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条排名前十名小吃

如题所述

1:陕西油泼面

陕西油泼面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小吃,主要制作材料有面粉、菠菜、辣椒面等,属于秦菜系。油泼面是用一种很普通的面食制作方法,将手工制作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后捞在碗里,将葱花碎、花椒粉、盐等配料和厚厚一层的辣椒面一起平铺在面上,用烧的滚烫的菜油浇在调料上,顿时热油沸腾,将花椒面、辣椒面烫熟而满碗红光。随后调入适量酱油、香醋等即可,也可另外加入腊汁肉、西红柿鸡蛋等搭配食用。

2:兰州拉面

兰州牛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现在兰州拉面已经走出国门,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兰州拉面的影子,深受老外的欢迎,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3:武汉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特色小吃,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郑州烩面并称为中国五大名面,是武汉颇具特色的过早小吃。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芝麻酱、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热干面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 面条事先煮熟,过冷和过油的工序,再淋上用芝麻酱、香油、香醋、辣椒油等调料做成的酱汁,增加了多种口味,吃时面条爽滑有筋道、酱汁香浓味美,让人食欲大增。

4:老北京炸酱面

炸酱面是中国传统特色面食。最初起源北京,属山东鲁菜。不过在传遍大江南北之后便被誉为“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流行于北京 、天津、山东、河北、辽宁、吉林等北方地区,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海碗居的炸酱面很好吃,还有京味斋烤鸭店他家的炸酱面采用自助配菜,味道很正宗,有老北京特色,价格也实惠。

5:山西刀削面

五大名面之一,刀削面起源于12世纪的山西太原,内虚外筋,柔软光滑,易于消化。到了清康熙年间,山西刀削面的一个分支已发展为高度文化性的的官府私房菜,成为非物质文化遗存。

6:四川担担面

担担面是一道由面粉、红辣椒油、芝麻酱、葱花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川菜。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著名的成都小吃(又说自贡小吃,起源于自贡)。担担面成菜后,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种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7:吉林延吉冷面

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是用荞麦面或小麦面(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米面、榆树皮面的)朝鲜族有正月初四中午,或过生日时吃冷面的传统。荞麦面上盖着牛肉、苹果、泡菜,上桌前从大桶中舀一勺冰凉酸甜的汤料,满满的一碗凉爽。这是延吉冷面留给很多人的印象,而似乎也只有这样做出的冷面才是最正宗。以前中国人看到压制冷面的器具是木合子,便称为“盒勒面”。

8: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河南三大小吃之一。是一种荤、素、汤、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汤好、面筋道、营养高,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制作烩面的关键材料——高汤,是用上等嫩羊肉和用刀劈开,漏出中间骨髓的那段羊骨一起熬煮五个小时以上,熬制过程中先用大火熬制然后再用小火煲汤,并且在熬制过程中放入七八味中草药。到最后这汤熬的骨头油都出来了,堡出的汤非常雪白,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大家又称它为白汤。

9:杭州片儿川

杭州的一种著名汤面,面的浇头主要由雪菜、笋片,瘦肉,丝组杭州片儿川成,鲜美可口。已有百余年历史,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馆首创,其特色在于雪菜和笋片的鲜美,让食客吃后回味无穷。2013年7月,杭州片儿川荣登 “中国十大名面条”榜单,全城引发一阵香气喷人的“杭儿风”。

10:昆山奥灶面

苏州昆山奥灶面以红油爆鱼面和白汤卤鸭面最为著名。红油爆鱼面,面条细白,昆山奥灶面汤色酱红;白汤卤鸭面,白面白汤,原色原味。关于“奥灶”二字,历来众说纷纭。传说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时,途经昆山游览玉峰山景后腹中饥了,于是来到这家小面店吃了一碗红油爆鱼面,觉得味道无比鲜美,忙让太监打听烹制方法。但由于语言关系,太监似懂非懂,无奈只得急中生智面奏皇上:“红油面味道好,主要是面灶上的奥妙。”乾隆一听哈哈笑道:“面灶奥妙,奥妙的面灶”从此这庄小面店就有了“奥灶面”的美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5
1、武汉热干面

