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运用了什么德育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1-14
作为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倡导者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其30多年的教育生活中,建立了一整套的教育理论,而德育是其教育理论中的重要部分。在实施德育工作中,苏霍姆林斯基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创新性地运用了各种教育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
1、说理法。我们经常强调道德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在德育过程中说理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任何一种道德活动,只有当少年儿童对它形成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能内化为情感和意志,外化为行为和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觉性是形成道德习惯的必需条件之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从而提高其自觉性。我们对学生每提出一种道德习惯要求,总要做好充分的说理工作。譬如对于升国旗时立正致礼的习惯要求,我们开展了“知国旗、爱国旗”的教育周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给学生讲解国旗的来历、国旗的象征意义,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国旗的热爱之情,自觉地养成习惯。只有把道理说明了,说透了,才会在学生们心中形成正确的认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最终转化为自己的良好行为和习惯。
2、榜样法。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亩睦够对中小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的时候,要把历史上及当今社会上的具有良好道德习惯的人物介绍给小学生,引导他们学习,通过这些榜样来教育骇子们。另外,还要注意在本校学生中树立道德榜样,这样的榜样更直接,更真切,效果更明显。每学期,学校都应该评选出道德习惯方面的小标兵,如最讲礼貌标兵、最守纪律标兵、最勇敢标兵等,张榜公布,并组织宣传小标兵事迹的演讲会、故事会,号召学生学标兵、赶标兵。这些榜样将会对孩子们产生无穷的激励力量,促进他们道德习惯的养成。
3、垂范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德的垂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对青少年学生接触最多,了解最深,影响也最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常常是学生的楷模。因此,教师垂范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道德的一种重要方法。所以,平时要求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全体教师严以律己,在道德的各个方面为学生作出典范和表率时,学生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模仿。
4、自我教育法。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自我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他反复强调“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同样,道德教育中,自我教育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学校要合理地制定道德要求,以便平时学生可以自我对照、自我约束。而且也可以采取学生定期自我评价、自我矫正的方式来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5、薰陶法。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影响个人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也是道德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道德习惯的养成,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这是一个比喻,实质上是要求学校注重建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这个环境氛围包括两个方面的要素,一是物质环境,二是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包括花草树木等,精神环境包括学校的校园文化。所以学校要注意这两方面环境的营造。一方面栽种花木、辅设草坪、堆砌假山,绿化、美化、净化校园,让学生在优美洁净的环境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努力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如在每层楼的走廊张挂伟人、名人画像,张贴名人名言,把校风、学风镶嵌在教学楼的栏杆上等,营造出一种浓郁的道德教育的氛围,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6、渗透法。渗透法是指把德育贯穿于其他学科当中,不能只靠思想品德课来解决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智力教育、学习各门科学基础知识,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老师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各科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科中道德教育的因素,在学科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让德育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当然,以上这些方法都是日常常用的德育方法,而且几种方法是相互联系和同时共存的。所以,教育者要善于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德育的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