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报告第一时间是什么时候

如题所述

突发事件舆情回应的"第一时间" 往往涉及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党政部门容易成为公众和舆论质疑的对象.舆情引导有三个关键时间点:事件发生后的1小时,5小时和24小时。
具体抓好四个“第一时间”:

抓好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突发事件发生时,不能刻意抗拒媒体,要树立一个理念:如果我们能够为媒体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样,媒体也会为我们提供最好的新闻报道服务。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领导干部务必树立服务新闻媒体意识,在全力做好处理的同时,要安排专人负责接待各种新闻媒体,设立记者接待处或信息中心,将现场详细情况进行整理汇总,以便以最快的速度对外发布,避免媒体大众的胡乱猜测,产生负面新闻。

抓好记者到达后的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前,尽可能地为媒体记者提供工作便利条件,以便让他们在到达后立刻投入工作,及时将现场的真实情况报道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事件真相。与此同时,还应注意两方面事项。一方面,积极与媒体进行各自专业领域的知识沟通,使社会和公众对于政府的工作能够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另一方面,注意言行举止。领导干部的媒体形象是仪表、言谈、作风、人格、情感等多种形象的有机统一,特别是突发事件状态下,领导干部更应注重语言、着装、公共礼仪来塑造良好的媒体形象。

抓好报道前的第一时间。领导干部没有任何理由害怕群众、隐瞒真相、欺骗群众,除个别涉及法定隐私及国家安全的重大事项要保密外,均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媒体采访。在采访时要特别注意前后口径的一致性,不能今天说一,明天说二,让记者觉得不诚恳,从而带来危机效应。要利用新闻发布会、情况通报会等有效方式,统一事件新闻报道的基调,形成正确的新闻报道导向。面对新闻记者时,要多讲现场情况、多讲处理突发事件采取的措施,不能在正式的结论出来之前,妄下结论。

抓好舆论形成的第一时间。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基于当下媒体环境提出了“黄金4小时”原则。“黄金4小时”指的是新闻发布的及时性,政府要第一时间发声,第一时间处理问题,做突发事件的“第一定义者”。因此,事件发生后要在舆论形成前的第一时间,分析可能出现的不良舆论,利用新闻媒体,有针对性地进行报道。让大家知道事件的现场真实情况,避免不明真相的人因小道消息形成负面的舆论,给事件的处理造成麻烦和不良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