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在夏季养生?

请问如何正确在夏季养生?

夏季饮食应少荤多素,宜多食蔬果谷物类。在果蔬中尤其推崇“瓜族”,如苦瓜、冬瓜、西瓜、香瓜等。明代李时珍认为粥是夏季最佳饮食。可将绿豆、莲子、荷叶、芦根、扁豆等清心祛暑之品加入粳米中煮粥,凉后食用可健脾胃,祛暑热。薏米赤小豆粥清热健脾,利湿养肝;冬瓜荸荠粥补益胃肠、生津除烦。

对爱运动的人,建议在气温较为凉爽的早晨或者傍晚适当运动。可在公园、森林等空气新鲜的地方,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虽然有人认为出汗多就是运动到位了,但是这时运动可别追求大汗淋漓。本来这时气温就较高,若再剧烈运动,就会导致汗泄太多,轻则伤津,重则耗液,不但伤阴液,也会损阳气。

夏至这一时段除多食丝瓜、瓠子等葫芦科的时令瓜类蔬菜,还建议可以吃点番茄、海带。番茄微寒,味甘、酸,归肝、肺、胃经,可健胃消食、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番茄可以做蛋汤或番茄肉丸汤、番茄滑肉汤。海带咸、寒,归肝、肺、肾、胃经,有“长寿菜” “海上之蔬”美称,也有祛暑等功效,可以做海带鸡蛋汤或海带排骨汤,海带虽好,也要注意不能过食,过量食用会出现剐胃、嘈杂等不适。

夏至时段,水果的选择也要注重“时令”性。橙子、桃子、杨梅味酸,符合“以酸补之”的原则,同时富含钾,有利于保持人体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平衡,使神经肌肉兴奋性维持常态,协调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

人的体温调节不仅靠皮肤蒸发,还和皮肤辐射有关。当外界温度超过37摄氏度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来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辐射方式来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使人感到更加闷热。所以,赤膊不但不凉爽,反而会感到更热。小暑节气,太阳距地面较近,晴天空气中紫外线含量在一年当中是比较高的,因此赤膊也容易造成晒伤。

大暑时节,忌食过于生凉食物。早餐要吃热的食物,以提振胃气。早晨由于夜晚的阴气未散,人体内的肌肉、神经、血管还处于收缩状态,吃冷食会使各个系统收缩得更厉害,不利于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6-11
1、夏季宜养心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总之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2、夏季宜多进稀食
 由于夏季炎热而出汗多,体内丢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较差,所以多进稀食是夏季饮食养生的重要方法。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3、夏季宜补充维生素
夏季的营养消耗较大,而天气炎热又影响人的食欲,除注意饮食清洁和清淡为主外,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梨等新鲜果蔬。但老年体虚者要注意水果最好做熟吃,或者是榨汁加热,以防止寒气入体导致疾病。。
4、夏季宜补水和无机盐
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绿豆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