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 国民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建设举措有哪些?并对着些举措进行评价。

如题所述

935年币制改革、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国民政府经济控制力的增强:控制金融
通过组建和改组“四行二局”实现。
“四行二局”:指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家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二个局,是国民政府控制金融的中心机构。
国民政府经济控制力的增强:控制金融
中央银行:1928年11月在上海成立,属国家银行,享有发行兑换券、铸造及发行国币,经理国库,募集或经理国内外公债事务等特权。宋子文、孔祥熙先后任中央银行总裁。
国民政府经济控制力的增强:控制金融
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是北洋政府两大金融支柱。
1928年,国民政府将两家银行总管理处由北平迁往上海,向两家银行加入官股。
1935年3月,国民政府再次向两行加入官股,使官股在两行的资本比例占到50%以上。
国民政府实现对两行的控制。
国民政府经济控制力的增强:控制金融
成立中国农民银行:1935年4月,国民政府向豫鄂皖赣四省农民银行加入官股250万元,改名为中国农民银行,由孔祥熙任董事长。
设立中央信托局,以经营军火为主。
设立邮政储金汇业局,垄断全国信托、保险等金融业务。
国民政府经济控制力的增强:控制工业和矿业
以国营方式兴办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并通过政府控制的金融业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渗透和控制。
资源委员会:1932年11月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4月改名资源委员会,成为负责创办国营重工业的机构。1936年6月拟定《中国重工业发展三年计划》,开始进行重工业建设。抗战时期,在西南、西北大后方建立起大规模重工业体系。
国民政府经济控制力的增强:控制工业和矿业
建设委员会:1927年张静江主持成立,接收北洋政府官办或商办企业,并自办工业和矿业企业。
金融:通过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投资和债务,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控制。
实业部:1932年制订发展实业四年计划,计划把谷物、棉花和煤的生产改归国营,建立钢铁厂、化学工厂、机器厂、造纸厂和大规模农业服务部门。
1935年至1937年,国民政府创办的企业有较大发展。
国民政府经济控制力的增强:控制商业和交通运输业
通过兴办国营商业公司,加强对商业的控制。
通过兴建国营铁路、公路,加强对交通运输业的控制。
1935年币制改革
1935年11月,把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后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货币定为国内流通的统一法定货币,即“法币”。放弃银本位,法币价值与英镑挂钩,后又与美元挂钩。
使中国实现了币制统一,是中国近代货币史的重大事件。
有利于30年代国民经济好转:促使外汇平稳,物价回升,金融活跃。
法币成为国民政府对日经济作战的武器。
政府用纸币换取人民手中的白银,为抗战期间及以后的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935年,国民党当局针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民族危机发起。
1935年春,国民政府拟定《国民经济建设之初步的构想》提出一系列经济建设方针:平衡对外贸易与汇兑;建立农村合作社,提高商业与工业合作社;在重要地区建立米、麦、棉花、烟叶、公共仓库;实行征工制度,发展交通,兴办水利,培植森林,保护垦荒,奖励畜牧;开发基本工业;保护矿业等。
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决定通过人力、地力、资力、组织力的配合,发展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组织机构:中央、省、县各级政府设立国民经济建设委员会,市镇设立同业公会,村设立农业协会。
目的:在平时为国民经济之发展,在战时为经济动员之准备。
结果:收效甚微,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13
发行法币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使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1927—1937),也使官僚资本主义膨胀(比如说四大家族)不利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但总的来说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得最快的阶段追答

措施明天可能会再补充,也可能只有这些

第2个回答  2014-12-13
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追答

开展币值改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