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的知识

。。。。。

  仡佬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437997人。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族的发祥地。现在的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居住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居住在贵州省的占民族总人口97%以上。

  仡佬族聚居区地处黔北,在贵州与四川交界处,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年降雨量高于全国平均数,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适合于农业与多种经营的发展。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无定论。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 ,目前也只有少数老人通仡佬语。

  仡佬族吃苦耐劳,忠勇善战,在历史上常被征募当兵打仗做先锋,明嘉靖年间被征调去抗倭寇的仡佬士兵,在渐江王江泾(今嘉兴县北)战役中立有战功。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黔西南仡佬族地区时,曾留下部分伤病员在仡佬族老百姓家中养伤,受到群众全力掩护,未遭到反动派的杀害。在建国初的剿匪斗争中和抗美援朝运动中,仡佬族人民都做出了应有贡献。

  历史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仡僚”、“葛僚”、“僚”、“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与古代居住在今贵州一带的僚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唐宋时,史书中开始出现“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称,统称为“僚”。僚人可能是古代对这一地区若干少数民族的泛称,而与仡佬族有着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仡佬”一名最早见于南宋朱辅写的《溪蛮丛笑》。自明代以来的许多史籍都说:“仡佬,古称僚”。近一、二百年间,在一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着古代僚人的某些习俗,如妇女穿统裙和凿齿,以及以石板为棺的墓葬等,都说明仡佬族与古僚人有渊源关系。古僚人,是西汉时夜郎国(主要在今贵州、云南境内)的主体民族之一。距今2100多年前,夜郎境内的僚人亦“魅结、耕田、有邑聚”(《史记·西南夷列传》),即已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出现了村落和集镇,有了君长,其社会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公元前130年,汉朝以夜郎地设置犍为郡,前111年又分设群。从此,这一带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逐渐密切。汉族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影响了僚人社会,从而缓慢地向封建社会过渡。7世纪时,唐朝在今贵州省北部僚人居住地区,建立了羁縻州、县。这时,僚人社会的生产力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农民生产的稻、麦等粮食已有一部分作为商品在市场出售,他们纺织的“僚布”质量也很好,成了上缴封建王朝的贡品。

  自唐、宋到清代,仡佬族处于封建王朝和当地土官的统治之下,受尽了压迫和剥削。元、明时期、仡佬族地区大都为当地的土司所统治。后来,这里又建立了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明末开始“改土归流”,到清代雍正年间,仡佬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基本完成,仡佬族人民从此在流官的统治之下。 清末及民国初年,仡佬族人口急剧减少,居住区域迅速缩小,仡佬族聚居地多呈点状分布在其他各民族生活区域之间,而各地的仡佬族人在与周围其他民族的共同生活中,通过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其生活习俗、饮食服饰等方方面面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但在贵州黔西、大方等彝族安姓土司,仍保留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还对当地仡佬族及其他民族的农民进行着残酷的剥削。

  宗教

  仡佬族信奉道教,有的也信奉佛教。

  建筑

  根据文献记载,古代仡佬族的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贵州北部地区的仡佬族至今仍保留着传统的住宅样式。其他地区的仡佬族多住依山而建的土木房屋,一般是一列三间,中间为堂屋,供有神台,不住人,两边分别是一间卧室、一间厨房。

  服饰

  仡佬族人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穿筒裙,裙料由染色羊毛和麻编织而成;女子上着齐腰短上衣,绣着鳞状花纹,下着无褶长筒裙,以青、红、白三色分为三段,外罩前短后长的青色无袖长袍,头缠青布长头帕,脚穿钩尖鞋。男子的服装多为对襟短衣,头缠青布或白布长头帕。

  饮食

  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仡佬族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山地种植玉米,平地种植水稻,因此,这两种作物也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粮食。

  仡佬族人习惯把玉米粉放在蒸笼里蒸熟,叫作玉米干饭;这是仡佬族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主食,如果在节日里或是有远客临门,他们就在玉米面里加上相等的白米蒸熟,称为“混合饭”。

