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的功勋那么大,为什么朱元璋没有给他好的待遇?

如题所述

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布衣皇帝”之一,作为白手起家的创业人之一,在朱元璋起兵的时候,不少大臣为了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洪武三年,徐达率领明军北上,将北元的主力军队基本消灭殆尽。等到徐达回到南京之后,朱元璋认为封赏功臣的时候到了,于是朱元璋就在南京举行了盛大的封赏仪式,一共册封了36位开国功臣。

但是我们发现,在朱元璋所封赏的36位功臣之中,名气最大的刘伯温却只被朱元璋封为“诚意伯”,排名倒数第一,而且这个伯爵的职位还不能传给后代。那么很多人就会感到意外了,作为朱元璋最重要的谋士,刘伯温为什么才会被封为“诚意伯”呢?难道说他立下的功劳不够大吗?

这就要从刘伯温出山的时间说起了。公元1360年,朱元璋和李善长一起讨论天下的英杰,很快他们就谈论到了“汉初三杰”的问题。朱元璋说:“现在你就是我的萧何,徐达就是我的韩信,那么张良又在什么地方呢?”于是李善长推荐宋濂,可是朱元璋却说:“我看刘伯温就是我的张良,应该想办法请他出山。”后来的结论也证明,朱元璋的选择没有错,刘伯温确实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后来朱元璋和陈友谅的决战之中,正因为刘伯温的正确建议,朱元璋才击败了自己最大的敌人陈友谅,最终一统南方,为以后征讨元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人可能就会推测,是不是因为刘伯温不是淮西人,朱元璋任人唯亲,所以才给了刘伯温最低的爵位呢?

实际上,刘伯温还有着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他曾经在元朝做过十几年的官,虽然职位不高,但却被一些大臣视为“背主之臣”。比如在洪武二年,当时身为御史中丞的刘伯温就遭到了弹劾,言官声称他是“亡国之臣,不可重用”,因此在第二年,刘伯温就只好主动卸任并且告老还乡,他又哪里敢奢求朱元璋给他更高的赏赐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7

在我们国家历史上,只有2个人被认为是最为神秘的军师,皆以料事如神称,第一个是诸葛亮,第二个则刘伯温, 我们都知道,刘备死后,将所有大权交由诸葛亮掌管,而明朝建国后,刘伯温功劳非常突出,为何最后只被朱元璋封了伯爵呢?

刘伯温自幼也是非常聪明,曾仕元朝,因为与心中理想与现实不符,因此归隐家乡,如同刘备的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一般,当朱元璋听说刘伯温的传奇事件后,对此也是惊讶不已,于是在1360年,朱元璋特地请来刘伯温充当自己的军师,刘伯温到来以后也是大展宏图,在朱元璋对战陈友谅,张士诚,以及最后成立明朝的过程中付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而他最后只被朱元璋封为伯爵,担任御史中丞的官位,这说明他已经完全不受朱元璋的重用了,这是为何呢?

刘伯温此人有大智慧,这是我们都公认的,不过刘伯温此人太过于傲娇,也太过于张扬。

明朝建立后,因为刘伯温不懂官场政治,他成立了浙东集团与淮西集团对立,而淮西集团的头领则是丞相李善长,浙东集团最后失败的导火线是因为一个叫李彬的人,李彬是李善长的亲信,有一次李彬犯事到刘伯温的手里,李善长得知后亲自前来刘伯温处求情,不过遭到拒绝,而因此李善长一直对刘伯温怀恨在心。

刘伯温是懂天气的,但是并不是说每次都准,有一次朱元璋外出,刘伯温料定会下雨,谁知迟迟不下,等朱元璋回来后,李善长率领一大部分的人向刘伯温发难,刘伯温知道自己在这里呆不下了,于是就辞官回乡。

其实在此之前,朱元璋曾与刘伯温有一次决定他命运的谈话,朱元璋问如果换掉李善长,谁可以当丞相?杨宪可以吗?刘伯温听后说“此人有丞相的能力,但没有丞相的度量”朱元璋再问“汪广洋如何”刘伯温“此人不堪大用”朱元璋再问“胡惟庸如何”刘伯温“此人现在还小,等以后可能会造反”朱元璋冷笑道“那我的相位只有先生能当了”谁知刘伯温竟说“我知道我可以,但是我嫉恶如仇,皇上您慢慢选,不过依我看,满朝文武目前还没有适合的”两人就此决裂。

