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小学生奥数是害人的

如题所述

因为奥数本是面向一部分对数学有兴趣的中学生,但现在对数学缺乏兴趣的同学也纷纷加入,有些同学因为负担太重,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对那些少数有数学兴趣和天赋的学生,可以在自愿的原则下,鼓励他们参加课外兴趣小组,适当做一些奥数题,参加少量的数学竞赛,但不可搞加班加点的强化训练,让奥数回归业余兴趣的正常状态。

深圳市的中学数学教师刘伟说:“奥数获奖只给这些学生起了升学敲门砖的作用,升入大学之后,这块“砖”往往就被扔掉。奥数没能让他们喜欢上数学

许多奥数学生不上体育、音乐、美术等课,长期做偏题怪题,参加大量的奥数训练和考试,“纯真的好奇心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在有些人身上,“奥数最终只起到让学生讨厌数学的作用”。

扩展资料:

从奥数金牌来看,中国已经是个强国。截至2012年,中国参加了2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其中17次总分排名第一、6次排名第二。

而有史以来参赛的158名中国学生,总计获得了124块金牌、26块银牌、6块铜牌。中国数学会原理事长马志明院士对中国青年报记者指出,与国外相比,我国包括奥数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竞赛,“功利色彩太重”

他说,吴宝珠、陶哲轩等人获得奥数金牌,是出于对数学的兴趣。我国的奥数训练是机械化的,教给学生怎么解题,反倒把学生的创新思维给磨灭了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数学大家批判“中国式奥数”:是害人,害数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14

其实这个说法是片面的。奥数学习是一种智力游戏,要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当成负担。

片面的说奥数不好也是不客观的,奥数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开发智力,好处是非常明显的,很多学生学习奥数后在学校里各科(而不只是数学)成绩直线上升,并能一直遥遥领先。

但是对于一个学习学校课本内容都很吃力的学生来讲,不顾现状的贪多求快,不仅学不好,可能反而因此带来负面的心理压力;如果明知不适合学习奥数而勉强为之,反而会因此丧失自信,最后甚至厌恶学习。

扩展资料:

数学就是数学,所谓奥数,说的其实就是因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而来的。其实,奥数也是数学,但更侧重于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综合能力的运用,或者说,就是题目“难”点。

奥数的优点:

1、促进在校成绩的全面提高,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2、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优势,培养自信;

