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

如题所述

  一、导言 中国今日根本之危机,全在经济之残破。以致国民生活日益困穷,而民族之命运,亦因之岌岌危殆,不能生存于二十世纪之今日。故目前吾国唯一急要之问题,乃为如何挽救此已就崩溃之国民经济,而使人民获得相当之生活;为如何解决货弃于地而民困于野之矛盾可耻的现象,而谋国民〔第38页〕经济之发展。因此认为今日须有一种运动继新生活运动之后而起,即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也。
  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新生活运动之关系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新生活运动二者实相为表里,故必须相辅而行。盖新生活运动为民族的,为修身的,?重于道德与精神方面为主,实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证。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民生的,为生产的,?重于行动与物质方面为主;实亦为新生活运动之用。新生活运动所以奠立民族之精神的基础,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则所以充实民族之物质的基础,故二者实缺一不可者也。
  三、国民经济必须提倡一种普遍的运动之原因 论者或以为振兴国民之经济,救济人民之生活,皆国家政策中应有之义;只须政府努力行之可矣,何必别为一种运动?不知中国国民经济枯竭疲敝之所由,为人与物之脱节,为人与事之脱节,为生产要素生产事业间之脱节,亦为生产各部门间之不相整调,不相联系,而为整个之脱节。社会不知生产之重要,产业不能得良好之环境以遂其发展。是以欲谋中国国民经济之更生,非先唤起广大之自觉不可,非使人才或人力与天然资源发生极密切之关涉不可,非使各种人力与生产要素为全体适当之配置与全民共同之结合,而使为有效之发挥不可;非改变一切旧观念而消除有形无形之障碍不可;尢非调剂供求使生产状况相应不可。在此运动中,政府固有种种应为之事业;然尤非使人民积极参加成为推进此运动之主力不可也!其在另一方面,则此运动又非如其它之社会运动仅由人民团体鼓吹倡导,或其团体之分子遵守约束各自努力而即可以收效,以其往往关涉于国家之法令与政策,且其间有许多事项又必赖国家机关之政治力量以推行〔第39页〕;故又必集合政府人民各种公私集团一切之力量而后始能推行尽利也。
  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涵 义明乎前段所论之意义,则本运动之涵义不难自明。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者,为促起人民以自动改善国民之经济,即为集合全国社会与生产机关各部分之努力建设健全之国民经济,政府则以所有之力量为之排除障碍,且与以种种之助力与便利者也。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者,以建设国民经济即解决民生问题为目的,与国家经济政策范围有广狭之殊。盖国家经济政策于民生而外,更须注重于国计;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本位,则为国民也,其对象则惟民生也。 总理以民生主义为三民主义之中心,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者,实以三民主义为基础,亦即民生主义实现之初步也。
  五、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应有之目标 本运动之总目标为「尽人力,辟地利,均供求,畅流通,以谋国民经济之健全发展」。更分述之如左:
  在积极方面 甲、增加生产总量,解决生活需要; 乙、增加工作机会,解决失业问题;丙、增加输出产品,藉谋贸易平衡。丁、保障投资安全,鼓励生产活动。
  在消极方面 甲、解除阻碍生产发展之外在的原因;(如捐税产业法规劳资关系等)〔第40页〕乙、解除阻碍经济发展之内在的原因;(如缺乏经营方法与人才等)丙、解除阻滞货物流通之障碍;(如交通金融运销制度等)丁、解除妨碍生产建设之心理因素。(如愚昧迷信保守缺乏劳动习惯及漠视经济等等)
  (说明)本运动之首要急务为使人尽其才,一方面使专门人才,有贡献能力于经济建设之机会;一方面使有劳动力之国民,尽量发挥其劳动力于经济建设;同时并须养成中级人员有实际之经验与指导之能力。盖必先人尽其才,而后地尽其利,此为我国从事国民济建设时所不可忽略
  者也。
  六、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实施要项:
  (一)振兴农业 增加农业生产,凡制肥、选种、改良农作方法、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基础,指导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为初步目标。一方面增加农业原料之生产量,同时提倡农业之就地加工制造。
  (二)鼓励垦牧 鼓吹大规模之移民垦荒与经营畜牧,实施军区屯垦制,恢复并增进牛羊马匹与农村各种副产物(如猪鱼鸭之类)之生产;同时提倡各省所有荒废土地之开垦与耕作,以地无旷土〔第41页〕为目标。
  (三)开发矿产 调查矿产状况及摧残矿业发展之原因,建议政府改善矿业法规,鼓励矿产投资,扶助矿商之独立经营与自由发展,以辟天然之富源,而容纳众多之劳力。