按照朱元璋的性格,当他听到刘伯温的这些话,没有直接把他给杀了,那真的是念及往昔情分了,而这以后,朱元璋对刘伯温也不再信任,之后他给刘伯温写了一封信“你这么大年龄了,该是回家陪老婆,何苦在这里陪我呢”刘伯温再傻也知道,这是皇帝给自己下逐客令了,因此他请求辞官回家。

而刘伯温之后生病,朱元璋派胡惟庸前去看望他,并请医生给他治病,谁知之后,刘伯温的病越来越重,不幸离世,后来,胡惟庸案爆发时,就有人说,是胡惟庸害死了刘伯温,不过还有人说,胡惟庸敢于害死刘伯温,是因为受到了朱元璋的授意,事情过去了几百年,事实到底如此,也无人可知,不过我们确实能够明白,刘伯温在明朝成立后不受重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结党,其次太张扬!

第2个回答  2021-01-26

刘基,号伯温。儿时为神童,成人后多谋,常以儒士自居,是一位清高之人。应朱元璋之邀,辅助其共同开创大明王朝,可谓是功勋卓著,就连马皇后都说刘伯温的功劳不在李善长之下。但在明朝开国后的敕封大典上,刘伯温却只被封了个伯爵,年俸240石。而李善长等人却被封为公爵,年俸是4000石,差距甚大。

为此不重功名利禄的刘伯温也伤心吐血,欲借病还乡。但被皇后挽留,没走成朱元璋虽文化水平不高,但是有个好习惯,对于文臣武将每一个人的功过都以纸片的形式清晰记录,当然也会记下刘伯温的功劳。如龙湾之战、救援安丰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用朱元璋自己的话说这个人敬业,敢于纠弹,而且和淮西那伙人不掺和,难得啊那么,对刘伯温为何有如此不公待遇?即便如此,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才华仍高度认可。官儿就是不往大里封,但是商量重大事件,每次刘伯温都逃不皇上都会叫上他。当时刘基的名气很大,朱元璋也将其视为张良一样的人物。后来的历史证明,刘伯温却是发挥了这样的作用。

当时刘基的名气很大,朱元璋也将其视为张良一样的人物。后来的历史证明,刘伯温却是发挥了这样的作用。

有人说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刘伯温是一个外乡人,不如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军亲切。另外,刘伯温对事物的判断常常比朱元璋要准确显得比朱皇帝聪明其实,还有个重要原因,用朱元璋的话说刘伯温这个人,表面上看去平静、心细,其实里头心高气傲和兄弟们总是不贴心就像油珠子漂在水面上,永远溶不到一块去。而且内心深处,也未必瞧得上咱。朱元璋是觉得刘伯温瞧不上自己说刘伯温心目中的明君是李世民、赵匡胤等人物这个朱皇帝好像还有点儿自卑呢。所以只封刘伯温为伯爵就是要抖抖自己的龙威,压他一头。

第3个回答  2021-01-26

刘伯温和张良诸葛亮一样,都是被民间封为神话一般的人物,但,民间似乎对刘伯温的崇拜更多一些神话的也更厉害。

什么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对他来说都是小儿科,最重要的是,他跟袁天罡一样,都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袁天罡的《推背图》一直都被誉为是能够预知未来的神书一本,同样有这种能力的刘伯温,也写过一本叫做《烧饼歌》的书,里面也预言了未来几百年的事情。

之所以一直要强调民间看法这几个字,那是因为刘伯温在正式的记载中,并没有许多的“超能力”,相反的在现实的政治地位和待遇方面,是远远比不上张良和诸葛亮的。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汉朝建立后被封侯,这种待遇在当时已经是为己任成了,诸葛亮更是实际在后蜀实际掌权很长时间,整个后蜀完全就是他说了算。

刘伯温可就不一样了,他也许能力上不比张良和诸葛亮差,但是他偏偏遇到的是朱元璋这样的人,也许前期在朱元璋还很弱小的时候,还能听刘伯温几句话。

但随着朱元璋的逐渐强大,刘伯温地位就变的非常尴尬,而且明朝建立后,只是被封了一个非常低的伯爵,更重要的是,不就就被赶出了京城。

为明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刘伯温为什么朱元璋一开始就比较看轻他呢,其他人起码最初封的爵位都比较高,就算后期朱元璋有清算功臣的举动,但是这明朝敢建立,我们从刘伯温的封爵终究能看出来,实际上他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