3、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4、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学习奥数对于这个学生进入初中后的学习物理化学都非常有好处(很多重点中学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招奥数好的学生)。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1-28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奥数。数学就是数学,所谓奥数,说的其实就是因为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而来的。其实,奥数也是数学,但更侧重于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综合能力的运用,或者说,就是题目“难”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3-07
因为现在奥数的学习太过于“疯狂”导致很多家长都是盲目的跟风,所以在一些其他家长眼中会觉得奥数有点害人,其实奥数对于孩子来说是有益处的,但是学习奥数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孩子必须有较好的数学基础能力,对于数学也比较感兴趣,这些孩子适合学习奥数;而对于那些本身数学成绩就很差想通过奥数来提升孩子数额能力的家长我劝你们还是别参加了,对孩子没有效果,孩子本身成绩就很差了让孩子去学习更加难的奥数只会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
相比较奥数,其实可以参加数学思维类的课外兴趣班来进行培养,像火花思维的课程就比较适合。
第4个回答  2018-10-29
那些学过奥数的孩子,与没有学过奥数的,究竟有哪些差别?
通过仔细了解和对比,我发现这个问题真的有些复杂,根本无法直接以“是/否”的简单结论,回答“学了奥数究竟对学习有什么帮助。这个问题。
具体来讲,现实中真实地存在两种有点不相容的现象。
1、那些学过奥数的,普遍比没有学过的知道更多知识。
2、在更深层的学习力上,有些没学过奥数的,反而比学过奥数的强很多。
第一点比较好理解,第二点需要多解释几句。
有些孩子没有学过奥数,但通过深层地交流,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很有水平,也基本可以断定,他们进入高年级、中学后的数学潜力,一定远高于许多学过奥数的孩子。
换个角度来讲,大部分学奥数的孩子,并没有在“多掌握一些知识点、公式、套路”之外,表现出其他突出的素质。相反,不少人因为提前灌输太多的既定模式,失去了思索、探索、发问的能力,对以后的学习有害无益。
当然,学过奥数的也有非常棒的孩子,而没学奥数的也有很多理解力很差的孩子(这句说了等于白说)。
总之,奥数好像并不是本质的分界点。更底层的学习素质,与奥数根本没体现出明显的统计相关性。
个中关系,确实比较复杂。技术性的分析比较枯燥,下面我想不妨以一种比喻的方式,来阐述一下我对奥数的理解。
一、常规的小学数学学习,难度不算高,压力不算大。孩子们像在操场上自由玩耍,偶尔集合跑个圈,基本就是课内教学的进度极限了。
在这种模式下,孩子们算是能兼顾自由自在和锻炼体力,虽然缓慢,却能平衡茁长成长。
不过,突然有一天某个国家队教练要来选拔攀岩人才,为此举办了一届攀岩大赛。大家从没见过这种有趣的比赛,纷纷报名,不过最终只筛选出个别选手,被分配到各个省队、国家队,甚至参加了国际大赛。(奥林匹克大赛的原始目的,筛选出真正的数学天才)
看到首届选手都获得了非常好的前程(奥赛获奖选手各种名校、奖金)。从那以后,大家纷纷练起攀岩。
非但如此,因为难度较高的攀岩训练确实能筛选出身强力壮的选手,一些中学也渐渐把攀岩纳入了自己的选拔体制里。(优秀的初中也以奥赛难度来筛选学生,以确保招收到好生源)
这样,攀岩运动就越加火爆了,几乎到了全民训练的程度。(全民奥数)
二、没错,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些真正的天才,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展现出惊人的攀岩素质,也正是因为这样,高难度的项目确实可以筛选出真正的天才。(奥赛的拔尖选手确实是数学奇才)
但问题是,对于一般小学生而言,攀岩运动实在是太难了。
小孩子身高不够、肌肉纤弱、抓力缺失、更缺乏登高的心理素质,那些攀岩赛道对他们而言简直是天堑。(超过一般小学生的可接受范围,过于困难)
更何况基层的攀岩训练极不科学,教练们为了招更多的孩子赚更多的钱,什么热身、肌肉训练、攀岩技巧训练,一概没有,上来就让孩子去爬。(多数没有教学技巧,直接灌输公式、套路,配合习题巩固)
更有甚者,许多地方连安全措施都没有,多少孩子从半空中摔下来,轻的崴脚骨折,重的甚至残废。(不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不顾过高难度对普通孩子的心理影响,压力过大造成厌学的不是少数)
也因此,对攀岩、甚至一切运动项目产生了极大的恐惧。(课业负担太重、难度太高,自信心受打击太大,对数学厌学,甚至延伸到广泛的厌学)
