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之后的真相:成年人的世界,是不是很多时候连情绪崩溃的权力都没有呢?

如题所述

工作久了你就会发现,无论在什么地方工作,在什么工作单位,总会遇到这么一群人,平时在办公室里高调吐槽公司的各种不好,嘴上天天喊着辞职的人是他,但是每个月按时上班,拿全勤奖的人也是他,当别人悄无声息辞职离开的时候,他还在办公室装作什么都没发生继续上班,当别人进了老板的黑名单时,她却成为了老板心目中的白月光。

嘴上一天喊着辞职不下10遍,但是公司待得最久的也是他,看着身边的同事走了一波又一波,那个当年天天喊着辞职的人,如今变成了公司的资深员工,你也是不是觉得这样的剧情很搞笑,更可笑的事情其实这样的现象,就发生在真实的职场当中。

背后各种吐槽甲方啥都不懂的是他,当面点头哈腰好好好和是是是的也是他,他应下了“五彩斑斓”的黑,最终只能你来受罪。总是能在他的朋友圈转发一些“996对员工来说是福报”的毒鸡汤,但是另一边也能以最快的速度点赞和评论老板的“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的朋友圈,后来才知道,原来等着自己的是部分可见和分组可见。

这群人,我们给他们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做:职场口嗨怪,嘴上功夫很厉害,但是从来不付诸实践的那种。

口是心非,光说不做是他们入门的必修技能,表里不一是他们隐藏自己的保护色,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反正就是光说不做,你爱咋样咋样,我说啥你总管不到我的一种欠揍的感觉。

更令人的细思极恐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开始,我们也慢慢被他们感染,并开始不自觉地加入到他们的队伍当中。

为什么那些天天高喊辞职的人,却是待得最久的呢?

其实没有一份工作是完全能让自己开心,并且能让自己不断持续和坚持去做的,一份工作当中,里面总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部分,难搞的同事,难搞的老板,公司太远,加班太多,没有加班费,薪水配不上能力,公司氛围不好等等,要说工作让自己不开心和不喜欢的地方,我相信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大堆来。

但是最终让你走进老板办公室欲言又止,阻止你把写好的辞职信取消发送的,仅仅是因为口袋里没钱而已,仅仅是因为穷而已,没有了这一份收入自己的房租怎么办,自己的生活费怎么办,如果辞职了下一份工作一定会更好嘛?自己还能适应下一家公司吗?下一家的工资会不会比现在的高?到时候会不会有没有人要自己还是个问题,基于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不确定性,很多人还是怂了,选择了依旧将就于目前的工作,或许不能称作是将就,是在不确定下最好的选择,选择暂时收手,为了柴米油盐,选择向生活低头。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大家都有每天都想辞职的念头,我们当然也可以说出来,这是对目前现状不满的一种发泄,但是发泄完之后,我们还是做着原来的工作,是因为自己能力有限,是对现实的一种认清和妥协,前者更理想化,但是生活是现实的,是残酷的。

都说现在的90后越来越难了,甚至成了这个时代最难的一代年轻人。

70后们可以抓住时代的机遇,只要选择一个行业扎根5-10年,即使不能实现财务自由,也能让自己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奋斗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而对于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我们只能靠自己,在这个残酷的社会竞争之下,用自己的毕生努力替手里握着好几套房子的人打工,用下半生的钱包来城里买一套房子。

好不容易掏空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钱包,本以为可以让自己喘口气歇歇脚了,但是一旦有了自己孩子,自己赚的钱就感觉越来越不禁花了,以前叫个出租车觉得没什么,有了孩子之后,就连几块钱的打车费子都得犹豫半天,上班孩子没人带,不上班孩子没得吃,在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平衡,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难了。

等孩子再长大大一点,要上学的时候,什么“月薪3万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班”这样的焦虑就会随之而来,左手是对于孩子不计成本的教育投入,坚信赢在起跑线上的理念,一边是职场上“高龄员工被裁,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的焦虑,一不小心就成为了那些被边缘化35+以上的大龄员工,生怕明天自己的工位上了就坐了一个刚来报道的年轻人,看看自己跟那些刚出校门的年轻人相比,不仅精力跟不上,他们能动不动加班到12点维持一个月也没事,但是自己熬夜一个星期就得进医院,另外除了工作之外,自己还要兼顾家庭生活的各种琐事,哪里都需要自己,不能和他们一样能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工作当中去了,越想越没竞争力。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成年人的世界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生活的艰辛远远不止如此。

上有老,下有小的你,等到父母上了一定的岁数,很可能一场大病就能让整个家庭一夜返贫,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场重病就足以摧毁一个成年人。

根据《2018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我国18年新发病例数340.4万,死亡病例229.6万,这代表每天我国有1万人确诊癌症,而重大疾病的背后往往是高昂的治疗费用,住在ICU的价格,光是一天的治疗费用就得花掉好几万。

疫情来的那段时间,如果不是国家承担了我们患病者的医疗费,我相信很多人在知道治疗费用后或许会选择不治疗,因为贵到足以摧毁一家人,掏空每个人的的钱包,甚至还要向外去借钱。

