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小腿很细,弹跳却很好

我的弹跳很好,跟腱不是很长但也不是很短,大腿和小腿的肌肉都十分发达,所以腿很粗。我看到有的人跟腱不长,肌肉也不是很多,所以腿很细弹跳也不错。
请问怎样让我的腿不是很粗但弹跳仍有提高,最好还能提供一些拉长跟腱的方法。

这是因为腿细的人肌肉密度高。一个运动学中很重要的指标,也是运动员是否有潜力的标准。
  肌肉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说,肌肉越重,体积越小,密度越大。所以说你要在肌肉一定的情况下增加肌肉重量或者是肌肉相同重量下减少肌肉体积!

  肌肉密度是指肌肉的蛋白质含量,与力量无关。肌肉密度脂肪和肌肉的比例,一般不看肌肉密度,都是看脂肪含量。
  肌肉的密度你也可以理解成肌肉的硬度,密度越大硬度越大,即爆发力越强,不然则反之。比方说打激素也可以变成肌肉男,但他只有形状,捏起来还是软软的,没有自己练出来的实在。一般来讲,块肌比腱子肌密度大。人的肌肉密度是1.12,人的脂肪密度较小0.79。比如说,李小龙的脂肪含量为1%,一般人脂肪含量在10%左右,大胖子能达到50%。
  如何提高肌肉密度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当作一种负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首先,弹跳力好,要大腿力量,小腿爆发力出色,因此有很多提升弹跳力的人针对性的锻炼大腿和小腿,这有涉及到一个放松的问题,如果放松不好,就会练成死肌肉,肌肉就会显得很粗大,且爆发力不足,因此能跳的小腿都不粗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跟腱是基础,而腿部肌肉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弹跳的爆发力.
有些人腿细但是仔细看他的小腿肌肉发达十分具有爆发力.这种人不一定有绝对弹跳高度但是弹速肯定很快.
我认识一些打街球身体素质不错的.他们一般拉长跟腱都是采用提踵.就是利用高度差比如台阶或者书本使脚后跟悬空,通过反复提拉锻炼跟腱,尤其是锻炼腓肠肌,提高腿部肌肉爆发力.还有一些匪夷所思的平常走路就惦着脚尖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04-05
小腿细的人当然跳得高,因为小腿细=跟腱长+骨头细。骨头细的人比较轻,所以跳得高,脚踝细比较容易发力。
第4个回答  2009-03-28
关键看爆发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