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烧的历史

火烧的来历?糖火烧和鲜肉火烧都是哪里的食品,有什么口味特点。

  糖火烧

  先把红糖和芝麻酱、桂花、香油等调匀,再加适量的面粉和面碱,摊在擀薄的面皮上,反复卷折,最后团成饼坯,入炉烘烤即成。糖火烧色泽深棕,质地松软,香味浓郁,尤以北京通县大顺斋的糖火烧最有盛名。

  范镇火烧的原名是徐家烧饼,“徐家烧饼铺”一名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写。
  乾隆四十六年春,范镇岱云寺又起庙会,徐家烧饼被邀请参加助兴。庙会第三天,知府带着一班衙役,簇拥着一位钦差大臣,来到烧饼铺棚前,让徐家烧饼二代传人徐亭贵接旨,立即到泰安岱庙御座候驾,现场表演当时闻名遐迩的泰山特产徐家烧饼的制作,必须打出上好的烧饼来。
  原来,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路经泰安,这次是为到泰山顶上烧香拜佛,点名要泰山特产,以示敬意,其中徐家烧饼被首选。徐亭贵接旨后,立即随钦差来到泰安,赶制最好的烧饼。当乾隆品尝了徐家烧饼后,龙颜大悦,随即题写了“徐家烧饼铺”字幅,御赐给徐亭贵。自此,徐家有了自己荣耀的烧饼铺牌匾。
  同治十年夏,山东巡抚丁宝祯来泰安特邀第三代传人徐景文为座上宾,席间,对徐家烧饼评论说:“徐家烧饼,以火烤之,火有向上之焰,有升迁兴旺之意;其形圆,有团圆圆满之说;其层数厚道,且有心多智多之讲;其香浓,以示名闻四方矣。简之,徐家烧饼是瑞祥之面食也。”
  1940年,日本侵略者占领范镇后,建了岗楼设了防地,随即派人通知徐家,要他连夜赶制出烧饼200个,来庆祝日本人占领范镇大典时用。如不按时完成,格杀勿论。当时,第四代传人徐兆荣对日本人恨之入骨,宁死也不为日本人做烧饼。为避灾难,星夜推着小车,举家逃往了济南。日本鬼子听说徐家举家逃跑后,当日派日本兵、汉奸队砸了御赐“徐家烧饼铺”的牌匾,烧了历代皇帝、王公大臣所赐的几十幅题字,把徐家所有店铺房屋化为灰烬,夷为平地。
  日本投降后,逃难在济南的五世传人徐连功,才得以回到了家乡范镇,重整旗鼓,干起了老本行。新中国成立后,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舒同来泰安视察工作,听说“徐家烧饼铺”牌匾被日本人砸烧的事后,非常气愤。为区别旧社会之个体含义,舒同以地方为题,写下了“范镇火烧”四个大字,赠给了五世传人徐连功。自此,范镇火烧名声越来越响,技艺越做越精,市场越来越大。

  肉火烧 有2种

  下面介绍了回民火烧与汉民火烧的区别及制作要领,希望能帮助到你。
  ==========================百度知道【中国大明白】整理==============================
  肉火烧
  肉火烧是北京人喜欢的一种小吃。在制法上回民跟汉民有所不同。清真的肉火烧以烫面为皮,折边、抻长后盘为圆形。而汉民则不烫面,包馅后呈桃型,再按成扁圆形。
  原料
  [面粉][花生油][明矾][芝麻油][羊肉][花椒水][精盐][黄酱][姜葱]
  掌故说明
  其色泽酱黄,表皮酥脆,馅料肥嫩,葱香浓郁,鲜香可口,宜现炸现食。
  制作方法
  将羊肉洗净,剁碎,和花椒水一起放入盆内,加入精盐、黄酱、姜汁和适量凉水拌匀,再放入葱花、芝麻油拌匀成馅;锅内涂上花生油,倒入凉水,用旺火烧沸,放入明矾,溶化后,再放入面粉搅拌烫熟,立即取出,晾温后放在涂有花生油的案板上揉匀,盖上湿布饧半小时;再将饧好的熟面放在案板上搓成直径一寸的圆条,摘剂摁成圆皮,包上馅成桃状,揪去收口处的面头,摁成圆饼;锅内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投入圆饼,待浮起后,稍炸一会呈酱色时即成。
  ==========================百度知道【中国大明白】整理==============================
  肉火烧
  肉火烧是东北传统面点之一,其口感淳厚,咸鲜适口的特点,很受人们欢迎,尤其其馅心放入甜面酱调拌,是其更具特色.
  原料:面粉500克 猪油100克 猪肉300克 盐5克 胡椒面3克、白糖15克、酱油、料酒、味精、葱、姜丁、香油个适量,甜面酱30克,大白菜125克,酵母5克。
  制作方法:
  (1)将面粉的150克中加入猪油70克调成油酥面,350克面粉用沸水100克烫制后晾凉,加入适量清水、酵母调制成烫酵面团,静止发酵,待面团发起后,包入酥面团,进行破酥后,下成70克/2个的剂子,待用。
  (2)将肉切成指甲大小的肉丁,放入甜面酱调拌均匀先行味口,再将白菜切成和肉丁一样大小的丁状,然后用精盐腌渍一下,用清水投洗后挤去水分,与其它调味原料一起放入肉料中调拌均匀,调制成馅料,将坯皮按扁成锅底形状,包入20克馅料成圆形,并用刀压成厚约1厘米的圆饼。
  (3)表面刷一层蛋液,沾上芝麻,放在烤箱之中,用220摄氏度的温度,烘烤约15分钟,表面成金红色即熟。
  特点:酥、松、咸、鲜。