热干面是湖北省武汉市的汉族特色小吃,原本是武汉的特色美食,在湖北很多地方都十分受欢迎。随着湖北人在其他省市地人口增多,武汉热干面也在许多地方都能见到,是诸多人喜欢的面食之一。

2016中国十大面条排行榜
2、老北京炸酱面

流行于北京等地,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将黄瓜、香椿、豆芽、青豆、黄豆切好或煮好,做成菜码备用。然后做炸酱,将肉丁及葱姜等放在油里炒,再加入黄豆制作的黄酱或甜面酱炸炒,即成炸酱。面条煮熟后,捞出,将水沥干,浇上炸酱,拌以菜码,即成炸酱面(锅挑)。也有面条捞出后用凉水浸洗,沥干,再加炸酱、菜码的,称“过凉面”。

2016中国十大面条排行榜
3、山西刀削面

流行于北方。操作过程:将面粉和成团块状,左手举面团,右手拿弧形刀,将面一片一片地削到开水锅内,煮熟后捞出,加入臊子、调料食用,以山西刀削面最为著名。山西刀削面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2016中国十大面条排行榜
4、兰州拉面

兰州的牛肉面有很多品种,从面条的粗细上来分有大宽(二个手指宽),二宽(一指宽),韭叶子(韭菜叶的宽度),二细(直径四毫米左右),三细(直径三毫米左右),细(铅笔芯粗细),毛细(细铁丝粗细)等若干品种,分量上来有大、小碗之分。讲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清的是汤清(用牛骨头炖出来的清汤),白的是白萝卜片,绿的是香菜、蒜苗,红的是辣椒油,黄是面条黄亮。

2016中国十大面条排行榜
5、四川担担面

相传1841年由自贡一个叫陈包包的小贩创制,已经有上百年历史。当年挑担担面的扁担一头是个煤球炉子,上面一口铜锅。铜锅隔为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另一头装的是碗筷、调料和洗碗的水桶。卖面的小贩用扁担挑在街上,晃晃悠悠地沿街游走,边走边吆喝:“担担面——担担面——”喜欢担担面的一听到这种熟悉的叫卖声,赶紧叫住小贩说“来一碗”。那么你只要付点小钱,就能品尝到这种美食了。

2016中国十大面条排行榜
6、河南烩面

特色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烩面按配料不同可分为: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等。烩面是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一种类似宽面条的面食。汤好面筋,营养高。

2016中国十大面条排行榜
7、杭州片儿川面

杭州的一种著名汤面,面的浇头主要由雪菜、笋片、瘦肉丝组成,鲜美可口。已有百余年历史,最早由杭州老店奎元馆首创,其特色在于雪菜和笋片的鲜美,让食客吃后回味无穷。

2016中国十大面条排行榜
8、昆山奥灶面

苏州昆山奥灶面以红油爆鱼面和白汤卤鸭面最为著名。红油爆鱼面,面条细白,汤色酱红;白汤卤鸭面,白面白汤,原色原味。

2016中国十大面条排行榜
9、镇江锅盖面

锅盖面,用的面条是“跳面”。所谓“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颠跳,又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条,这种面条有毛孔,卤汁易入味,吃在嘴里耐嚼有劲,味道独具。 锅盖面的底料也十分讲究,秘制酱油汁加上十余种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2016中国十大面条排行榜
10、吉林延吉冷面

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是用荞麦面或小麦面(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米面、榆树皮面的)。朝鲜族有正月初四中午,或过生日时吃冷面的传统。荞麦面上盖着牛肉、苹果、泡菜,上桌前从大桶中舀一勺冰凉酸甜的汤料,满满的一碗凉爽。这是延吉冷面留给很多人的印象,而似乎也只有这样做出的冷面才是最正宗。冷面讲究的是汤清——牛肉汤定是要将浮油撇清的;凉爽——无论是汤还是面,都要冰凉后食用。只有这样,才能将夏日的炎热统统抛到“面铺”外。
第2个回答  2020-11-15
中国排行前10名的面条,你家乡上榜了吗?快来看看哪个是你的最爱

谈起中国的饮食文化,那绝对称得上源远流长,基本上各个城市都有他们独特的饮食标签,比如说面食这种极具代表性的饮食,几乎有1000种以上的吃法。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全国最有名的10碗面,不知道你家乡的面是否上榜了呢?

