三神山的传说,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一个令世人向往的神仙世界,更为蓬莱平添了几分神采。后来八仙过海的故事也加盟到这里,就更加生动迷人了,被称为“人间仙境”也就名副其实。我们刚才进入的是“人间蓬莱”坊,为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字,为苏东坡手迹。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名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

蓬莱十大景
仙阁凌空:蓬莱阁高居碧波峭壁的丹崖极顶之上,每当海雾涌来,层层裹绕山腰,仙阁在云雾中忽隐忽现。游人登上高阁,如飘摇云表,但见有天无地,确有超尘出世之感,可谓高阁凌空,人间仙境。
神山现市:神山现市即海市蜃楼。在春夏、夏秋之交,海面上空大气的密度容易出现层差。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时,发生折射和全反射,便在海面上形成各种奇异景象,或山岛变幻,或高楼突起;且时分时合,乍现乍隐,变幻莫测,确为山海之异景,天地之奇观。目睹者无不为之倾倒。所以苏轼在诗中云:“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作家杨朔在他的散文《海市》中写道:“春季海雾蒙天……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藏到哪里去了,海面上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山峦时时变化着,一会山头上幻出一座宝塔,一会山洼里又出现一座城市,市上游动着许多黑点,影影绰绰的,极象是往来的人马车辆。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慢慢消下去,越来越淡,转眼间天晴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当年由海市蜃楼而演绎出来的三座神山,加上方士的大肆渲染,更增添了迷人色彩,于是便引出了秦皇、汉武多次来此和多次派人入海访仙求药的故事。
继1988年6月1日下午4时到4时30分,6月14日早7时至7时30分,蓬莱北部海面上出现两次海市之后,于6月17日下午2时20分到7时多出现了长达6个小时的海市,使众多游客和当地群众大饱眼福。此后的历年中多次出现海市奇观,使人间蓬莱更加神奇诱人。
狮洞烟云:在蓬莱阁后的峭壁下,有一天然石洞,洞深14米,宽2米,洞口有一巨石。状若狮子,因名“狮子洞”。洞内旧有仙人石像5尊,故又名“仙人洞”。天将雨时,洞中每有雾气逸出,缭绕丹崖山腰,煞是一幅绝妙丹青,令人疑为仙人正在洞中炼丹,故称“狮洞烟云”。前人有诗云:“怪石纡回一径深,阴阴古洞纳潮音。仙人丹灶知何在,分得烟云拥碧岑。”
日出扶桑:在蓬莱阁观日出扶桑,是一大美的享受。日出前,东方水平线上一片火红,旭日东升,冲破层层云雾,放出万道霞光,一轮滚滚红日托动在沧波与长天之间。十分辉煌壮丽。清代诗人施闰章对此有细致的描述:“日初出时,一线横袤,如有方幅梭角,色深赤,如丹砂。已而焰如火,外有绛帷浮动,不可方物。久之,赤轮涌出,厥象乃园。光彩散越,不弹指而离海数尺,其大如镜,其色如月矣。”意思是东方太阳刚出时,横宽一条线,接着象方形,有棱角。红的,象火焰一样,停了好久,红日出来,外层象拉了一条红色帐幕,霞光很快散去,不一会离开海面数尺,象镜子大小颜色也不红了,象月亮一样。
扶桑有几种说法,一是神话中的神木名,《三海经•海外东经》云:汤谷(日出的地方)上有扶桑,提到扶桑必然联系到日出的地方,过去诗人有“桑升朝晖”之说;二是据《十洲记》记载,“扶桑在碧海中。树长数千丈,一千余围,两干同根,更相依倚,日所出处。”;三是对日本的旧称。《南史•东夷传》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相当于日本的方向,《梁书•扶桑国传》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晚潮新月:日出热烈,月升清幽。清夜登阁,观海赏月,别有情趣(新月指在朔日,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朔发生的那一天定为夏历每月初一)。一弯新月,高悬朗朗夜空;海面银光流淌,更觉海天无际。的确是画意诗情,世外境界。
渔梁歌钓:“梁”在这里所指海中那一道道高出水面,如翘如跃的礁石。礁石上不时有三五老翁,垂纶而钓,钓得海物,掬水而烹,鱼蟹鲜,渔盈樽,席地而尝,怡然自得。乐极而歌,此唱彼和,此景此情,大似桃花源中世界,因而被视为一大胜景。
万里澄波:风平浪静时,登阁望海,茫茫无垠,海天一色,涟漪不动,心旷神怡,难怪乡人杨朔见到此景,盛赞为“镜儿海”,说“大海可以把人的五脏六腑给洗得干干净净。”
万斛珠玑:“万斛珠玑”,出于平凡,生于自然,但不洗不净,不炼不纯。苏轼有诗序谓“蓬莱阁下,石壁千丈;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洒岁久,皆圆熟可爱”,说的就是海边被人比作珠玑的卵石。游人多俯拾数枚,留着纪念,以效东坡“我拾此石归,袖中有东海”,“置之盆盎中,日与海山对。”
以上八景,由“仙阁凌空”提挈,锦簇花团,别趣横生,给人间凿出了这醉人的“蓬莱仙境”。其余二景远在城东三十里外的新港街道办事处。
漏天滴润:在海边,有一片岩石,叫漏天岩,一年四季滴水不止,象下雨一样。即是遇上严重干旱,也照滴不误。
铜井含灵:在漏天岩下北面的海中有一天然石井,投下一石,便发出象敲铜的声音,因此为铜井,井在海中,井中之水却甘甜,因此为含灵。
振扬门:古时水城仅有两座城门,北为水门,南为土门,即振扬门,一通海上,一通陆地。振扬门系用砖石筑成,门洞宽三米。水城城门少是水城特点之一,因为水城是军事要地,为防御方便无须多设城门。水城内道路也稀少,只有一条从振扬门通往平浪台的南北干道和横贯小海通往蓬莱阁的一条小路。
宋、明、清三代,水城主要是驻扎水兵。小海以东叫东营,以西叫西营,至今还是这样称谓,因为城里是兵营,这座城门就叫振扬门,以振军威。
振扬门城楼,1945年解放蓬城时,就不存在。只剩下城门洞。这是1985年重修的。“振扬门”三个字,是著名书画家吴作人题写的。
据《蓬莱县志》记载:“水城,宋为刀鱼寨,明为备倭城。由水闸引海水入城。城墙周二里许,高三丈五尺,宽一丈一尺。南门曰振扬门,铺二十六座。”现在看到的振扬门里这片仿古建筑,是重修的戚继光帅府,又叫“水师府”。戚继光就是在这里指挥操练水师,出击倭寇的。
世纪之交,在旅游兴城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蓬莱除了丹崖仙阁的古迹名胜得到充分利用外,又相继开发了田横山文化公园、戚继光故里、八仙渡海口等一批富有蓬莱历史文化特色的新景区,使观光览胜者可以充分领略人间蓬莱的方方面面,切身体验山海胜境的瑰丽,仙乡神韵的奇异,人文精神的超然,民俗风情的纯厚,从而留下永久而美好的回忆。
在吃的方面,蓬莱临海,自然有人人想吃的海鲜了。
在开销方面,如果自己控制一下的话是不会太高的。
第3个回答  2019-02-22
现在蓬莱特产有葡萄酒,刺参,扇贝,茶叶,蓬莱,大樱桃。到蓬莱可以住渔家乐,蓬莱老船长渔家乐欢迎您~
第4个回答  2011-04-26
蓬莱地处沿海,特产当然要数海产品了;蓬莱的特色小吃也不少,如蓬莱小面、八仙宴和蓬莱卤驴肉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