成年人的世界,不敢哭泣,不敢辞职,不敢发泄,不敢生病,每天早上一睁开眼,都是一群要依靠自己生活的人,所有的苦都得自己扛,所有的难都得自己咽。

在某问答平台上看到了这么一个问题:

你对职场上那些只说不做的的人怎么看?尤其是那些天天说辞职,但是还是依旧死皮赖脸若无其事来上班的人。

问题底下大部分的评论都是批评和骂声,有的人说:“不要光说不练耍嘴皮子,那些真正有能力辞职的人,都是默不作声就离开了的,因为他们早就找到了下家,只有那些每天只会发牢骚的,但是没什么能力的人也就只会每天发发牢骚而已。”

也有人说:“这些人往往都是能力不足,如果把能力比作一桶水的话,他们就是半桶水,以为自己很厉害,但是真正要面临做选择的时候,他们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他们去做决定,他们能做的,也就仅仅是嘴上发发牢骚而已。”

虽然骂声一片,但是其实任何一种情绪的发泄,都是有理由的,都是应该的。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坐在电脑前写东西的员工,一个在工地上干活的工人,看似我们会觉得一天工作下来一定是是工地上干活的工人比较累,但是其实是大家劳动的方式不一样,有人是体力劳动,有人是脑力劳动,是情绪劳动。

熬夜到凌晨做出的第7版方案,一言不合就被毙,自己只能顶着黑眼圈重新做,感受996和007的鞭挞。

同事为了争资源,背后给你下绊子,你还不能光明正大撕回去,生怕落个报复心重的标签。

生活中再多烦心事,也不敢在公司表现出来,只得努力装出副开心的模样。

归根结底,嘴上喊辞职,也只是我们减压的一种方式而已。

进入职场逐渐变得成熟的一个标志是,我们会慢慢去学会去隐藏的我们自己的情绪,生活中有太多的地方教会我们要去学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在工作岗位上我们要表现出自己的亲和力,以此来让同事觉得自己是一个好相处的人,加班加到再晚回家,在进门前那一刻,即使多么累也要用笑脸去迎接自己的家人。

成年人的世界,最怕的是连情绪崩溃的权力都没有,还得看地方,看时间,看有什么样的人。

那么,作为一名成熟的职场人,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呢?

我们可以把情绪想象成一种资源,在我们身体里,有一个仓库,专门盛放情绪能量,我们要做一些事情,让自己的情绪消耗不那么快,整理存放,提高利用率,还要定期增加补给。

1、减少自己的情绪消耗

在自己要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不妨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让自己生气或者烦恼了,这样的情绪对于最后达成结果到底有没有帮助呢?

如果没有帮助,我要怎么做才能解决问题?

这件事情真的糟透了,一点收获都没有,你能从中学到什么?下次再遇到能否解决?

如果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能否解决?

我们要学会去关注事情的过程而并非结果,虽然现在职场上很多事情只是注重结果,就是这事情最后到底完成得怎么样,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过程是不重要的,过程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这件事情,你能获得的意义和成长。

2、节约情绪资源

情绪都是来自于感受,而感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一件事情的过程或者结果,以及包括第三者的评价,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把一件事情搞砸了,其实事情的糟糕程度远远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坏,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出错了,天都要塌了,老板肯定很生气,同事也肯定都在等着看自己的笑话,但是可能事实上,老板可能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其实检验的方法也很简单,多问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这件事情会发生最坏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有多大的概率会发生?在事情变得糟糕之前,你能做些什么?

有的时候,其实是我们自己的主观意识将恐惧放大了,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

身在职场,谁都会犯错,我们要允许自己犯错,要给自己犯错的机会,这样自己才能得到成长。

职场讲求价值交换,就是你要为对方创造同等的价值,你要高效,你要完美,你要像个陀螺一样高速运转,用最低的成本去创造最大的价值,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去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前段的时间不是有一篇文章说下班后的4小时,你用来做什么,就决定了你和别人的差距。

你看,在这个快节奏,高压的社会环境下工作,我们很多人已经不允许自己再浪费一点时间了,尤其是对于大城市工作上班的人来说,其实上下班路上的时间就有好几个小时,很多人希望能用这几个小时努力提升自己,但是现实是一旦走上了早高峰的地铁,能有一个手能拿出手机来的空间都没有,想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但是现实不允许。

每个人都像一块海绵,但是每天的工作是恨不得把里面的水分榨干,但是事实上,长时间的超负荷和压榨,只会竭泽而渔。

写在最后:

工作以来,自己也有100次想辞职的冲动,但是第101次又忍住了自己任性的心,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是不喜欢工作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个维持自己生活必须的一种劳动方式,或许我们就能更好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让情绪去主导我们的生活,把情绪的宣泄当做我们正常的一种权利去使用,想想也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和体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0
个人认为成年人的世界有时候连情绪崩溃都要小心翼翼,都要躲避人群,可以说成年人有着努力上进的责任,却没有情绪崩溃的权利
第2个回答  2021-03-10
是的。因为成年之后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来扛,所以你是没有权力去崩溃的,只能熬着。
第3个回答  2021-03-09
是的。因为你身上背负着很多东西,你需要负重前行。你要考虑到你的家庭和你自身。每个人都是不容易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