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重甲骑兵

如题所述

首先来说,中国是存在重甲骑兵的,在我国的古代文献中一般是记做“甲骑具装”。

其次,和欧洲以及中东相比,中国的重甲骑兵活跃的时间不长,自两晋始至唐初终。之所以自两晋始,是因为两晋时期的大规模战乱需求,以及实用化的中式马镫的诞生、马鞍的改良;之所以至唐终,则是由于唐代军事思想产生变革、追求机动性,以及隋炀帝对外征战期间重骑兵在对轻骑兵和精良步兵时明显的劣势。

以装备而言,中国重骑兵与欧洲重骑兵相比,尽管人马同样全身被甲,但主以鳞片甲为主,并没有发展出板甲等最高规格的重装甲,相应地存在有肩甲和下身裙甲这些东方元素;武器上也和欧洲重骑兵剑、盾、锥形骑枪不同,而主要是长枪、弓箭和马刀。

最后,重骑兵尽管活跃时间不长,但是并没有自唐代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宋、辽、金、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有支援步兵用的重骑兵——包括以弓骑兵闻名地铁木真蒙古骑兵部队,事实上也存在40%的重装骑兵,在西征时曾和条顿骑士团进行过重骑兵决战。中国重骑兵真正退出历史是明末,此时明朝发展出了类似于胸甲骑兵的火器轻骑兵,满清则是训练有素的冷兵器轻骑兵。

顺便一提,尽管《说岳》等民间小说经常提到金兀术的“拐子马铁浮屠”,但是实际上朱仙镇大捷是虚构的,拐子马是宋的骑兵编制(而且是轻骑兵),铁浮屠则是重装步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7
从东汉末年开始,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逐渐进入中原,经过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的混战,到了隋唐时期,骑兵的发展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有一个高峰。在这个时代,重甲骑兵一度成为主流。所谓重甲骑兵,又称甲骑具装,骑兵和战马均披很厚的盔甲。隋朝继承了南北朝的传统,在军队中,重甲骑兵依然占了很大比重,作为旧朝的一员,李渊的唐军大概也受了一些影响。

唐初的精锐骑兵--玄甲军  唐军骑兵有轻重之分。小说中出现的玄甲兵据说是唐太宗李世民所创,重骑兵虽然不多,但是由于防护好,冲击力大,历来也是野战冲锋的主力,尤其是在地域开阔的西域,有很大作战空间。

铠甲  1、身披铁甲,马匹也有具装,马匹的具装通常又可分为保护马头的“面帘”,保护马颈的“鸡颈”,保护马胸的“当胸”,保护马躯的“马身甲”、保护马臀的“搭后”和竖立在马臀部的“寄生”(似乎是为了保护骑兵后背用的)。
2、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明光铠是一种护胸镜锃亮的板式铠甲,非常华丽,而且重量更加轻,防御力大大的提升。据《唐六典》记载,唐十三铠,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10-15
中国并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重甲骑兵,欧洲有重甲骑兵,那是因为欧洲的马匹力量更大,而且他们不需要远距离作战,马匹能够承受,所以他们的战马可以全身披挂铠甲,而中国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中国的马匹耐力很好,比如蒙古马,耐力是所有马匹中最好的,但力量不怎么样,所以蒙古人的马匹要么加挂皮甲或者干脆不披挂任何铠甲。如果要说中国有重甲骑兵,那就只有和岳飞对战的铁浮屠了。他是全身披挂铠甲,但他的铠甲和欧洲的铠甲有很大的不同。
第3个回答  2012-10-16
我有印象中中国历史上在金朝初年金兀术与岳飞之战出现了一种骑兵名字叫铁浮屠,应该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重甲骑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