第一名:武汉热干面
热干面是湖北武汉最出名的小吃之一,其中热干面的灵魂就是芝麻酱,没有了芝麻酱的热干面就不是正宗的热干面。武汉人“过早”的大多都是离不开热干面的。可见,喜爱程度可见一斑。正宗的武汉热干面用的是碱面,色泽金黄而味道鲜美。用盐、香油、芝麻酱、生抽、葱花等作为辅助材料。

煮好的面条经过凉水过滤,捞出拌上辅料即可。武汉人对于热干面的感情已无需多言,出门在外的武汉人最想念的应该就是这一碗热干面了。尤其是疫情过后,关闭的店面重新打开,门口排队的人不断,全是等待那一道美食。
第二名:上海葱油面
前几年因为工作的缘故,总会时不时的去去上海,每次到那的第一件事必须是吃完葱油面。可能很多人会说,上海的菜肯定偏甜,但其实尝试过葱油面的人都会被迷住。那绕成一团的细面,在锅里焯水30秒后放两勺酱油,再在上面加上适量大蒜、辣椒面、和榨菜沫沫,最后淋上一圈香葱熬制的油,滋滋滋冒响声的时候香味也随之而来,我一人就可以吃掉两大碗。

第三名:潜江财鱼面
吃过油闷大虾的朋友,一定会知道潜江这个城市。作为小龙虾之乡,这座城市不仅小龙虾烹饪鼎鼎有名,它还有让人流连忘返的财鱼面。基本上每个去过潜江的人,如果你没吃过财鱼面可真真算得上大遗憾。其实财鱼面的做法非常简单,普通的葱姜蒜将财鱼用酱料翻炒,然后下面烹煮,最后放上香葱和香菜,那滋味真的太鲜美。就是对于不能吃辣的朋友而言,这个口味略为偏重,一定要提前和老板说少放辣椒哦!

第四名:北京炸酱面
说起老北京,第一时间能想到的是故宫、长城等历史景点,然而在吃的方面就是:老北京烤鸭、老北京炸酱面、老北京方便面(小时候吃的零食快餐面,有童年的味道)印象深刻。

说起炸酱面,它是一道传统的中式面食。最独特的就是这个菜码和酱料了,讲究的是香味浓郁,一般是由黄瓜、豆芽、黄豆等蔬菜煮熟,然后跟制作好的炸酱一起拌面条而成。在加上Q弹可口、嚼劲十足的面条一起,搅拌均匀,方可食用。最初起源于北京, 而传于世界各地。
第五名:兰州牛肉面
兰州拉面可谓是是中国的“十大面条之一”,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清真风味小吃。在各个街头巷尾都会看见它的身影,一碗简单的面条吃起来可是并不简单。它以“汤清、肉香、面精”的独特口味,赢得了平民百姓的喜爱。

这种面讲究的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是汤清,二白是萝卜白,三红是辣椒油红,四绿是香菜和蒜苗绿,五黄是面条黄亮,这也是兰州拉面的统一标准了。因为独特的古法制造和用料丰富,兰州拉面的名声也是不绝于耳,以其好吃、平价的特点,迅速地占领了全国市场,哪个城市没有“兰州拉面”的招牌,算我输!
第六名:山西刀削面
山西刀削面可谓是举国有名,毕竟那洋洋洒洒的刀工可真不是盖的,单从制作方法上就给人技高一筹的感觉。要知道,用刀削出来的面,不仅棱角分明且又薄又宽,片片分明。而且刀削面出锅放碗里的时候,搭配上鲜美的汤汁和卤子,吃起来嚼劲十足且汤汁鲜美。最重要的是那大碗的分量,真的让人觉得物有所值。