  为了祛潮取暖,仡佬族人每餐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仡佬族人的辣椒有多种吃法,如辣椒粥、霉豆腐辣椒、豆辣椒等,不过,最受他们喜爱的要算是骨粉与辣椒加工腌制而成的辣椒骨。

  艺术

  仡佬族的民间文学有诗歌、故事、谚语等,诗歌多为便于传唱的小调,分为三言、五言、七言等。

  仡佬族的乐器有二胡、横箫、唢呐、锣鼓等。仡佬族演奏的“八仙”乐曲富有民族特色,由八人使用二胡、横箫各一对和其他乐器合奏,音调十分和谐动听。唢呐是仡佬族喜庆佳节不可缺少的乐器,用唢呐吹出的《老灰调》、《过山调》、《过河调》、《过街调》、《迎亲调》等十余个曲牌,配合锣鼓一起吹奏,气氛更加热烈。

  生活在大山中的仡佬族,还以其多有技艺精良的石匠而远近闻名。他们在石墓、石碑、牌坊、桥梁、栏杆等用品和建筑上的石刻独具特色,采石场上常常传来他们那粗犷豪放、山鸣谷应的石工号子。

  崇敬竹子

  仡佬族称竹子为“仡佬”,“仡佬”族意译为竹族是准确无误的。以竹来作为人名并不奇怪,但是以竹来作民族名称肯定给第一次听到这个意译的人以新鲜感,哪怕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民族,同样让人感到新奇,就像冬天看到春笋出土一样令人振奋。中国人赋予竹子很多 美德,耐寒、正直、虚心、坚韧、有广泛的用途等等,所以用竹子来作民族自称实际上是很文雅,很有内涵的。关于仡佬族崇敬竹子的习俗,早在1600多年前成书的《华阳国志•南中志》和1500多年前成书的《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都记载有如下传说:夜郎者,早先有一女子在遁水(今贵州西部北盘江)洗涤,有一段三节长的大竹筒漂流到女子两足之间,推之不肯漂走。听到筒中有小孩的哭声。剖开竹筒,见一男婴,抱回养大,有才有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在抛弃破竹筒的地方,生长出茂盛的竹林,后人建竹王祠祀奉。关于竹王的传说,以及崇敬竹子的习俗,至今仍广泛留存在各地的仡佬族民间。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梅家寨的仡佬族,在生下第一个男孩时,父母要将其胎盘和一些鸡蛋壳埋入竹林地下,以祈得到竹王护佑。春节,家家户户要到竹林去供献竹王钱。有不少地方以竹筒装米祭祖或求丰收。有学者认为,对竹子的尊崇源于竹图腾崇拜,而这种崇拜又源于竹子对仡佬族先民的生活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年节喂树

  仡佬族一年之中要过两个年节,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仡佬年,仡佬年在农历三月初三过。春节的时间和习俗大致与汉族相同,但有“喂树”的特殊内容。“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大树)崇拜。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在农历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山拜树。见树后先鸣鞭炮,然后选择高大粗壮的古树烧纸焚香跪拜。拜毕给树“喂”祭品:一人执刀在树皮上砍3个口子,另一个“喂”些肉饭酒于刀口中,最后用红纸把刀口封住,给树除草培土。“喂”饭时针对不同的树,要对答不同的词。如对果树,要说:“喂你饭,结串串;喂你肉,结坨坨”,表示预祝果实累累。“喂”树之后,人们欢聚宴饮。有些地区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捧着牛心和新米饭祭拜寨旁的神树“菩萨树”,祈祝丰年。