那么一向足智多谋的刘伯温为什么会有如此下场呢,这个问题的根源不仅仅是因为朱元璋,更因为刘伯温的出身。

就像现在的流行的说法,有些东西,你出生的时候没有拥有,你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拥有了,刘伯温就是这样的人,他的出身决定了,他在朱元璋的团队里,不管你的贡献有多大,给你的赏赐也就那么多了,而且也不会得到信任的。

易经上有一卦叫做亢龙有悔,意思就说说,任何事物发展到顶峰,就会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对于天下的读书人来说,到了元朝这句话终于得到了钢针一般的验证。

中国文人的地位,在宋朝达到了顶峰,赵宋王朝不杀士大夫,大力推行科举,是一个文官绝对统治的时代,那是个迄今为止,都让无数文人为之向往的一个时代。

但随着元朝的建立,以文立国的宋朝,彻底被蒙古人的铁蹄打败,而文人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不但在蒙古帝国完全没有地位,而且文人也被化为了下九流的行当。

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在元朝的体系内,不但读书人完全没有地位,而且是仅仅是次于乞丐的一个职业。

所以为什么说在元代出现了杂剧这个行当,正是因为大量的读书人没事可做,无处展示自己的才华,无处释放自己的青春,于是才有了历史精彩的元杂剧。

对于后世的我们来说,中国文学因为元朝的存在,多了一个精彩的类别,但是对于当时的文人来说,可是天大的灾难。

元朝废除科举,带来的后果就是大量的读书人,没用用武之地,这也是导致元朝阶层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元朝以压倒性武力建立王朝,短短八十年就结束的重要原因。

尽管元朝把读书人定位了下九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朝统治者终于意识到,这治理天下没有读书人还是不行,你堂堂朝廷,下个文书啥的,都没有几个识字的可不行,治理庞大的帝国,必要的读书人肯定是需要的。

于是在元仁宗时期,开始恢复了科举,规模上这可完全比不了宋朝,尽管科举没三年才举行一次,而且也曾经又被丞相伯颜废除过,但毕竟有了这个一个哪怕是象征性的上升通道,元代的读书人,总算是看到了一点点希望。

刘伯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读书科举的生涯,作为从小就被称作神童的他,考上科举自然不是什么问题。

唯一有问题的是,当时已经是元朝末年,刘伯温上了元朝的车,却发现这早就是一辆破烂不堪的车,刘伯温面对如此腐败无能的元朝,已经看到了元朝的未来。

于是在几次向上次提意见而没被采纳之后,刘伯温辞职不干了,官场生涯已经让他非常清楚了看到了元朝的未来,各地蜂拥而至的起义军,更是让刘伯温这个儒家知识分子,看到了驱除鞑虏的希望,刘伯温隐居了起来,像姜太公诸葛亮那样,等待自己的有缘人出现。

刘伯温终于等到了自己的有缘人,这个人就是朱元璋,在明末农民起义中,朱元璋以优异的表现,成功引起了刘伯温的注意。

尽管有的材料上说,朱元璋来请刘伯温是带有暴力威胁的,但事实上如果你人不行,就算这次能用暴力威胁去,之后刘伯温有无数的机会逃出来,更不要说实心为朱元璋办事了。

朱元璋是个极其聪明的人,这里面的道理,他很容易能够想明白,所以像刘伯温这样的谋士,朱元璋是绝对不可能用暴力请回来的。

谋臣与主公,本来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主公选择了谋臣,谋臣同时也选择了主公,这样谋臣才能在主公手下干出一番事业。

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眼光,在刘伯温的帮助下,朱元璋迅速在众多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尤其是给朱元璋的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更是为朱元璋日后夺取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伯温能碰到朱元璋是幸运的,毕竟天下大乱的时候,谁也不知道未来的结果是什么,结果朱元璋赢了,而且赢得很彻底,彻底收回了幽云十六州,完成了汉人几百年都没有完成的伟大功业。