第七名:陕西臊子面
说起陕西,面食种类十分丰富,比如:油泼面、臊子面、biangbiang面等等,而我个人最喜欢的就是这个臊子面了。陕西的面食食材十分丰富,不同于南方的小巧精致,更注重的是嚼劲口感,而分量也是让人赞不绝口。手工制作的面条在开水中煮熟,辅料则是:五花肉、大葱、八角、桂皮、香叶、花椒粉等制成。 炒熟的臊子喷香美味,简直让人口水直流。去到陕西一定要吃哦!另外羊肉泡馍也推荐!

第八名:重庆小面
重庆小面是发源于重庆的一种特色传统小吃,主要是由面条、碎肉、辣椒酱、香菜等材料制作而成。重庆人喜辣,小面的独到之处就是这个臊子。肉末用姜末和一半的葱白、蒜、豆瓣酱、蚝油、酱油、花椒面、料酒拌匀炒熟,煮好面条调入辅料即可。浇头肉质鲜香,香气扑鼻,吃起来十分入味。

第九名:杭州片儿川
印象中的杭州人都比较爱吃笋,而且杭州人一口软糯的江南话,整个城市都显得非常温柔和友好。片儿川可以说杭州男女老少都爱吃的一碗面了,吃的主要是它的浇头。用肉丝、鲜笋加上雪菜炒至后淋入煮熟的面里,各中鲜美尽在汤中。有机会去杭州的朋友,不要只惦记着看西湖,一定要去尝碗片儿川。

第十名:河南烩面
记得当时去河南开封旅游的时候,本以为自己很难接受面食,毕竟对于我这个一日三餐两餐都是米饭的南方人来说尤其不适应。哪成想,第一次吃烩面就被惊艳到了。那比挂面粗长的面条都是用高筋面粉做出来的,非常有嚼头,再搭配羊肉炖的汤,夹上一些蔬菜煮熟,最后出来的成品真的太美味。而且,河南人吃烩面基本上会用很大的盘子盛装,可以说价格非常实惠两人份吃都绰绰有余。

多选 | 你家乡的面条上榜了吗
第3个回答  2020-11-15
今天小萨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由中国商务部,中国饭店协会等联合举办的“中国首届面条文化节”上评选出的“中国十大面条”!

这次不做过多介绍,主要是讲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各地在宣传的时候流传出来的。大家真假自鉴~~

1:兰州牛肉拉面

史料记载,兰州牛肉面始于清嘉庆年间,创始人是陈维精。后经世人传承改良制作出了以: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为标准的传统美食。其中马保子在1915年改良制作的清汤牛肉面得到了大众广泛的认可,并且名扬海内外。兰州牛肉面也有着“中华第一面”的美誉。

2:河南烩面

河南烩面的历史起源典故颇多,有“豫籍羊肉泡馍师傅改造说”“京官厨子自创说”“唐太宗落难说”等,但这些传说都没有历史依据。真相是烩面的历史不过60年光景。在1956年之前在郑州及河南省内甚至没有一家专营的烩面馆。1956年郑州食品公司才成立合记烩面馆,改革开放后又随着萧记,76人等的发展,伴随着郑州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郑州烩面才在全省甚至全国各地被贴上了“河南特产”的标签。

3:武汉热干面

20世纪初期,小食贩李包延续了古时“切面”的技法,将碱面煮熟过水淋上香油,制成了口味独特的“热干面”(那时候还没有这名字)。后来蔡明伟延续了李包的制作方法,无意间发现香油坊里炼完香油闲弃不用的麻酱很是香浓,于是买了一些用在自己制作的切面里。经过反复试验,制作出了一款“麻酱面”,在1950年工商登记时,正式更名为“热干面。”由此诞生了为武汉人民所喜爱的小吃美食。

