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B.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这是关于《哲学与生活》的一道考试题,所以请哲学家勿入(若是熟悉我们正在使用的这版本的教科书考点的哲学家,当然欢迎)。 这是2011年的广东高考题,本来有四个选项,但是我独对这两个选项之间有疑问,所以单独捡了出来。因为和新班级的同学讨论了一下,发现所有的老师都一致讲过,“道”,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范畴,所以直接选了B。但是我对于B项也是不确定的:一是对于这个“动之端”的“端”不理解,二是对于这个“X乃Y也”的句式中X与Y的逻辑关系不清楚。所以分辨不清,B项讲的是世界的本源是物的“动”?还是讲的是世界的本源是“心”?还是讲的是唯物论部分的运动的知识点? 反正现在我和我的大多数同学们是理解为B项讲的是客观唯心主义。
但是,看到http://wenku.baidu.com/link?url=d1bWU0VUI8Mx5L7hJSaxYqmKjp3gnEqYRpKe-zfGKY844ei1kVNb0ZUnIdgrXLVyMdPzmLITDtvSqSS1rAesg_OKcTyCNTpbm-FhAq7Z8rK 这个网页上的解释中,似乎结合这句话的出处,把“道”,解释成了历史书上的孟子的“天行有常,人道有为”的“道”,即规律————这正中了我们中几个同学的下怀。但是我还是不能信服,直到我们一致同意“道”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时候,我们共同陷入了对该题这两个选项的迷惘之中。而我们老师最近又很忙,所以,,
在此诚请热心网友授业解惑…… 由于马上月考了,所以有点儿急(当然不一定能碰到该题,但是该题牵扯到好几个知识点哪!)因此悬赏分有点儿夸张,,但只要您确定您的解释和这道2011年广东高考题的答案一致,并且解释得让我们几个同学都信服的(只要解释得够通,我们不会不信服的),悬赏分绝对会支付的!!!
悬赏分120分,正好是我们政治试卷的满分的分值…………

看了楼主的问题和知友们的回答,我心情很复杂。楼主年轻,未来还有希望。知友们嘛,我不好多说。我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这片土地培养了多少人云亦云、道听途说而自己又不知所云还好为人师的人才啊

这个问题有什么难的,闭着眼睛就要选A。

1、从“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这整句话的精神内涵看,就是讲的道就好像是众人之所共行的道路一样,是大家必须共同遵行的法则和规律,而这种法则和规律就是:气化流行,生生不息。这整个就是讲的宇宙的内在活力就在于道,就在于生生不息、运动不止。这和古希腊赫拉克利特主张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哲学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

2、B选项说什么“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讲的是“运动”的本源和初始,所谓“端”就是“端芽”、“发端”的意思,这是在追溯“运动”的源动力,依这句话,运动的源动力就是“天地之心”。而“天地之心”是什么呢?“天地之心”毫无疑问是儒家思想的一种表述,儒家认为“天地”有大化流行、创生万物的功能,也有赏善罚恶的仁德,就是这样的“天地之心”,在推动宇宙一切的运行。这样,“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之所以不能是正确答案,原因在于:第一,两句话不是表达同一个主题,“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说的是道的运行(为了和下文对照,也可以理解为运动)特点,而“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说的是运动的原因,一个强调运动的特点,一个强调运动的原因,两句话根本就驴唇不对马嘴,怎么好说二者相通?第二,“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基本上是偏道家的观念(尽管儒家后来吸收了道家思想也会有类似的表述,事实是“道犹行也”本身就是汉代大儒郑玄给仪礼作注所说的话),强调的道是宇宙之道,不仅仅是人道。而“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完全是儒家的观念,落脚点最终会下落到人道,说什么“天地之心”不过是为人事寻找神圣的合法依据而已。所以,两者在内核上是大异其趣的。

