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每一节书法课

如题所述

我们现在在小学阶段开设书法课的好处多多,其一,可以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模仿力以及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的心智和审美意趣得到很大的提高,更能循循善诱地使他们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并且对于注意力集中欠佳的学生,尤不失为一最佳方法;其二,中小学生通过书法练习,还有利于纠正身体不正确的姿势,有益于身体健康;其三,通过练习书法,可以使他们渐渐感悟到“心正则笔正”“字如其人”等一些做人的道理,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做事认真、做人正直的良好品格。【问题点击】可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用铅笔或是钢笔等硬笔工具书写他们的作业以及记录事情,很少接触到毛笔,他们对毛笔和与毛笔书法相关的工具都非常的陌生,想要让这些离书法很远的小学生们写出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来,其中会存在不少的困难。问题之一:学生对于书写的工具的不了解,不会使用,不知道正确的书写姿势。问题之二:书写时没有耐心,没有技巧,敷衍应付。问题之三:不了解书法的传统文化,分不清各种书体、代表书法家,感受不到书法的美感。【行动对策】平时人们总称毛笔字为“书法”,从这里可以看出,要想写出来的字高超美妙,完全要靠师法和功力,并不能只依仗天资聪颖,而一学就精,一蹴而就的,“取法乎上,为勤是赖”,这就要靠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老师给予方法,学生勤奋练习。基于这件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成功的课程,我采取了以下方法,安排我的教学:对策之一:“文房四宝”的故事,感受书法用具的不同质感,了解书法用具的演变和历史学生对于书法的认识是参差不齐的,有的人知道的多些,有的人一点都不知道,甚至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第一节的书法课,我会把那些和书法相关的工具都带到课堂上,一一展示给学生,这时学生就开始议论开了,对于工具的好奇,使得他们蠢蠢欲动,想要动手尝试,一下就调动起了他们对于书法课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再加上老师对于工具历史演变的小故事,让学生们整节课都精神熠熠。对策之二:讲授书法笔画中的形象性和各位名书法家刻苦学书的故事,树立学书榜样。学生学会了最基本的书写和抓握工具的姿势后,接着就要进行毛笔字的书写了。要想写好毛笔字,首先要学会正确的掌握书写基本笔画的方法,为了吸引力他们的注意力,我特地把很多的笔画的书写方法编成了口诀,把笔画的形象变成学生生活中常常能看见的事物,例如:右点像个小芝麻;撇画像把尖尖刀;捺画像个蚕宝宝等等。笔画掌握好后,才能结合正确的汉字的间架结构写出漂亮的字来,但是对于从未写过毛笔字的小学生,他们对于毛笔这件新工具的使用和掌控都是非常陌生的,并不是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听懂了老师的讲解,并且也严格的按照书写姿势规范来,就能写好毛笔字的,它是一个需要手和笔慢慢配合、慢慢熟悉、由陌生到运用自如的练习过程的,而这个过程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练习的。此时很多学生的浮躁性就表现出来了,那么这时我又会在他们郁闷的反复练习的间隙里,为他们讲一些刻苦练习,最终成为赫赫有名的大书法家的学书过程激励他们,让他们知道每一个人的成功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都是分不开的,听故事的同时也可以舒缓一下他们浮躁的心态,并且为自己的书法练习树立一个追逐的榜样。对策之三:教师逐一给每一位学生范写,学生之间的比比与赛赛,介绍自己的临写成功经验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并且点缀我们的教室和校园,增加学书积极性。教师课上的讲解和他的范写都非常重要,但是并不是老师在黑板上的范字一两遍,每一个学生就都可以掌握的,很多时候,老师手里的一些细小的动作都是手把手的去给学生范写,才能让学生掌握的,所以,教师每节课上,一对一、手把手的范字书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理解力和接受力都是不同的,这也同样表现在书法的学习中,有的学生天赋强一些,他就比较容易掌握书法中书写的要点,并且通过几次的练习能够很好的达到老师的书写要求,而有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相对较弱一些的同学,眼看别的同学的字都写的很漂亮了,而自己始终没有太大的进展时,便会灰心丧气,失去信心。这时我会让学生们之间相互帮助,不管是写字好的同学或者是不够好的同学,都为彼此找出他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学们之间的互相帮助,让孩子们的心理更容易接受。然后让大家和自己再来比比赛赛,看看你在自己的书写基础上进步了没有,让每个学生树立书写信心。然后每节课都请书写最优秀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临写心得,为大家分享,然后拿出自己最好的字布置在教师里,进行展示。对策之四:优秀书法作品的赏析,分辨其书体、书家、培养鉴赏能力。【案例分享】在我教学的四年级班上有一个男孩子,一开始学写毛笔字的时候,每次上课都把自己弄的像个大花猫,不仅手上,脸上,就连衣服上都到处是墨汁,字却写的歪歪扭扭,大大小小。但是突然有一天的课,我发现他在听我讲解捺画像个蚕宝宝时,十分用心,等到大家书写时,我走到他面前准备帮他范写,突然发现他写的非常准确,我就把他的字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并且表扬了他,还请他介绍了临写经验,他只是简单的说,就是努力想把字写的更像蚕宝宝,此时大家都笑了,其实我们都知道,他的意思是想根据这个事物形象,把我好老师的书写要点,然后让字写的更生动。在大家向他投来鼓励的目光时,我有惊奇的发现他今天出奇的干净,手、脸、衣服都没有墨迹,此时,我再一次乘热打铁,表杨了他一番,自此后的几节课上,我都发现这个男生上课变得积极了、认真了、也爱把他的作业展示给我看了。我觉得,这就是赞赏的魅力,互动的魅力,故事的魅力。真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生动活泼的书法教学中有所收获。书法教学并不能让每一个人都变成书法家,但希望每个人都都能通过我们的书法教学,去了解这个博大精深的艺术,去传播我们的书法美学,去欣赏我们的书法作品,把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艺术传承和发扬广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1
毛笔,对于现在的人涉猎越来越少,先不说小学生,就是成年人习惯了信息技术,提笔忘字,已经变得稀松平常。传统的书法课,在掌握一项技能的同时,传承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生,三年级开始要求书法课,它不同于硬笔书法,三年级接触过毛笔的学生属于少数,让大家对书写毛笔字感兴趣,让大家在课后也能继续坚持写毛笔字,而不是局限于课堂上,是值得思考的
课堂上,我们不妨借助信息技术,“解放”教师,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参与感,以学生为主导,改变教学模式,不再是老师讲台讲解,学生台下听讲,然后学生开始练习,老师在有限的时间里,智能巡堂兼顾个别学生,一堂课下来,教师很辛苦,可能教学目标达到的也不理想,学生的一些书写问题,也没有被及时发现,进行纠正,长期以往,还会养成不好习惯。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并不是取代老师的课堂地位,而是解决当前的教学困境,让老师课前备课,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教案的设计、教学的研究上,课中能够兼顾更多的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的每一分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拥有参与感,积极主动的学习,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课后,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制定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课后巩固提高练习。
三字一话,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的能力,教师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虽然有像三笔字师训双屏一体机这样的产品,针对教师的碎片化的时间,教师能够随时进行“三笔字”的书写练习,提升自己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的书写能力,但是教师在备授课方面的压力还是存在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