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发生“蝗灾”时,为何灾民们不将蝗虫给吃掉呢?

如题所述

实际上,古代人在蝗灾时是吃蝗虫的,毕竟人饿急了什么都会吃。别说蝗虫了,就是战争时期,甚至都发生过“易子而食”的悲惨情景。

比如:

《旧唐书》:(贞元元年)夏四月,关中饥民蒸蝗虫而食之……兴元元年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蒸曝,去飏足翅而食之。

可是,既然蝗灾发生了,灾民可以吃蝗虫,那么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其实这中间还存在很多客观问题没有解决。


 

1、封建迷信阻碍百姓心里

其实,古代人对于科学和自然并不了解,这就催生了很多信仰和忌讳。而“蝗灾”这种臭名昭著、骇人心魄的灾难被毫无文化知识的古代百姓认为,这是上天的一种惩罚。

《新唐书·姚崇传》“开元四年,山东大蝗,民祭且拜,坐视食苗不敢捕”

有的百姓还认为,蝗灾的产生是一位神灵显现的结果。也就可以解释了,古代发洪水被认为是水神生气了,古代刮大风下大雨,是天上的某位神灵施法。

所以,既然是神灵的显现,那么蝗灾中的蝗虫是不可以伤害的,更不能吃的。在面对铺天盖地的蝗虫时,很多古代的百姓都是先下跪向蝗虫祈祷,然后期盼他们可以早日离开,甚至可以在吃饱以后留一点食物给自己。

而皇帝在听说某地产生蝗灾时,也会主动下一道“罪己”状,说自己有罪过,连累了百姓。请神灵不要连累百姓,要怪罪就怪罪自己这个真命天子好了。可是,往往蝗虫好像并没有听大家的祷告,仍然该吃吃,该喝喝,直到自然结束。


 

2、蝗虫不太好吃

现在我们生活中总听说有一种昆虫宴,在这里,蝗虫可以被当作小吃,油炸之后配上调料香脆可口。可是,如果让一个从未吃过蝗虫的百姓上顿吃下顿,肯定让人十分难以下咽。

古代的烹饪方式不多,就算饿急的百姓抛开神明的心理限制,主动抓蝗虫来吃,可是他们顶多是拿水来煮一煮,怎么可能会好吃?这与现在的孜然辣椒加芝麻相比,是有着巨大差异的。

先不说这些调料还没有传到中国,就是昂贵的食盐,百姓肯定也是不舍得放一点的。与吃了上千年的粟稻、麦子、蔬菜相比,天天吃这东西,真不是一种理性行为。


 

3、不吃蝗虫,吃存粮行不行

有人说,蝗灾时,农民伯伯就没有一点存粮吗?其实,蝗灾一般发生在夏秋两个季节。如果在夏季,田里的粮食还没成熟,而百姓正在满山找野菜充饥,本就青黄不接的时刻,遭遇蝗灾,简直是人间地狱。

如果发生在秋季,蝗虫抢食一年的收成,灾民们多少还能抢回来一点点,但以数十亿只的蝗虫啃食速度来计算,一切的努力都是杯水车薪。

就算富庶的年代,百姓家里如果有一些存粮,那么就没有必要吃蝗虫了。可是,这样的年代在古代社会又有几年呢?


 

4、摒弃一切,专吃蝗虫行不行

假设古代的灾民抛弃神明的信仰限制,饿得实在受不了,下定决心抵抗难吃的口味,铁了心了吃蝗虫是否可以呢?答案仍然是:不可以。

蝗虫形成蝗灾以后之所以危害巨大,是因为他们巨大的数量和移动能力。假设百姓们一起奋力去抓蝗虫,然后晒干了、炸干了来吃,他们能抓的其实也是很少。小时候我们都抓过蝗虫,这种动物通过迅速的弹跳来躲避天敌,十分难抓。而长了翅膀以后,飞行速度更是惊人。如此灵活的蝗虫百姓想大量抓去非常难。

另一方面,即使大家想慢慢抓慢慢攒,可是蝗虫却不等人。数以亿计的蝗虫在啃食一个地方的庄稼后,最快只需要几个小时,就会让此地寸草不生。吃光以后,蝗虫会立刻迁移到下一个地方,百姓不但追不上,更是饿的没有力气去追了。


 

综上所述,古代发生“蝗灾”时,为何灾民们不将蝗虫给吃掉呢?答案是不敢吃,不好吃,即使想吃也追不上。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