  而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一天,家家饭桌上都摆着几盘别的风味的菜--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烧炒蚜米泥鳅等。
  还有一些地区把“祭树”称为“祭山”,因为仡佬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热爱山、尊崇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祭山”的具体对象也是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一棵古树,它是顽强的生命力的体现。祭祀以村寨为单位,只许成年男子参加。除供献祭品外,巫师要唱《祭山歌》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风趣的婚礼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的三五天便开始“哭嫁”。娶亲时新郎不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在天黑前到女家。进门前,女方有专人主持“拦门礼”,要行敬酒、铺毡、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哄笑。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轿中,表示对娘家的恋恋不舍。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给男方轿夫。轿前有两人持大刀开路,花轿周围有彩旗和蓝伞簇拥,途中鸣号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热闹。到新郎家拜堂后,新娘要重新梳妆打扮,然后到寨中宽敞处让大家欣赏、逗笑,以便和乡亲们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礼更有趣。新郎骑马去迎亲,有4个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着竹扫帚,另2人抬着酒肉礼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几个壮汉拦路“抢劫”,把“抢”来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这点礼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门,有一群人手执木片围“打”新郎,男方执竹扫帚要全力保护突围。新郎跑进女方家门,马上有“敬亲酒”招待,而且新郎与新娘也相互敬酒。敬酒毕,新郎将新娘“抱”上马背,新郎执缰引路而归。

  隆重的婚礼宴席分二台或三台,即要连续吃二三道不同的席。第一台是茶席,只吃茶、油炸食品及干鲜果品。第二台是酒席,要喝白酒,吃各种凉拌拼盘。第三台是正席,除必有的两碗扣肉外,还得有各种烹炒的民族风味。

  婚宴中,仡佬族还用咂酒招待客人。咂酒是将酒酿好后密封于外抹柴灰拌黄泥的坛中插上两根竹竿,一弯一直,竹节没有完全打通。饮用时打通竹节,直管进气,弯管咂吸而饮,饮酒时有专门唱“打闹歌”的歌手助兴,使客人感到一片温馨。

  高台舞狮

  仡佬族的民间高台舞狮,是很受群众喜爱的娱乐活动,具有杂技艺术的特色。高台是以8至12张大方桌一层层叠垒而成的,最上面的桌子四条腿朝天,总高度10多米,一个舞狮班子,少则四五人,多则15人。一般同时登台表演的是4人。两个人扮狮子,把狮头狮皮披盖在全身,只露两脚;另外2人分别装扮成孙猴和笑脸和尚。有时还有同时出场的小狮子。“孙猴”和“笑脸和尚”挥舞手帕逗引大狮子逐层攀上高台,直至顶端。上攀的动作十分惊险,有正上、倒上、翻上,“小猴”与“和尚”、“小狮”与“小狮”一正一倒向上;大狮子有直上、穿上、穿绕桌子螺旋上,到最高处还要四脚踩桌腿表演,不带任何保险绳索。所表演的技巧,都有生动形象的名目,如“燕子翻身”、“蛤蟆抱崽”、“鳌鱼吃水”、“雏鹰展翅”、“鲤鱼晒肚”、“蜘蛛吊线”、“仙猴摘桃”、“滚龙抱柱”、“冲天倒立”、“靠背翻”、“踩高桩”、“叠罗汉”、“旋风车”等,一个舞狮班有时可连续表演四五个小时。有些动作使人屏息敛气,怦然心动,有些动作又滑稽可笑使观众忍俊不禁。

  蔑鸡蛋与打花龙

  仡佬族民间较普遍的体育游戏有打篾鸡蛋、打花龙、打鸡毛球、赛马、跳筋舞、磨猫等。打篾鸡蛋,是用楠竹或金竹细篾编织成一个鸭蛋大的球,球内塞满稻草或碎布旧棉做成,在平坦地上划出分界线,参赛两队各自进入自己的半场。比赛开始,甲方用手把“蛋”拍击到乙方场地,乙方再打过来,或用脚踢过来。蛋被打出界外,或没有接住,或触到了手足之外的身体部位,对方便可得分,以得分多少计胜负。

  “花龙”是在蔑编的球中装了些铜钱和碎磁片,拍打或投掷时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比赛时不分队,先由一人抛掷“花龙”,参赛者去抢接,接到手后再抛,并喊叫自己要抛“花龙”了,谁接抛的次数多,谁就是优胜者。因为争抢激烈,又没有固定的场地范围和比赛时间,所以很热闹,也很容易看出谁最机敏,最有耐力。

