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补课暂行管理办法

如题所述

校外补课暂行管理办法是教育部于2022年7月20日发布的,旨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促进校外培训健康有序发展。

1、总则

校外补课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校外培训机构的定义、基本原则、办学条件、办学程序等。根据办法规定,校外培训机构是指国家认可的,在非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为中小学生提供学科类、非学科类等培训服务的机构。

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原则是坚持公益性、非营利性,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机构设立和管理

校外培训机构设立须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依法办理营业执照。机构名称应当体现其非营利性质,不得使用“公办”、“政府”、“官方”等字样。机构设立后,应当向教育行政部门报送备案材料。

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不得有违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

具体内容规定

1、培训内容和课程

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超标超前教学,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类培训的时间不得超过学校规定的学生学习时间。非学科类培训不得含有超标超前教学内容。校外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展培训,不得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教学方案和课件。

2、师资力量和培训质量

校外培训机构应当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培训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3、收费管理

校外培训机构应当按照公示的收费标准收费,不得诱导家长超出实际需求进行消费。

4、宣传和监督管理

校外培训机构应当加强宣传引导,不得发布虚假宣传广告。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及时查处违规行为。校外培训机构违反本办法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