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怎么算

一个比较合理的工资计算公式是什么?
病假应扣除的工资怎么算?
事假应扣除的工资怎么算?
比如基本工资3000,一个月上了4天班怎么算?
比如基本工资3000,一个月请事假1天怎么算?
比如基本工资3000,一个月请病假1天怎么算?
我们公司就是没有规定,我才问的,有个合理的我好跟老板说。
是按请假的缺勤天数来扣除,还是按出勤天数来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27

工资按下面3种情况计算:

1、根据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劳动者的出勤、绩效考核得分以及加班情况计算;

2、月计薪日为21.75天,比如某员工工资2500元,满勤24天,员工上班21天,则当月工资为2500/21.75*21=2413.79元;

3、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扩展资料:

计件单价,指实行计件工资制时,企业为职工完成的每件合格产品(或某项作业)规定的工资支付标准。计件单价是根据工作物等级、相应的计时工资标准和劳动定额计算出来得,是支付计件工资的主要依据。

所以计件单价是否科学合理,主要取决于正确确定工作物等级和劳动定额。

计件单价的公式:

(1) 按产量定额计算:

计件单价= 该工作物等级的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

(2) 按工时定额计算: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

计件单价=该工作物等级的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集体计件:

(1) 按产量定额计算:

计件单价= 集体计件单位定员内全体人员的工资标准之和

(2) 按工时定额计算: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内产量定额

计件单价= 集体计件单位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之和×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内的产品工时定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工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25

第一,工资的计算公式有:

正算:月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反算:月工资=月薪-月薪/21.75*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月计薪天数=实际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

出勤天数比例=21.75/(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

例如:某员工月薪2175元,7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2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2175÷21.75×22×(21.75÷23)=2080.4元

反算:2175-2175÷21.75×1×(21.75÷23)=2080.4元

第二:加班工资算法:

算法:加班工资=月薪/21.75×加班天数×所对应的倍数

注意:工作日超时加班不低于1.5倍、休息日加班不低于2倍、法定节假日加班不低于3倍。

例如:某员工月薪2175元,5月出勤满勤,5.1-5.3加班3天,5.1为法定节假日。

本月工资=月工资+加班工资,既 2175 +(2175/21.75× 1天 × 3倍)+(2175/21.75 × 2天 × 2倍)。

第三:日工作和小时工资的算法: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月平均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

第四:计件工资算法:

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合格产品的数量

应付工资=计件工资+津贴和补贴+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扩展资料: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一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

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个月=20.83天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

实际支付工资时还需根据有关单位和部门转来的扣款通知代扣社会保险费的个人自负部分、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由单位缴费。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应由所在企业从职工本人工资中代扣代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资结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4-28
按劳动法计算:3000元 / 21.75天 * 4天 = 552元
3000 / (21.75 - 1) = 2862元
首先要看你公司的请事假,病假的扣款规定,每月工作天数26天还是22天?你公司的薪酬制度及计算方法,否则你这样的讲述别人很难帮到你的.

补充回答:建议你先拟定一套薪酬制度,设定薪酬制度时需考虎劳动法要求,公司的要求,有一套合理实用的制度后你才能跟老板建议。否则就是空口说白话。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9-23

目前针对固定月薪制工资计算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

A:(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B:(固定月薪-固定月薪/20.92*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C:固定月薪/20.92*实际出勤天数+固定月薪/20.92/8*1.5*平时加班工时+固定月薪/20.92/8*2*周末加班工时;

扩展资料:

一个简单的工资表,通常包括九个管理项目:工号、职工姓名、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福利费、

住房基金、应发工资、个人所得税和实发工资。

一般企业员工工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21.75平均工作日×实际工作日(即排除双休日)进行计算。

工资是指雇主或者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

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在中国,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社会保险费,劳动保护费,

福利费,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计划生育费用,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