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杜甫《饮中八仙歌》赏析

要专业精辟的 最好能说明出处

饮中八仙歌 (唐)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 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杜甫的《饮中八仙》是一首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肖像诗”。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嗜酒、豪放、旷达。诗人以洗炼的语言,人物速写的笔法,将他们写进一首诗,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八仙中最先出场的是贺知章,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其次出现的人物是李琎。接着出现的是李适之,他雅好宾客,夜则燕赏,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
三个人物展现后,跟着出现的是两个潇洒的名士崔宗之和苏晋。中心人物第五个出场,那就是诗仙李白。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长安市上酒家眠”,习以为常,不足为奇。李白醉后,豪气纵横,对着天子也敢说“臣是酒中仙”。这两句不是事实,却具有很高的艺术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另一个和李白比肩出现的重要人物是张旭。他“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诗歌中殿后的人物是焦遂,酒后滔滔不绝,高谈阔论,惊动了席间在座的客人。
“饮中八仙歌”的情调诙谐,色彩明丽,旋律轻快,情绪欢乐。在音律上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是一首严密完整的歌行。在结构上,每个人物自成一章,八个人物主次分明,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多样而又完整,犹如一组群体雕塑。它在古典诗歌中是别开生面之作,艺术上确有独创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9
《饮中八仙歌》赏析
作者: 水不平则流 发表日期: 2007-05-05 17:36 点击数: 1702

