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鼎的由来和典故

如题所述

九鼎的由来和典故如下:

九鼎的由来和典故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的夏朝。

据史书记载,夏朝初年,夏粗升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收集了九州进贡来的青铜,铸成九个大鼎,象征九州,鼎上铸刻有山精水怪,使得人民可以认识其形状,以后在山林水泽遇到可以辨认,不被其迷惑。

这组“九鼎”被称为“夏鼎”或“禹鼎”。商灭夏后,“九鼎”又被商王所有,依然视其为国宝;武王灭商后,把“九鼎”运至洛阳,仍然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

九鼎是夏、商、周三代镇国之宝,传为夏禹所铸,象征九州。

九鼎作为中国古代夏、商、周王朝的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重器,与“天下共主”之地位相匹配,其轻重大小也象征各诸侯的等级和实力,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力象征与意义,也曾屡次重铸九鼎。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各地诸侯的势力逐渐做大,“九鼎”作为周王室权威的象征也随之有些黯淡。一些有野心的诸侯对“九鼎”产生了既蔑视,又觊觎的复杂心理。

《左传·宣公三年》载,楚王曾向周王的使臣王孙满打听“九鼎”的大小、轻重。后来,起自西北的秦破周,秦王并未继续把“九鼎”当回事儿,“九鼎”的下落也渐渐地就无人知晓了。

拓展资料

九鼎的各个鼎的名字。

九鼎分别为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1。北宋时九衫梁鼎的名字为帝鼎、苍鼎、彤鼎、宝鼎、牡鼎、冈鼎、阜鼎、晶鼎、魁鼎。

武周时期,九鼎的名字为永昌(豫州)、长安(雍州)、武兴(冀州)、日观(兖州)、少阳(青州)、东源(徐州)、江都(扬州)、江陵(荆州)、成都(梁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