4:北京炸酱面

历史起源无从考证,只有一坊间传说。相传清光绪年间八国联军进京,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带随从逃难至西安城南大街,路过一炸酱面馆飘香十里。太后舟车劳顿便应人停车用膳,进入店内。点了店里招牌的素食面,吃完慈禧太后问众人这面怎么样?众人答“好!绝对的好面!好!”,起驾之前令总管李莲英将做面之人带回宫中。自此炸酱面便传入北京,并成为北京的标志美食。

5:昆山奥灶面

关于“奥灶”二字的由来众说纷纭,较为可信的说法是:奥灶面的出处“颜复兴面馆”本就又小又旧,加之店主陈秀英年老佝偻,行动慢眼神还不好。食客常以昆山土话“鏖糟”来形容不太干净。这个古怪的名字后来经过演变,成了字面意思较为美观的“奥灶”。奥灶面也自此成为江南地区的著名小吃。

6:杭州片川面

据传清朝浙江地区举行乡试,各地很多人到杭州赶考。杭城面店店主奎元馆为招揽顾客,制作了以笋片,猪肉,倒笃菜为主料的平价面条供应师生。并且在售卖的面里加入3颗鸡蛋,寓意“连中三元”。一书生在乡考期间常来吃面,考试后竟中得乡试第一名“解元”。后为答谢面店当面道谢,并题匾“奎元馆”,自此名声大噪,食客临门。来杭赶考的书生都会来面馆吃一碗片川面,以图个好彩头。

7:山西刀削面

坊间有这样一个故事,蒙古族统治中原建立了元朝,统治者为了防止平民造反,便收缴了所有的铁器制具,并且规定:十户人只许用一把菜刀,并且轮流使用,最后交由鞑靼人保管。一天一老者做好面团准备去取刀,没成想被别人先取了去。回来的路上被一铁片拌了脚,便揣回家中。到家见锅开作响,灵机一动,用木板将面团拖在手中,用铁片将面削入锅中,煮熟捞出浇上热卤。吃完老者连连称赞“好的很好的很,以后不用去取刀了,就用这铁片”。

8:四川担担面

1842年,一个名叫陈包包的小贩,挑着扁担沿街叫卖面条。扁担的一头挑着炉子上置一口铜锅,锅中一格炖鸡,一格煮面,另一头挑着碗筷水桶,各色调料。晃晃悠悠沿街游走叫卖“担担面~~担担面~”。发展到后来已不见扁担卖面,自贡,成都,重庆等地雨后春笋的冒出许多面店。

9:吉林延吉冷面

朝鲜族冷面的历史很长,据日本史书记载,早在17世纪中叶,朝鲜僧天珍就已将冷面制作传入日本。朝鲜族人认为,似乎有了鲜族的就有了冷面的存在。就像鲜族家家必备的辣白菜一样,不论冬夏,冷面都是鲜族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

10:镇江锅盖面

1:一种说法还是乾隆爷下江南的故事,路过镇江张嫂子伙面店,店主忙中出错,误把汤罐的小锅盖盖在了大锅上,乾隆爷连声称赞锅盖放在锅里煮出的面好吃,由此得名。

2:另一种说法比较有趣,说一户人家,家里一个父亲三个儿子,没有女人,四人不会过日子也很懒惰。洗锅从来不洗锅盖,一天有客人来,家里只有面条招待,小儿子误把小锅盖盖在大锅上便出门借调料去了。回来后香气扑鼻,原来是许久没洗的锅盖上面的调料起的作用。“锅盖面”由此得名。

结尾:总的来说这些面条的历史由来,有的是有具体的史料依据,有的呢则是半真半假的坊间传说。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你最喜欢吃哪种面? 多选
兰州牛肉拉面
河南烩面
武汉热干面
北京炸酱面
昆山奥灶面
杭州片川面
山西刀削面
四川担担面
延吉冷面
镇江锅盖面
投票
快来为你的家乡面条投上一票吧~

本文章由“小萨厨房”原创发布,禁止转载抄袭!

8944阅读
搜索
中国十大顶级挂面
十大顶级面条排名
国产十大好吃方便面
中国十大面条排行榜
十大顶级面条排行榜
日本十大顶级面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