  崖穴葬和石棺葬

  仡佬族在古代实行崖穴葬与石棺葬,近代虽然有木棺石椁土葬的,但崖穴葬和石棺葬仍有遗存,且土葬必以石垒为标志,坟头要栽黄杨树,坟前要栽梭罗树、桂花树等象征好风水的树木。崖穴葬有自然穴洞和人工凿穴两种。人工穴分崖上凿穴、石板镶穴、石灰竹竿拱穴、土砖拱穴数种。石板镶穴又有“文书桶”、“筲箕形”、“明堂”、“响堂”、“暗椁”等形制。石板镶穴可父子婆媳共茔。石棺用石板砌成,一般葬于土墟、山顶、溪岸,也有葬于乱石丛林的。现存崖穴葬较著名的是道真县三会乡青球崖墓穴群。在陡峭的崖壁上开凿出排列有序的墓穴,每穴高约1.2米,宽约1.7至2.6米,进深约2米左右。穴中以石镶嵌墓廓,排列整齐,数字多为单数,有的有7函、9函,甚至十多函。道真县王寅亮的墓。以青石建制,墓前壁雕刻为牌坊,总体若宝塔,分3层,通高5.5米,宽6米。底层置3个墓门,上雕历史人物、花草鸟虫,顶檐额浮雕凤凰。二层4柱3门,刻民俗故事。三层中间两柱透雕蟠龙,两侧雕凤凰展翅。雕工精致,设计巧妙,施于壁立峭崖,疑为鬼斧神工,然所雕龙凤草花及人物又栩栩如生,源于自然与生活,可谓技艺高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04
仡佬族,现有4 3 7 9 9 7
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
佬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
自治县。其余少数散居在云南、
广西地区。

仡佬族聚居区地处黔北,
在贵州与四川交界处,是云贵
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
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年降
雨量居全国平均数之首,有丰
富的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

适合于农业与多种经营的发展。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
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
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
关系。“仡僚”、“葛僚”、“(亻革)僚”、“仡佬
”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
,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
属,学术界尚未定论。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
为共同文字,目前也只有少数老年人通仡佬语。

年节喂树

仡佬族一年之中要过两个年节,一个是春节,别一
个仡佬年。春节的时间和习俗大致与汉族相同。而仡佬
年则是农历三月初三,且有“喂树”的特殊内容。

“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
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大树)崇拜。仡佬年的第一
个虎日,各家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
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山拜树。见树后先鸣
鞭炮,然后选择高大粗壮的古树烧纸焚香跪拜。拜毕给
树“喂”祭品:一人执刀在树皮上砍3 个口子,另一人
“喂”些肉饭酒于刀口中,最后用红纸把刀口封住,给
树除草培土。“喂”饭时,针对不同的树,要对答不同
的词。如对果树,要说:“喂你饭,结串串;喂你肉,
给坨坨”,表示预祝果实累累。“喂”树之后,人们欢
聚宴饮。有些地区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捧着牛心和新米饭
祭拜寨旁的神树“菩萨树”,祈祝丰年。

风趣的婚俗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三五天便开始“哭嫁”。娶亲时
新郎不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天黑时到女家。
进门前,女方有专人主持“栏门礼”,要行敬酒、铺毡
、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说
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轰笑。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
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
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轿中,表示对娘家恋恋
不舍。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给男方轿夫。轿
前有两人持大刀开路,花轿周围有彩旗和蓝伞簇拥,途
中鸣号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热闹。到新郎家拜堂后,
新娘要重新梳妆打扮,然后到寨中宽敞处让大家欣赏、
逗笑,以便和乡亲们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礼更有趣。新郎骑马去迎亲
,有4 个伴郎相陪,其中2 人扛着竹扫帚,另2 人抬着
酒肉礼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几个壮汉栏路“抢劫”,
把“抢”来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
罕你这点礼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门,有一群人手执木片
围“打”新郎,男方执竹扫帚者要全力保护突围。新郎
跑进女方家门,马上有“敬亲酒”招待,而且新郎与新
娘也相互敬酒。敬酒毕,新郎将新娘“抱”上马背,新
郎执缰引路而归。

