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失败的原因

我想请教一下高人
吴三桂当年为什么不打过长江去
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不论是公认的还是个人见解
只要有道理既可
谢谢大家的回答

1.在其管辖范围实行暴政是首要原因:在控制地区内铸钱、煮盐、贩洋、开矿,横征暴敛。
<br>2.其反清复明的口号不得人心。
<br> 对明朝的遗老遗少和忠顺者来说,他本来就是引狼入室的“叛贼”,不会去投靠他。
<br> 对广大农民来说,他曾经镇压过农民起义,受人民拥护的李自成代表农民利益,就是被吴害死,怎么会去支持自己的敌人?清朝在康熙期间,施行的政策很得人心,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逐步安定,要反,不容易。
<br>3.实际上吴和清朝在实力上有很大的差距,管辖的土地少,人口少,经济不很发达,和清朝不可对抗。
<br>4.在战略上有很大失误,上面可以看到:吴三桂在占领湖南后,未趁辅臣之叛,溯江北上,坐失战机,而清军则贯注全力,收复湖南大片土地。清兵主力利用长江天堑作为南部的长城进行顽强防守;作为战争后3年,清并开始重用江北的绿营,补充大量的兵力,同时,吴的主力部队消耗甚大;陕西平凉的王辅臣开始时候保持中立,被清兵诱战出城,战败受招抚,使战争的天平彻底到向清兵。

<br>5.孤军作战,没有和其余两藩很好的协作。
<br>6.急于登基。野心暴露,失去人心。
<br>7.人民厌烦战争。
<br>
<br>以上就是我总结出来的,呵呵,我以前在我们班历史最好。高考文综全校最高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16
1、吴当年开山海关已经得罪了所有的汉人百姓,当他反清的时候又得罪了所有的满人,这样他失去了天下民众的心。
2、反叛开始清朝准备不足,再加上江南的绿营纷纷响应,另外蒙古的一个王公的叛乱帮了他不少忙,一时间气势磅礴,但是毕竟后劲不足,才力物力都不如清朝,到1676年,战场形势开始有利于清军。
3、当吴大军打到长江时候,清兵主力利用长江天堑作为南部的长城进行顽强防守;作为战争后3年,清并开始重用江北的绿营,补充大量的兵力,同时,吴的主力部队消耗甚大;陕西平凉的王辅臣开始时候保持中立,被清兵诱战出城,战败受招抚,使战争的天平彻底到向清兵。
4、广东的尚之信,福建的耿精忠势力过弱,台湾的郑家只在沿海进行掠夺,并没有直接出兵帮助其打天下。
第2个回答  2007-05-16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将三藩俱撤回山海关外。

吴三桂率先举兵叛乱,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自称“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分兵陷湖南、四川。耿精忠(耿继茂之子)、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先后响应于福建和广东,广西、陕西等地也先后发生叛乱。十二月,陕西提督王辅臣亦反,吴三桂急派其得力大将左都督王屏藩出汉中支援;西战场形势趋于严峻。

康熙帝集中主力南征吴三桂,同时停撤平南、靖南二藩。自康熙十五年(1676年)起,战场形势开始有利于清军,陕西的王辅臣与满清朝廷对峙三年之后,终于接受康熙的招抚,耿精忠势穷乞降,尚之信也继而降清。吴三桂在占领湖南后,未趁辅臣之叛,溯江北上,坐失战机,而清军则贯注全力,收复湖南大片土地。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改元“昭武”,大封百官诸将。当年秋,吴三桂病死,其孙吴世璠继承帝位。清军乘机分路并进,湖南、贵州、广西、四川等沦陷各省次第光复。二十年清军会攻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绝望自杀。

至此,这场历时8年,蔓延10省的三藩之乱才平定下来。三藩之乱的平定,有利于国家的统一,边疆的开发。“康乾盛世”也由此开端。
第3个回答  2007-05-16
补充秋叶欲飞 - 门吏 二级一条:
8、政治上远不如袁世凯老练,不懂得养寇自重的道理。
如果他不剿灭南明在缅甸的残部,糠稀就无法撤藩。他的理由很充分,清的大部分天下都是靠他和其他二藩打下的,而堕落的八旗兵能吃皇粮,为什么他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部下不能享受平等待遇呢?对退伍军人没有妥善安置在任何朝代都容易激起兵变,但满清却把他们当成待烹的走狗。
以后,整个清朝只有满蒙人可以封王,立下不世之功的曾国帆不但不能封王,反不得不放弃兵权回家。足见满清的民族歧视之深和做汉奸的下场!
第4个回答  2020-03-12
主要原因:年龄太大,身体不好
次要原因:接班人问题没处理好
至于某些历史书上说的,可信,可不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