  驴肉火烧的来历
  驴肉火烧据说起源于明初。朱棣起兵谋反,杀到保定府徐水县漕河,打了一场败仗。燕王眼瞅着饿得就要见阎王去了。士兵出了个主意,要他效仿古人杀马吃。其实所谓“驴肉香,马肉臭,打死不吃骡子肉”,马肉纤维比较粗,不是特别好吃。但是饥不择食,就把马肉煮熟了夹着当地做的火烧吃了。哪知味道还很不错。于是后来当地老百姓也开始杀马做“马肉火烧”,而且马肉火烧因为曾经被皇上吃过而声名大振。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因为和蒙古人打仗需要马。这里的马可不是做火烧吃的死马,而是活生生的战马。马成了战略物资,当然就不能由着老百姓做火烧吃了。但是想吃马肉火烧了怎么办啊?于是就出现了替代品——驴肉。驴肉纤维比马肉细腻,而且纯瘦不肥,自古就是下肴的佳品。而且保定一带,属于冀中平原,水草肥美,最适合养驴。河北地区的驴有两种,一种是沿海一带的渤海驴,一种是山区和平原的太行驴。保定的驴一般都是太行驴,而另外一种驴肉火烧——河间的驴肉火烧则是渤海驴。相比来说,太行驴比渤海驴好吃一些。于是在种种际会之下,驴肉火烧就诞生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18
火烧在不同地域叫法不同,北方多称为烧饼。火烧的品名也很多,如褡裢火烧、片丝火烧、糖火烧、肉火烧都属于这一类。
<br>
<br>
<br>据史书考证,烧饼是汉代班超同西域时传来的。〈续汉书〉有记载说:“灵帝好胡饼。”胡饼就是最早的烧饼,唐代就盛行了。〈资治通鉴.玄宗〉记载:安史之乱,唐玄宗与杨贵妃出逃至咸阳集贤宫,无所裹腹,任宰相的杨忠国去市场买来了胡饼呈献。当时长安做胡麻饼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辅兴坊的店铺。为此诗人白居易赋诗一首称:“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谗杨大使,尝香得似辅兴无。”说在咸阳买到饼象不象长安辅兴坊的胡麻饼。胡麻饼的做法是取清粉、芝麻五香盐面清油、碱面、糖等为原辅料,和面发酵,加酥入味,揪剂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炉烤制,因而白居易说“面脆油香”了。此做法与现代烧饼差不多。宋代陶谷的〈清异录〉一书记载:“僖宗幸蜀之食,有宫人出方巾包面粉升许,会村人献酒一提,偏用酒浸面,敷饼以进,嫔嫱泣奏曰:‘此消灾饼。’乞强进半枚。”说的是880年8月,黄巢农民起义,兵逼长安,唐僖宗仓皇出逃,没有吃的,宫女用宫中带出的一点面粉,用村里人送的酒,一起和面,先在锅内烙,后在炉内烘熟,拿给他吃,说这是消灾的饼。僖宗勉强吃了半块。这种先烙后烤的方法和现在相同。“消灾饼”不用芝麻,大概就是现在的火烧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已有“烧饼做法”,与唐代的烧饼做法相差无几。
<br>
<br>北京的烧饼与火烧应该说是继承了前代的传统而发展起来的,当然品种与前代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了。首先外地特色风味烧饼传入北京的日益增多,这些“外来户”,如历史上的山东锅饼、天津煎饼,为北京人所接受,成为“入籍”的北京小吃。这表明北京小吃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将进一步得到发展与充实。其次炊具、厨艺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炊具如电烤炉、电饼铛、微波炉的出现,也必然出现对旧有工艺的改革。但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变化,质量应该是第一位的。例如传统的北京烧饼,有人说已没有烧饼味了,这是偷工减料、工艺不到家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必须提倡精工细作的商业道德,才能够使北京真正成为“八方风味聚京华”的美食之都。
<br>
<br>
<br>我只知道驴肉火烧是河北保定的特色小吃。

黄桥烧饼是苏北黄桥镇的特色小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