隆重的婚礼宴席要分二台或三台,即要连续吃二三
道不同的席。第一台是茶席,只吃清茶、油炸食品及干
鲜果品。第二台是酒席,要喝白酒,吃各种凉拌拼盘。
第三台是正席,除必有两碗扣肉外,还得有各种烹炒的
民族风味。

婚宴中,仡佬族还用咂酒招待客人。咂酒是将酒酿
好后密封于外抹柴灰拌黄泥的坛中,密封时就插有两根
竹竿,一弯一直,竹节没有完全打通。饮用时打通竹节
,直管进气,弯管咂吸而饮,饮酒时有专门唱“打闹歌
”的歌手助兴,使客人感到一片温馨。

高台舞狮

仡佬族的民间高台舞狮,是很受群众喜爱的娱乐活
动,具有杂技艺术的特色。高台是以8 至1 2 张大方桌
一层层叠垒而成,最上面的桌子四条腿朝天,总高度1
0 多米,一个舞狮班子,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五人。一
般同时登台表演的是4 人。两个人扮狮子,把狮头狮皮
披盖在全身,只露两脚,另外2 人分别装扮成孙猴和笑
脸和尚。有时还有同时出场的小狮子。“孙猴”和“笑
脸和尚”挥舞手帕逗引大狮子逐层攀上高台,直至顶端
。上攀的动作十分惊险,有正上、倒上、翻上,“小猴
”与“和尚”、“小狮”与“小狮”一正一倒向上;大
狮子有直上、穿上、穿绕桌子螺旋上,到最高处还要四
脚踩桌腿表演,不带任何保险绳索。所表演的技巧,都
有生动形象的名目,如“燕子翻飞”、“蛤蟆抱崽”、
“鳌鱼吃水”、“雏鹰展翅”、“鲤鱼晒肚”、“蜘蛛
吊线”、“仙猴摘桃”、“滚龙抱柱”、“冲天倒立”
、“靠背翻”、“踩高桩”、“叠罗汉”、“旋风车”
等。一个舞狮班有时可连续表演四、五个小时,有些动
作使人屏息敛气,怦然心动。有些动作又因滑稽可笑而
使观众忍俊不禁。

蔑鸡蛋与打花龙

仡佬族民间较普遍的体育游戏有打篾鸡蛋、打花龙
、打鸡毛球、赛马、跳筋舞、磨猫等。打篾鸡蛋,是用
楠竹或金竹细篾编织成一个鸭蛋大的球,球内塞满稻草
或碎布旧棉做成,在平坦地上划出分界线,参赛两队各
自进入自己的半场。比赛开始,甲方用手把“蛋”拍击
到乙方场地,乙方再打过来,或用脚踢过来。蛋被打出
界外,或没有接住,或触到了手足之外的身体部位,对
方便可得分,以得分多少计胜负。

“花龙”是在蔑编的球中装了些铜钱和碎磁片,拍
打或投掷时能发出悦耳的声音。比赛时不分队,先由一
人抛掷“花龙”,参赛者去抢接,接到手后再抛,并喊
叫自己要抛“花龙”了,谁接抛的次数多,谁就是优胜
者。因为争抢激烈,又没有固定的场地范围和比赛时间
,所以很热闹,也很容易看出谁最机敏,最有耐力。

广西隆林地区的仡佬族在老人大病初愈后,跳牛筋
舞庆祝,祈望老人健康长寿。主跳者是老人的大女婿或
大侄女婿,陪跳者是女性亲属。主跳者背一个竹编蒸笼
,笼中放只空碗,手执一条3 0 多公分长的熟牛筋。陪
跳者手拿一根筷子,设法相机敲响笼中的碗,敲响一次
,主跳喝一杯酒,陪跳者的筷子若被牛筋挡住落地,陪
跳者也要被罚饮酒一杯。舞毕,将数斤鲜牛肉和牛筋献
给老人,祝福他身体强健,生命顽强,犹如牛筋一样坚
韧有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