这种功业即便是放眼整个二十四史,那也是能排的上前几名的,刘伯温也因此成了百姓心目中被神话的人物,毕竟这里面刘伯温作为谋士,功劳也是非常的大的。

但朱元璋这个人,就像是硬币的两面,取得了巨大功业的同时,朱元璋对周边人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变化。

作为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心里的底色还是儒家传统的亲疏远近的观念,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老乡,比如说汤和比如说李善长,那都是被朱元璋看做是自己人,封的爵位也都非常大,直接被封为了公爵。

如果和汉初三杰做个类比的话,徐达就是韩信,李善长就是萧何,而刘伯温就是张良,基本上立朝之初,徐达和李善长都得到了应有的待遇,但是比起来张良,刘伯温的待遇可就差远了,洪武三年朱元璋开始正式封官加爵,刘伯温只得到了一个可怜的诚意伯,一个低等的爵位已经说明了一切,在朱元璋的心里,他从来也没有把刘伯温当做是自己人看待。

朱元璋心里看重的,还是他自己的家乡人,还是跟他出身一样的人,而刘伯温是个文人,属于浙东集团的代表,这一切都不符合朱元璋的用人标准,所以一开始刘伯温的爵位就很低,更不要提立朝之后,朱元璋对刘伯温也没什么重用,只不过是把他当做是制衡李善长的一枚棋子罢了。

这一切从刘伯温加入朱元璋集团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刘伯温作为元朝的官员,尽管他最后加入了起义军,但他毕竟做过元朝的官吏,这一点是朱元璋最痛恨的,因为正是元朝官吏的贪污腐败彻底害惨了自己的父母,才最终把朱元璋逼上了绝路。

朱元璋痛恨官吏,尽管这一切和刘伯温都没什么关系,但这一层身份,也就注定了刘伯温这一生都无法得到朱元璋的真正信任。

最终刘伯温还是死了,有人说是胡惟庸毒死的,胡惟庸也是替皇上办事,历史上这样的谜案很多,但刘伯温是自己的死的还是被杀的,基本上意义已经不大了,毕竟死之前的五六年,刘伯温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朝廷,换句话说,他的政治生命已经结束了,所以刘伯温这个肉体最终什么时候,消亡对于大明朝来说,已经是一个无足轻重也完全没有必要讨论的话题了。

一个人可以有惊世的才华,但可能决定你最终高度的并不是你自己,很多事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并非是人力可以改变的。

第4个回答  2021-01-25

公元1368年,经过十余年的南征北战,朱元璋终于扫除了各方割据势力,在应天府(现江苏南京)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称帝之后,于洪武三年大封有功之臣,总共封了六个公,二十八个侯,两个伯,徐达位于公爵之首,俸禄高达五千石,然而为大明江山做出卓越贡献的刘伯温却只得到了伯的封号,俸禄只有区区两百四十石,在所有被封赏的功臣中排名末尾。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刘伯温这样一位对大明王朝做出卓越贡献的功臣,为什么得不到高规格的封赏的深层次原因。

大明王朝的股肱之臣-刘伯温

刘伯温,现浙江温州人氏,天资聪明,从小饱读诗书,12岁时就考得秀才,被父老乡亲们称之为“神童”。

成年后的刘伯温开始步入仕途,入朝为官,刘伯温为人刚正不阿,体恤民情,因此备受老百姓赞誉。但是元朝末期政治腐败,刚正不阿的刘伯温在朝堂上处处树敌,一怒之下,愤而辞官。

辞官之后的刘伯温回到了家乡,因为元朝末期群雄并起,战争不断,刘伯温就在家乡组织民兵自保。朱元璋的军队打到浙东之时,在朱元璋的盛情邀请下,决定出山,和他的好友宋濂,叶琛等人一起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得到这批浙东名儒非常高兴,特地建造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朱元璋为宋濂,叶琛等人都安排了官职,唯独没有给刘伯温一官半职,而是把刘伯温留在身边,让他做自己的军师。

刘伯温来到朱元璋身边之时,在朱元璋的东面有盘踞在苏州的张士诚,在西面则是陈友谅的陈汉政权,刘伯温分析当前形势,为朱元璋制定了避免两线作战,逐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刘伯温认为张士诚贪图享乐,性格保守,是个“自守虏”,而陈友谅则是一个野性极大之人,对朱元璋的威胁最大。

