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哪些企业是跨国并购的,能否详细说明

如题所述

一、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2000年前,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仅有零散个案。在那个时期,我国少数企业如首钢和TCL公司开展了跨国并购。进入21世纪,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案例数量和并购总额迅速上升。根据商务部和Thomson Financial的数据,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额从2003年的23.43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86.69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80%左右。2008年,中国跨国并购总金额达到129.58亿美元,但相比2007年下降了30.6%。我国的海外并购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17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覆盖率达到71%。其中,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如中国汽车企业和电器企业并购日本、韩国企业。
二、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特点
1. 跨国并购指向的产品价值链部门逐渐高端化。近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不断朝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例如,万向集团收购秘鲁铁矿公司,TCL公司收购港资公司并进入越南市场。此外,我国企业还收购境外技术专利和研发机构,如惠州侨兴集团收购飞利浦手机在法国的研发中心。还有,中国企业境外品牌投资,包括品牌收购,如上海电气集团与美国晨兴集团联合收购日本秋山印刷机械株式会社,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部门。
2. 实施并购的主体仍集中在国有企业。目前,我国实行跨国并购的主体仍集中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中,如中信集团、首钢集团、中化总公司、中建总公司、中石油、中石化等。
3. 民营企业对资源型的跨国并购不断取得进展。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资源稀缺矛盾日益突出和我国民营企业资金实力上升与对外交往增多,我国民营企业的对资源型的跨国并购不断取得进展。例如,无锡通达集团公司收购南非盛堡矿业有线公司51%的股权,江苏沙钢集团收购英国斯坦科控股公司旗下的澳大利亚萨维齐河铁矿90%的股份。
4. 并购的产业由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自进入上世纪90年代,海外并购逐步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在1992年到2000出现的第一个投资高峰中,主要以窗口公司为主,行业集中在机电产品和纺织产。而在2001年进入WTO为分界线,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开始了第二高峰,在第二高峰中,中国企业开始将并购目光延伸到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三、我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问题
1. 对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我国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而政府还没有很好的转变角色,仍存在审批程序繁琐、审批内容多、审批效率低等问题。此外,我国还未出台一部系统的、符合国际规范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海外投资法》,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对外投资的法律体系。
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拓展范围不够。目前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仍然主要集中在资源采掘、工业制造业领域,高度集中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力密集型项目。以品牌、技术专利导向的技术寻求型的拓展范围不够。
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经营成功率较低。并购后成功率一般认为只有3.5%左右。主要原因一是收购容易,经营难,我国企业缺乏跨国经营的经验和国际化经营人才;二是中国企业收购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破产公司,收购本身所花的钱并不多,但要使这些公司正常运转则需要投入数倍于收购价格的资金;三是企业文化的融合是并购之后的一大难题。
4. 对我国跨国并购所配套的金融服务扩展不够。目前只有面对对外投资的法人贷款初步形成规模。我国还没有专门的股权基金、股权贷款等金融品种和金融机制直接用于支持对外投资,境内股权融资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管道也显得非常有限。
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建议
1. 政府方面应努力营造促进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政策环境。尽快改变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无法可依的局面,出台新的投资促进政策,制定相应的促进法律法规。此外,应完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加大政策性风险基金投入,扩大承保范围和保险金额。
2. 实施跨国并购的企业应进一步加强跨国经营与管理的建设。设立全球研发中心,与国际的价值链接轨,以品牌作为开拓和占领国际市场的重要载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