就这样,在极少数真正优秀的孩子凭借攀岩走上人生高峰时,无数个零星的攀岩场地上,多少孩子仍在痛苦地经历着折磨,面对这道远远超过他们能力的墙,一筹莫展。(大部分学奥数的孩子只是炮灰)
三、就这样,本应在玩耍奔跑中静待发育、缓慢增长体力的小学阶段,被高强度的攀岩训练所代替。孩子们失去了3样东西:
1、再也享受不到奔跑的自由和快乐;(小学本该比较轻松)
2、失去了在自由奔跑中培育体力的机会;(通过不太困难的课内学习,培养兴趣和探索精神)
3、不符合年龄的高强度攀岩,让一个个伤病不断;(高难度、高强度导致的厌学)
可以想象的是,省队、国家队只需要极少人,大家肯定不可能去。
大部分孩子,练攀岩练的满心怨恨、满身伤病,进入初中的校园。
然后发现了一件天大的事!!!
这里居然不再有任何攀岩项目了!!!(纯知识层面的奥数,几乎对初中数学没有帮助)
中学以后的学习,基本只围绕三项运动展开:
长跑(学习的持久力,兴趣、耐力、韧性等)
潜水(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力和感受度)
射击(精准稳健地展现自己学习水平的能力)
所以,练习攀岩的意义何在?
不少中学的学生和家长告诉我,早知如此,真不该练那么多攀岩。又伤又病,还厌恶运动,浪费了大量时间,还不如早早就去跑步什么的,把基础的耐力练起来。(“早知道小学不学那么多奥数,到了初中都没啥用”-许多家长如是说)
四、然而,这么说也有它的片面性。归根结底不在于练什么,而在于以什么样的方法去练。
即便是攀岩,倘若在配套的肌肉和体力训练上,再配合以热身和保护措施,受伤的危险就会大大降低。而倘若身体素质够了,于攀沿中反而可以获得一些登高望远的趣味,对心理素质的锻炼也很明显。(一些好老师,以恰当的方法,引导有余地的学生学习奥数,会有帮助。不仅体现在掌握知识层面,而在于引导他们好奇、探索、不怕失败、开拓思维等方面)
同样,即便不是从小训练攀岩,只是跟随学校的跑圈训练,假如先天体质较好(遗传智商),或者从小进行了科学的肌肉和体力训练(好的大脑开发,包括思维习惯、学习习惯、兴趣引导等方面),那么他依然能有强健的体魄。
考虑到攀岩练习的混乱程度,这种经过系统训练而体魄强健的孩子,稍加练习就能反超那些从小就熙熙攘攘挤在攀岩入口处的孩子。(不少课内扎实、理解深度较高的孩子,在5、6年级稍微突击一下奥数,很容易就超过基础能力很差,却从小学奥数的孩子。而且这种优势,随着初高中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变得越来越明显)
五、所以,攀岩不攀岩,并不是造成本质差别的原因。(学不学奥数,不是根本差别)
真正核心的竞争力,是强健的体魄(以及一些周边素质),无论在任何运动中,只要方法得当,身体总能得到锻炼。(根本的差别,在于如何在学习中锻炼基础的学习素质,不管是奥数还是课内知识,甚至是学习其他事物)
而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为什么中学以后要以长跑、潜水和射击作为基础训练呢?
归根结底,是要锻炼孩子走入真正社会后的生存能力。为了更好地生存,我们需要跋山涉水、游历迁徙,在需要的时候,还要能够狩猎取食,维持自身的生存。(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社会生存)
因而长跑、潜水和射击,是围绕着三项核心的社会技能精心设计的。
在小学教育的时候,如果就能有以始为终的视野,就不会因一时的得失迷惑焦虑。(不要只想着眼前的分数得失,看到别人干什么就焦虑着随大流,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提早布局培养他的综合学习素质,那种可以贯穿整个学习时代、甚至整个人生的有用素质)
在任何时候,系统的训练方法是最核心的(学习知识的方法是核心)。有了它,在任何运动中,孩子都能有所收获。那些一生中都将持续闪耀的东西,才能慢慢融入到他的血液里。
PS:
那些是闪耀的素质是:
1、兴趣。
看到一门学科、一道题,愿不愿意去思考、去探索;
2、深入。
能否突破表层的新鲜感,花一些努力克服一些困难,研究到比较深入的层次。
3、韧性。
能否承受住一些失败和打击,仍然保持学习的欲望,不断突破瓶颈。
4、习惯。
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也极其重要,往往很大程度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
5、独立。
有独立的思维,敢于面对未知的问题而不是逃避,敢于思考尝试解决。
6、反思。
根据已经犯过的错误,调整原本错误的行为和思维,不断进步。
......其实这个清单永无止境,因为人的修行并没有终点。
人们普遍人为,数学的好坏基本取决于智商(尽管这个非常模糊)因素,但至少在我观察来看,至少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的好坏,与上面这些 基础学习素质 的关系,要远远大于虚无缥缈的智商因素。

那些极具数学潜力的孩子,基本都具有上述素质中的多数;相反,那些小学阶段就只考七八十分的孩子,这些素质都缺失很多。
所以,对于数学教育,我们(尤其是家长)能做的,其实远比原本想象中的多得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