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题所述

一、重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
阅读活动的核心是自主性,之所以特别强调自主意识,是因为观念意识是指导人们实践行为的基础,只让学生懂得答案、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验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自己学习的个人观念体系。学生有了很强的自主阅读意识,就会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适时创设一种专题阅读的情境,强化学生自我意识。在传统教学中对学习态度的培养,往往采用教师、家长的督促检查奖罚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外力胁迫而产生勉强阅读学习的态度,从而不能主动地参与过程。阅读活动要创设一种类似专题科学探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主动阅读、探索、发现、体验,对大量的语言信息的搜集、分析、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创造力。这种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意识、主动探索的基础上的,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这种创设专题情境的阅读活动更关心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也讲求方法技巧,但更关注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力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我眼中的美国小学教育》中所叙述的:美国的小学老师给小学生布置类似“叙述自己的国家”、“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责任该由谁承担”、“假如你是罗斯福总统的安全顾问,你该怎么办”、“叙述自己国家的文化”等等令大人们都无从下手的作业。其目的很明显:通过学生的大量阅读,查找资料来认识体验,而答案的本身并不重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不也应该从中得到点启示吗?
二、展开想象帮助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强,求知欲极旺,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而且想象力特别丰富。学生读有情有境的课文,老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边读边在脑中浮现图画,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内容,又能培养想象力。如《荷花》是一篇文字优美、想象力丰富的课文,我在教学时,把学生带入这样一个情境之中,在悠扬的钢琴曲《秋日的私语》中,用幻灯片打出一幅幅阳光照射下荷花婷婷玉立,婀娜多姿的美丽画面,随即让学生伴着琴声,边听录音朗读边看画面,那挨挨挤挤的荷花,饱胀的花像个骨朵,美丽的白荷花,翩翩起舞的蜻蜓——展现学生眼前,让学生身临其境。接着我就问:“你能用形象准确的语言来描述这美景吗?望着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画面上的美好意境,引发了丰富的想象,学生各抒己见:“荷叶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又像一把把撑开的小绿伞,鱼儿在伞下做游戏”,“一朵朵洁白的荷花如少女在碧绿丛中翩翩起舞”,——这氛围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受到美的熏陶。这样一来,不光大部分学生都动脑,就连个别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也都有兴趣动脑思考了。
三.优化教学方法 激发创新兴趣
   语文课本身就是一门很好的艺术,只要我们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就能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要使学习兴趣之花常开,除了学生的内在需求外,还需要采取新颖多样的学习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我曾经尝试过朗读、默读,有感情朗读和分角度朗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感觉新奇,保持兴趣不迁移。例如同样是阅读课文,我采用课前录音读,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欣赏,使学生得到感染,从而激发朗读兴趣。  
四、情景表演,提高阅读兴趣
表演是情感的舞台,能综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施展学生才华的天地。在表演中,学生通过脑、眼、手、耳、口的综合活动,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思想教育,发展记忆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让学生演一演。如《皇帝的新装》一课,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童话故事。我在教学这一课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完课文后,根据角色让学生演课本剧。同时不只看学生的“演”,还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任务,比如突出 “台词”——可以对原著直接引用,也可以超出文本的独特修改,还可以自由添加一些更精彩的语言。从而引导、组织学生去品,去析,去赏!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个个都喜形于色的表演起来。通过表演,不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的阅读课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让每个学生都与书交朋友,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首先,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封闭沉闷的繁琐分析中走出来,彻底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各种传媒、电子网络延伸,使之与社会发展、知识巨增相适应。
其次,儿童在进学校读书之前几乎“读得懂”所有“说”出来的书,对书的“听”的兴趣往往会迁移到“读”的兴趣上来。因此,语文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录音机、电视等视听媒体多让学生“听”书。从而诱导学生早读书、多读书。如果不这样的话很多学生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精彩的课外故事书如《七龙珠》、《美少女战士》等漫画书上,这无疑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品位。但要说没有适合小学生的读物,那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要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些常见的教材上,而是要丰富学生阅读材料的内容,扩大阅读内容的点和面。
再次,语文教师要尽量多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例如在教学《可爱的草塘》时,我打开幻灯,出示北大荒草塘的图面,简介了草塘的美丽景色,富饶的物产,奇特的风光,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学习兴趣浓烈。优美的形象刺激着学生的情绪,影响学生的情感活动,而相应的情绪、情感活动又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及语言表述。
六、借助书籍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望的基础上,笔者便从图书室里找来一叠涉及各种知识的课外书,用一个袋子装好,提到教室,当学生迫切地想解开谜底时,我便把书本拿出来,然后动情地说:“这些课外书啊,是你们丰富了我的知识!”在学生恍然大悟后,教师便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介绍古今中外苦读成才的故事。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白天写诗,夜晚读书,顾不得休息,以致口舌都长了疮,手脚都磨起了茧。引导学生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二是上好阅读指导课。阅读指导课上,教师要简述书中大意,或摘读文中的精彩章节,或提出书中的要点,或解释疑难语句等,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不同阅读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有选择地针对他们的阅读兴趣采取相应的培养方法。尤其是对毫无阅读兴趣的学生而言,首要任务就是诱发他们的兴趣。可以设置引读性的疑问,促进学生产生阅读动机,借助设问置疑的外在诱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如《我的第一本书》中,乔元贞没有课本,但他却考了第一,父亲说:“元贞比你有出息。”作者也特意补述了乔元贞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教师可设置问题:这算什么“出息”呢?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交代呢?这种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而形成的阅读动机比起以有趣的内容所激起的兴趣更持久,更浓厚,让学生从乔元贞的命运中严肃思考生活与人生。所以,在阅读的起始阶段,设计引读性的疑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由本身的智力活动促使学生主动进入阅读状态。
  为了培养学生对阅读的见解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带有观摩、解惑、竞赛性质的活动,像小说,故事讲座、作品欣赏、读书报告会、读书知识竞赛、名言警句辑录、写读书札记、印读书集锦、纪念著名作家等活动,这些都可以激起学生愉快、积极、广泛的阅读兴趣。
  我认为,诱发阅读兴趣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和丰富想象力,从而带动学习。学生在写读书札记、作名言警句辑录时,经常会欣赏鲁迅、朱自清、海伦等名家的文学性较强的文学作品,在作文中就不会理屈词穷的无话可说,更不会胡编乱造一通。一旦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主动地把阅读内容变为一种信息储存在自己的记忆中。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切实的增强责任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收集、积累教学资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让材料进课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转变观念,大胆求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让语文课教学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