刘伯温建议想要一统天下,则要先除掉陈友谅,如果先攻打陈友谅,张士诚不一定敢轻举妄动,但是如果先攻打张士诚,陈友谅必定来犯。刘伯温的判断完全正确,在朱元璋和陈友谅的两场大战,龙江战役和鄱阳湖战役之中,张士诚都未敢动分毫。

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领大军攻打朱元璋,轻松拿下太平之后,大军浩浩荡荡的向应天进发。面对来势汹汹的陈友谅大军,有人提议逃跑,有人提议投降。

刘伯温认为建议投降或逃跑的人该杀,面对陈友谅,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设伏龙江,击溃陈友谅。朱元璋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让陈友谅的旧识康茂才写诈降书给陈友谅,陈友谅果然中计,在龙江大败,刘伯温在此战中功不可没。

公元1363年,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的龙凤政权被元军击溃,小明王韩林儿等人溃逃到安丰,在安丰又遭到张士诚部队的围攻,于是向朱元璋求救。

朱元璋决定北上去解安丰之围,刘伯温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刘伯温认为,北上救安丰会导致应天兵力空虚,如果此时陈友谅率兵来袭,应天就会很危险。

尽管朱元璋没有听从刘伯温的建议,坚持北上,但是刘伯温对当时形势的判断相当准确。朱元璋率领大军北上解安丰之围后不久,陈友谅就率领大军来袭,如果没有朱文正等将领在洪都(现江西南昌)的英勇抵抗,阻挡陈友谅大军长达三个月之久,当时应天的守军根本没有办法抵挡陈友谅的60万大军。

朱元璋后期很多战役,刘伯温都有参与,并在其中出谋划策。对于朱元璋来说,刘伯温就是自己的张良,在民间也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刘伯温对大明王朝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刘伯温得不到重赏的原因

洪武三年,徐达率军北伐,大获全胜,朱元璋闻讯大喜,大军凯旋之后,朱元璋决定借此大封大明有功之臣。

这一次分封总共封了六个公,二十八个侯,两个伯,其中六个公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以及卫国公邓愈,二十八个侯全部都是武将出身,两个伯分别是忠勤伯汪广洋,诚意伯刘伯温。

其中刘伯温所封的爵位最低,俸禄也仅仅只有两百四十石,只有大将军徐达的二十分之一不到,为何对大明王朝功勋如此卓越的人,所封的爵位却仅仅只是一个伯?笔者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从朱元璋的分封来看,武将更受青睐。朱元璋分封的六个伯中只有李善长是文臣,其他的都是武将,二十八位侯也都是清一色的武将,这些武将都是为朱元璋开疆扩土之人,功劳极大,重赏武将也是明初的一大特色,而刘伯温是一个文臣,自然就得不到大的封赏了。

其次,从朱元璋分封的功臣籍贯来看,这些人大多来自淮西,也都是朱元璋的老乡,属于淮西集团,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代表人物,而刘伯温则来自浙东,是浙东集团的代表人物。

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建国之初,朱元璋甚至想把明朝国都建在他的老家凤阳,幸得刘伯温等人反对才作罢。刘伯温并非是朱元璋的老乡,从亲疏程度上来看,自然比不上一直跟着他的那些淮西老乡。从跟随朱元璋的时间来看,在朱元璋攻打浙东时,刘伯温才出山投靠朱元璋,出山时间要比朱元璋的那群老乡们要晚上不少,这也是刘伯温在朱元璋心目中没有他的淮西老乡重要的原因之一。

最后,朱元璋猜忌心很重,尽管刘伯温能力很强,但是朱元璋一直对刘伯温心存猜忌,并不完全信任。刘伯温料事如神,事事都能想到朱元璋前面,这不得不让朱元璋感到害怕,从刘伯温晚年的结局,也大致能看出朱元璋对刘伯温的态度,这也是刘伯温封的爵位较低的原因。

结语

刘伯温是大明王朝的股肱之臣,可以说没有刘伯温就没有朱元璋的成功,但是在朱元璋大封功臣之时,刘伯温位列末等,这其中既有刘伯温并非是武将的缘故,更重要的原因是朱元璋并非完全信任刘伯温,亲疏程度没办法与他的淮西老乡相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