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上朝时说的是什么话?满语?汉语?普通话?方言?…

想知道他们上朝时说的话和口音

应该是汉语,清朝统治者的汉化还是比较彻底的,满人基本上都会汉语。而且朝堂上有满汉两族大臣,汉族大臣能说满语的应该不多。而且越到清朝后期,汉族大臣的地位越高。等到了溥仪的时候,溥仪自己都不怎么会说满语了。
至于是什么方言就不得而知了,但肯定不是普通话。普通话是在北京话的基础上融合北方方言形成的。国民政府1927年投票以何种方言为基础作为普通话的时候,北京话以一票的优势战胜了广东话。那时候清朝早没有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30
满语源于金代女真语。据满洲实录, 1599年 努尔哈赤创制了满文、满语, 成为清代国语(也称清语、清书)。为满族人所使用的语言。它是在 蒙古文 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一种拼音文字。属阿尔泰语系 满通古斯语族 满语支 。
清代朝廷中,官方语言包括汉语、蒙古语、满语。
清朝前中期大多用满文发布诏、诰等,成为奏报、公文、教学、翻译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主要文字。康熙雍正两朝满汉合璧类奏折居多,单独满文或单独汉文均很少。乾隆以前期间满文奏折繁多,远超过单独的汉语奏折。其中顺治朝及以前多单独的满文奏折,
  清光绪朝,统治者在保持满贵族优先前提下,很大程度上采取了汉化政策。所有施政文书都以满汉两种文字发布。
自康熙起大力推行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汉传统经典成为包括皇帝在内的满族人必修课。
到乾隆中期,满人几乎全部以汉语为母语,满文渐渐成为仅用于官方历史记载用的纯书面文字。
以上回答希望能够帮到你。
第2个回答  2012-07-03
满族上下虽然都说汉语,但是,在民国初期,有些特殊的词语还保留着,一听就是满人或旗人,像:那里去?说:哪客?客了吗?客啦。“客”成了过去完成时。对人称谓加名字,辈分大也如此,像:富老根爷爷,润林舅等。妈妈称额宁E ning,爸爸称A ma,祖母称Nene,转化为“太太”……还有一些名词如:(满语)“wadian挖点”(汉语)包袱皮。(满语)“dalian褡裢”等。满族礼节民间也保留着如男人请安,掸袖,左脚向前一步,右腿曲膝,右手握叩拳(手背向前)臂前伸,拳与膝齐,礼毕。(汉男作揖)满礼:女请蹲安——双手握于小腹,挺直上身,双脚并齐,双腿曲膝,下蹲,起身,礼毕。可以一次两次,三次看行礼轻重,是亲近的姐妹,还要用自己右肩碰到对方的右肩!(汉女作揖)……
第3个回答  2012-07-07
严格的说清朝没有电视剧里那种上朝,只有召对。皇帝只召见与讨论内容有关的几个大臣,初期以满语为主,有的汉大臣也说满语,大致从嘉庆时起就以汉语为主了,咸丰以后全用汉语,没有人再说满语。不过有时会用满语宣读一些文件。
第4个回答  2012-07-05
蹩脚的汉语,普通话是近代才出现的,清军入关之初早已研习汉族文化,朝野之上汉臣为数不少,再加上科举取士又多是汉人,所以汉语是主流,也许刚开始听着双方会有些吃力,可习惯了就听得懂了,各地口音自然是有,磨合一下也不是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