  (说明)总理有言:矿业为物质文明与经济进步之最大主因。中国过去矿业可谓一事无成,地方官吏与人民往往加以阻碍。此后务须采用积极之保护与奖励,首宜考虑矿业条例之改善,以减轻负担,便利开采,保障投资为主要。除有关基本工业之少数矿产外,应一概奖励民营,尤应欢迎外资,同时禁止地方政府人员及特殊势力把持矿权,与民争利。
  (四)提倡征工 赞助政府实施征工制度,鼓励民众参加义务劳动。尤以开发交通道路,修治水利,培植森林,开辟垦地为征工之基本工作。同时实施兵工政策,与征工制并行。以军队补助各地征工工务之不足,并为建设地方公共工程之倡导。
  (说明)筑路、浚河、筑堤、植林、垦荒等等,均为开发天然富源之必要条件,且需要多数劳力,宜于以征工制度行之,吾人主张全国成年民众均应有对国家地方服工役之义务,宜由政府明定一生对国家服义务工役若干月日之期限,及每年为地方服义务工役若干日之期限,前者从事于较大规模之公共工程,后者则为其本县区或所在农村作有关农田水利、道路卫生、公共建筑等等之工作。又各地实施征工,必先之以宣传与训练,而继之以指导与实施,必须告以利益,且为准备一切(例如食物住所工具之类),事先必有负责人员与机关周到之设备,使时力不能延〔第42页〕旷,劳动出于志愿,则久之自成习惯矣。
  (五)促进工业 对农村简易工业及农产品加工制造之简单工业,提倡就农村或其附近按合作系统经营之。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一面设立劳资调节机关。遇有劳资纠纷,经以公平调处。并须赋与机关以最后强制执行之权,藉以保障企业之安全与劳动之工作。
  (六)调节消费 统计各地方尤其农村之消费品种类与数量,力谋供求之调剂,必须消费者尽量自己生产。其不能生产者尽量节约其消费。此项工作,须由当地职业团体及合作社协力进行,并须取得进口业同业公会之赞助。
  (说明)此项之主要目的,在防止内地与农村资金之耗溢,其进一步之用意,则在谋对外贸易输出入之平衡。故便利原料输出,减少输出品之负担,解除输出品之困难,亦为本运动任务之一,应征求出口业同业公会之协力赞助。
  (七)流畅货运 一方面尽量发展各县各省区间之通路交通,改进水陆货运,力谋货物流通之便利,一方面设立各重要地区之主要农产品如梅、麦、米、丝、茶等之公共仓库与运销机关。
  (八)调整金融 鼓励民间之储蓄,活泼资金之融通,由政府执行健全货币政策与汇兑政策,而人民衷诚拥护之。
  七、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初步工作步骤:
  〔第43页〕
  1•关于调查统计者 凡与本运动有关之对人对事物之各种材料,均应有详细之调查统计及搜集。由总机关支持,并征求全国公私机关协助之,各地所需材料,总机关供给之。
  2•关于集中人才者 设立专门人才之调查登记机关,类别其事务上或技术上之专长,遇有国内产业机关需要专门人才时,总机关应设法介绍供给之,如国内无适当专家时,则介绍国外之专家担任之,此项调查人才及供给人才之工作,尽量利用各学术团体之协助。
  3•关于研究及设计者 如军区屯垦制之实施,如兵工政策之实施,如征工制度之改进,如输出入贸易之如何使之平衡,如合作社之系统如何扩大运用,以解决生产消费运销及简易工业与农村之运销等,均应加以实地之研究,此项研究工作,由总机关主持或委托相当机关办理之,并征求主管机关及公私团体协作。
  4•关于训练人才者 关于担任初步宣传调查及指导之工作,招收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志愿服务员,施以短期训练后分派服务。关于继续进行本运动所需之服务人员,委托各大学设立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各种训练班训练之。
  5•关于宣传及指导者 除技术上之指导需供给专门人才及曾受较高训练之人员外,关于本运动之初步宣传指导工作,应由(一)各地中等以上之学校员生、社会教育机关人员及小学校校长教员;(二)各地农工商会进出口同业公会及其它地方团体之主持者;(三)各地已成立合作社之职员;(四)各地驻在军队之高级长官;及(五)各地方政府及各级自治机关职员担任之。
  〔第44页〕
  (说明)本运动推行时,宣传工作殊为必要。举凡改变人民漠视生产之习惯,扫除迷信苟安之旧观念,阐明各种地方经济建设及接受国家关于经济建设政策之必要以及义务工役之意义,生产方法及经营方法之改进,其它有关于促进生产调节消费诸事项,皆须有多数人员及各种方法向人民宣传之。其已在进行中有关国民经济建设之事项,并同时解决其疑问,且指导其进行。
  八、总结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所包含之方面既多,其所赖以推行之人力物力亦无限量。政府固当尽主持推动之力量,而尤赖于全国国民对此生死存亡所关之一运动有衷诚赞助之自觉。必当专家尽其才,人民尽其力;有宣传指导之能力者,勿辞奔走工作之劳;其属于产业团体之分子,则又必发于自救本国经济危亡之热诚,乐受团体之约束而不惮有所牺牲。至于进行之道,不一其途:有宜于利用合作系统者,有宜于利用教育系统者,有宜于利用军队组织者,有必须学术机关或学术团体之协作者,有必须产业团体与生产机关本身之自动者。要之:须集结全国国民之热诚与联合农工商学兵之全力,以不分彼此之精神,分工协作之方法,向同一目标而努力,爰举本运动之主要意义及实施要点粗发其凡,以就正于国人,并以蕲求广大之同情与协助,至于如何组织与实施,除必须组织一种机关以资推动外,其具体节目至费研究,本文所举各点,不免挂漏,当有随时补充与修正之必要。甚望全国关心经济建设之专家,与实业家,发抒高见,以使此一运动能充分发挥其功效也。

参考资料:http://bxejtlanzhou.blogchina.com/bxejtlanzhou/5020067.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