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深夜可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1
2017年上半年,朋友圈设置里多了一个展示范围选项,比起半年可见,三天可见似乎更得人心。

想想看,你打开过多少个“仅三天可见”的朋友圈?

其实,无论是专门跑去点开一个心念之人的朋友圈,想偷偷了解下人家最近的动态,还是仅仅出于对某个人的好奇,当眼前只有三天可见那条浅灰色线条时,这个人与我们间的距离好像一下就远了很多。

尽管所有人面对的都是同一条线,只能看“三天”八成也不是因自己而起,但真正看见时,这种“隔阂”还是会毫无保留。

谁会希望自己被别人圈定在五米开外,然后冷漠脸说:对,这就是我们间的距离呢。

当然,比起可以被设置来说, 那些深夜的碎碎念似乎更有料,更足以叫人生。

通常情况下, 深夜朋友圈指的是零点以后,一两点最普遍,三四点为佳,六点之前po的动态。

如果从时间来看,这个名字并不准确。可如果从人的心境来说,它又无比恰当。

对于习惯了晚睡的年轻人来说,十一二点可能还身在灯火通明的办公楼或者一群人的狂欢中,只有几个小时后,才是属于一个人的深夜。

而深夜,则属于倒头就睡或辗转不眠。

深夜的朋友圈基本没有拼凑出的9图或展示美图秀秀十级大师水平的浮夸风照片,也少有与自己工作相关,但与别人八竿子打不着的“工作任务”。

有的多是纯文字或“千言万语都在歌中”的网易云、虾米链接。 

歌曲不言自明,而文字分为一句话和一大段两种类型。

前者格调清高,洒脱不羁,但喜欢后者的人应该更多。虽然密密麻麻,甚至偶有前言不搭后语的意识流之感,但至少基本让人知道“发生了什么”。

除了满足看客对他人的好奇心外,或许能有几分高于看客的回应和关心,哪怕仅仅是在言语上。

就像有人总结道, 白天的朋友圈是战场,晚上才有故事 。

读过深夜里对前任的隐晦怀念与不甘,控诉着那个人哪里比自己好,凭什么就轻易得被替代了,絮叨着曾经最感动的事,如今成了一堆废纸。

见过几百字的个人成长总结,从出生写到现在,虽然只讲成绩,不讲挫折,但“伯乐难寻”之意十分明显。

还有读N遍也读不懂的随感和碎碎念,这一种,我常常会习惯性地点个赞,纪念往往只有几个小时活命期的文字。

说真的,倘若这些东西出现在白天,可能会让人很吃惊,心想ta出了什么问题。但到了晚上,那些情绪就变得更能接受,甚至也更容易理解和感同身受。

有一次,一个在我心里一直是以雷厉风行、干练果断形象存在的姑娘在夜里发了一段自己对爱情的看法,很是温情和少女心。如果不是有真名备注,我怎么也不会相信,那是她会说出的话。

那一瞬间,我对她的认识一下子饱满了许多。

虽然在日常接触中,她依然是那个语速快,做事麻利,甚至有些不讲情面的人,但我知道这只是她在工作中的一面,而不会以偏概全地认为,哦,她就是那样的人。

就像有人总结说, 没有看过一个人深夜时的朋友圈,就不算认识这个人。只有撕掉那些带着刻意的“幌子”,才知道这个人究竟是谁。

只是这些东西,不是想看就能看,因为它们往往熬不过深夜。

所谓深夜朋友圈,不仅仅是因为发于深夜,更因为其“死于”深夜。

往往早上起来,人们会下意识地删掉那些在某一刻“非说不可的话”,然后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开始新的一天。至于下面的点赞和留言,哦,其实有没有还要另说呢。

的确,情绪化的东西固然真性情而动人,但只有懂的人才会读出其中滋味。

喝高的人,一觉醒来,少有人会承认醉酒之言,而夜色下的故事,就只留给那一刻就好。

其实, 小小朋友圈内,每个普通人都在做着“公众人物”的事,塑造形象,维护形象。

至于能够真正记录心情的?大概只剩下QQ空间和小时候带锁的密码本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