饮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辨惊四筵。
《饮中八仙歌》是一首别具一格的酒中八仙“肖像”诗。八个酒仙曾同时在长安生活并时常聚饮,在嗜酒、豪放、旷达等方面彼此相似。诗人以洗炼的语言、速写的笔法,勾勒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
首先出场的是贺知章。他是其中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一个。在长安,他曾金龟换酒为乐(李白《对酒忆贺监序》其一:“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长安一相见,呼我谪仙人。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这时候贺知章已经辞世,李白思之,不胜感伤)。诗中说他醉酒后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一样摇摇晃晃,醉意朦胧、缭乱眼花,不慎跌到井里竟会酣然睡去。相传“阮咸尝醉,骑马倾欹,人曰:‘个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明王嗣奭《杜臆》卷一)。杜甫活用这一典故,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姿、醉态,弥漫着诙谐、戏谑、欢快的气氛,维妙维肖地刻画了他顽童似的性格。
其次出场的是汝阳王李琎。他是唐玄宗的侄子,宠极一时,所谓“主恩视遇频”、“倍比骨肉亲”(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因此,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他的嗜酒心理也与众不同,路上遇见酒车竟会流出口水,恨不得想把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今属甘肃,《三秦记》说那里“城下有金泉,泉味如酒,故名酒泉”)去。唐代,只有皇亲国戚、贵族勋臣才有资格袭领封地,因此,八人中只有李琎才会勾起“移封”的念头,其他人是不会这样想入非非的。诗人就抓着李琎出身皇族这一特点,细腻地描摹出他的馋态和嗜酒心理,下笔真实而有分寸。
接着出场的是李琎之。他于天宝元年,代牛仙客为左丞相,雅好宾客,夜则筵赏,饮酒日费万钱,豪饮姿态有如长鲸吸纳百川之水,杜甫一语点出了他的豪华奢侈。然而好景不长,天宝五年他被李林甫排挤,罢相后,在家常与亲友会饮,虽酒兴未减,却不免牢骚满腹,曾赋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旧唐书�6�1李琎之传》) 杜甫的“衔杯乐圣称避贤”即化用李琎之的诗句。“乐圣”,即喜欢和志趣高尚的人一起;“避贤(“贤”用反义,指李林甫)”,语意双关,一方面说明自己已罢相,另一方面有意讽刺李林甫。杜甫抓住李琎之权位得失的前后表现来描绘肖像、刻画性格,含有深刻的政治内容,耐人寻味。
三个显贵人物出现后,跟着出场的是两个潇洒的名士崔宗之和苏晋。
崔宗之,少年英俊、风流倜傥、飘逸洒脱。他豪饮时,高举酒杯,仰望青天,旁若无人,睥睨一切;醉态,宛如玉树临风,丰姿迷人。杜甫用“玉树临风”形容宗之的醉态俊美,韵味十足、意境悠远。
司马迁写《史记》擅长用矛盾冲突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杜甫也善于抓住矛盾的行为来描摹人物,比如写苏晋:说他一面长期耽禅、斋戒,又一面嗜酒、逃禅,经常处于“斋”与“醉”的矛盾选择中,结果往往是“酒”战胜“佛”,所以他就“醉中爱逃禅”了。短短两句诗,幽默地描绘了苏晋嗜酒而忘佛的情形。
以上五个次要人物展现后,中心人物——李白,隆重出场。
李白同诗酒结了不解之缘,他的诗句与酒有关的不胜枚举,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 ;“人生达命岂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人生飘忽百年内,且须酣畅万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道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毋为醒者传。”;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襄阳歌》);“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乐府�6�1江上吟》);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等。
杜甫用 “李白一斗诗百篇”,点明李白的诗情与酒气相连,诗与酒是融入他生命的东西,他爱诗更爱酒,诗借酒劲,酒助诗兴,诗酒不分,相为联姻!有斗酒下肚,就会有“黄河之水”一样雄浑壮丽的诗篇从天上奔来!而“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几句浮雕般地突现出了李白嗜酒如命、爱酒称仙的魁伟形象。李白嗜酒,醉后“长安市上酒家眠”,已习以为常;甚至烂醉如泥,“天子呼来不上船”!于是一个爱酒如命、诗情冲天、狂放不羁、藐视君王、忘却生死的高大艺术形象便跃然纸上。这种高度的艺术真实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杜甫是李白的知己,他把握住了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质方面并加以浪漫主义夸张,塑造出了一个桀骜不驯、傲视君王、狂豪飘逸的艺术形象。这形像,形神兼备、神采飞扬,焕发出理想的光辉,令人难忘,这正是千百年来人民所喜爱的极富传奇色彩的诗仙、酒仙形象。
另一个和李白比肩的重要人物是张旭。他“善草书,好酒,每醉后,号呼狂走,索笔挥洒,变化无穷,若有神助”(《杜臆》卷一),当时人称“草圣”。张旭三杯酒醉,豪情奔放,绝妙的草书从笔端流出。他无视权贵们的威严,在显赫的王公大人们面前,酒后赫然脱帽,以发为笔,奋力疾书,自由挥洒,笔走龙蛇,草迹如云烟,舒卷自如。“脱帽露顶王公前”,这是何等的倨傲不恭,不拘礼仪!它酣畅地表现了张旭狂放不羁,傲世特立的性格特征。
歌中殿后的人物是焦遂。袁郊在《甘泽谣》中称焦遂为布衣,可见他是个平民。焦遂喝酒五斗方有醉意,那时的他显得神情卓异,高谈阔论滔滔不绝,惊动席间所有人。诗中刻意渲染了焦遂的卓越见识和雄辩口才,用笔精确、到位。
《饮中八仙歌》情调幽默、语言灰谐、色彩明丽、旋律轻快,可想,作者在写作时也象醉酒了一样情绪高涨。在音韵上,一韵到底,一气呵成,是一首严密完整的七言歌行。在结构上,每个人物自成一章,八个人物主次分明。而人物的特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多样而统一,彼此衬托映照,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如一座群体雕塑。在艺术上更有独创性,正如王嗣奭所说:“此创格,前无所因。”它在古典诗歌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注:此文为答博友徐清提问而做。虽然早已开始准备,但仍拖了很久,昨晚忙活了四个半小时,以别人资料为基础揉和进自己的思索理解,才弄出来,今天又做了修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