3、楼主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年龄,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独立思考而不陷入教条的良好习惯。不要以为“道”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念,再看到B选项有个“心”字,就想到答案是B。事实上,所谓客观唯心主义就是官方哲学给某些哲学派别所贴的标签。不能说这种标签毫无道理,但生硬地理解它,就会误导自己。官方哲学认为,不存在老庄等道家学派所谓的“道”,因为这种哲学只相信物质决定意识(在某些庸俗、无耻、别有用心的所谓的哲学家那里,这句话就是有钱就是大爷,有枪就能要别人的命,不说了,扯远了),所以,这种哲学不可能承认“道”,认为这不过是主观唯心想出来的而已,但这种想出来的东西又被老庄等人看作是客观的,所以叫做“客观唯心主义”。但在老庄等哲学家那里,他们从来不会认为这仅仅是自己主观唯心想出来的,是被“心”决定的,反过来,他们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真实。因此,怎么可能承认“动之端乃天地之心”呢?正确地说,按照他们的看法,“动之端”还只能是“道”,也就是说是“道”推动着宇宙间一切的运行。所以,根据我这里所说的道理,B选项怎么可能是对的呢?

如有疑问,可继续讨论。如果我上面说的你完全看不懂,那就不用追问了。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0
提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表述得很好,值得赞扬。
1、一是对于这个“动之端”的“端”不理解--端可以理解为本源。
2、二是对于这个“X乃Y也”的句式中X与Y的逻辑关系不清楚。--即是或等于的关系,同一也。
3、B项讲的是世界的本源是物的“动”?还是讲的是世界的本源是“心”?还是讲的是唯物论部分的运动的知识点?这里讲得是:世界的本源是物的“动”。天地之心是一个形容词,或者是一个名字,意思就是本源。
4、网页上解释,很好,选A,有道理。你说的,选B,也有道理。如果按网页的解释,其实A和B差不多的意思,都该选。但毕竟不是一句话,只是相近,哪个更近呢。A说的是活火,既有强调物质性,也有强调运动性,但更强调物质,而不是变化,或者说只是量上的变化。B说的是动,只是动。B和道之生生不息更近。而且,B和题目上的言语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道的思想,所以,本来就有继承性。如果就事论事的话,选B是对的。
5、但如果不怎么深究的话,两个选择都是对的。因为都讲了动的意思。哪个火是活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我在这里想说一个说法,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文化上的事,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而对于一两句话的比较,更难确定谁是谁非,我以为只要自己用心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就行了。尽管考试时,有一个标准答案,但不代表真有一个标准答案,如果只是唯考试而学,要注意可能会把自己的脑子扭曲了,对人生的长河来说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只唯书,不如无书。人重要的是独立思考,实践验证。
6、另提一点,所谓客观唯心主义只是教科书或书斋中的玩意,只是一个逻辑的东西或名称。客观就是唯物,所以,客观唯心就是唯物唯心了,不妥。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0
我不陷入到你们这个题里,只说我观点: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是说运动生生不息,规律就是“道”。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还是说客观世界,象一团永恒的火一样生生不息。
所以我倾向于这两点想通,选A项!
至于“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把“端”理解为“本源”有问题。天地本无心,所以先贤才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弘誓大愿。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范畴。
所谓客观唯心主义,是认为世界的本源是象上帝、真主、神仙这些外在的意识形态,而主观唯心主义是指世界的本源是自己内心、自我体验,例如“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悬崖”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1-15
选A
A.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B.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它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它更强调生生不息、运动不止,强调物质是运动的,更偏向于唯物主义。应该选A
第4个回答  2022-11-01
本人正在学习哲学,可以给一点哲学方面的看法解答一下题主的疑惑(好吧看了一下提问时间,感觉题主也不需要这个回答了)。
提到道,确实基本上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认为道是统治世界的精神性实体,是一种规则。
但是戴震(即提出这个气化即道观点的人)本人正是反程朱理学的,所以他的表达就是,世界上没有脱离于物质的统治世界的精神性实体的规则,规则本身(道)就是物质的变化(气化),从这个“反对客观唯心主义”的角度就可以明白他其实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啦

至于“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这个是北宋程颐的观点,他算是理学开创者之一(所以理学才叫程朱理学),这里的天地之性就等于道,就是说天地的核心,天地间不变的规则,那么这句话翻译过来才变成了,天地之心带来了动,实际上天地并没有心,但是给天地假名一个“心”,并认为这是变化的根源,实际上这个才是客观唯心主义呢。

这里想要强调的是,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文章的出处,但是实际上没有出处只靠理解句意也是可以做出题来的,只是解释的时候带上出处,可能会更明白这些作者到底想要表达的是哪个派别的观点,也可以更好的理解句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