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四则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而学习,如发现他的缺点则引以为戒并加以改正。”

《论语》介绍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论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