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一级职称淘汰原因

如题所述

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缺乏教师职业规划。

不少教师一毕业,除了教学参考书之外,很少再读书。认为自己堂堂大学本科毕业,教小学生初中生绰绰有余。的确,按照我们的学历,可以完成教学工作,可是,并不代表胜任教学工作。不少老师缺少职业规划,不再读书和学习,这样就被抛在同龄人的后面。

有老师说,我每年所带班级的教学成绩都是优秀。其实,这些还远远不够,评职称需要业绩条件有三项,第一项是要有县级优质课一等奖。你在学校的、乡镇的优质课都出线不了,怎么能获得县级一等奖呢?

只有苦练教学基本功,方能在机会来临时,大显身手。

张祖庆老师想学习于永正老师语文教学,就把于老师所有的讲课视频、报告会看了不下三遍,于老师的文章、著作通读了一遍,精彩的地方抄到本子上,背下来记在心中。模仿于永正老师上课的样子讲课,最后自成一家。

二、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缺少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有人问我,不是八点上班吗?为什么学校要求我们七点半就要到校?还有朋友说,放假了,我可以不解答学生提的问题吗?也有朋友说,我是英语专业,学校却让我教语文,我能拒绝上课吗?提前到班,是一种美德。掐着时间点上下班的老师绝不是优秀的老师。

三、在钻研教学上下的功夫不够。

尽管有的学科,我们可能任教了十几年,但学生在变化,就要求我们教学方法也要跟着变化。同样的方法在这个班适应,换一个班级就不适用了。需要我们在研究学情、思考学法、钻研教法上多思考。吃透教材,熟悉学生心理规律,能够把复杂的知识讲的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学生乐于接受,不搞疲劳战,不搞题海战术,这些都需要钻研。

四、不研究职称评定政策。

尽管这些年职评政策在不断变化,大体方针是不便的。作为老师要学习文件精神,对照评审条件查找自己的不足,比如在“能力和经历”中,要求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写一篇教学反思,要有循环教学的经历,担任班主任或者学生管理工作三年以上,有相应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要有校本课题研究的全套资料。这些经历缺乏,都会导致你不能顺利申报。



5、就是专业选择的问题。

你十几年来一直教的政治,而你上一次职评的专业是语文,如果按照语文评审,讲课答辩会受影响,其实你可以按照政治申报,但要求优质课、课题研究、综合实践活动都与政治有关才行,只有保证专业性,你才能顺利申报。

教学工作创特色,班级管理出成绩。你才可能评为优秀教师或者优秀班主任,这也是职评业绩中表彰最重要的一环。没有综合表彰,你离职称评审还差一步。

只有吃透职评文件,知道如何扬长避短,你才能在职评路上突出重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