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没有重骑兵?就像波兰骑士那样的,细说说

如题所述

1、根据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图说中国历代骑兵》一书,中国历代都有重骑兵,但跟欧洲的骑兵不一样,重骑兵都不是骑兵部队中的主力;

2、原因是:古代欧洲的战法战术落后,几乎是单一的正面突击,所以重骑兵很重要。中国历史上重视战术运用,奔袭、包抄、偷袭、夹击……骑兵的机动性、突然性比防御力要重要得多。

3、还有就是中国与欧洲的弓箭水平相差太遥远了,造成两地对骑兵的防护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国使用的是技术含量很高的复合弓,欧洲则是落后的单体弓。欧洲单体弓对力量的蓄积能力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只有中国复合弓的三分之一。所以欧洲弓箭射不准、射不远、穿不透。骑士的身穿重甲可以有效的防御,所以欧洲骑兵热衷于身穿重甲。

4、中国复合弓却可以轻易贯穿欧洲、中国的几乎所有铠甲,骑兵的铠甲更多是用于防御刀枪砍杀。所以中国骑兵面对中国弓箭,既然防不住,就干脆不防了。越往后,骑兵的甲胄原来越轻薄。到了清朝,甚至只是在棉布上打几个铜钉,几乎是存装饰作用,美其名曰:棉甲。

5、中国历史上的西夏的:铁鹞子,金朝的:铁浮图,唐朝的:先锋,都属于重甲骑兵。但是在战场上的作用都十分有限。

6、蒙古骑兵,面对欧洲的重甲骑兵,发生了正面冲突。只是身披牛皮的蒙古骑兵,与浑身重甲的欧洲骑兵对抗。蒙古骑兵手持山寨的中国复合弓,能贯穿多数欧洲重甲骑兵的板甲、锁子甲、鳞片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08
没有。粗说细说都没有。
第2个回答  2011-09-08
有轻骑警察,在青岛。
第3个回答  2011-09-08
应该是有的。
中国南北朝时期标准的马铠,历史上称为“甲骑具装”,由六个部分组成: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当然还配备有马鞍和马凳缰绳之类。“面帘”是一块狭长的金属制的护面,上面开有眼孔,主要保护马匹面部;“鸡颈”其实是一副马颈部的护甲,由甲片缀成,前面有搭扣可以扣上;当胸;马身甲; 搭后,就是马匹前中后的大片护甲;而寄生比较有特点,是一个放在马尾部的向上翘的扫帚一样的东西。这样装备的战马,除非是步兵不要命的冲上去砍马腿,否则很难直接杀伤它。那么步兵是否有这样的机会呢?这就要谈到甲骑具装重骑兵的使用了。

西汉时期中国只有轻骑兵,所有的战马都是赤膊上阵;到了东汉时期,开始在战马的胸部装上皮革制成的“当胸”,这个在《三国志。鲍永传》里有记载。到了三国时期,开始出现比较完善的马铠,但是当时这种装备非常的珍贵。曹操在《军策令》中说到袁绍有三百具马铠,然后伤心的说自己的军队连十具也没有。

到了官渡之战时期,袁绍上万骑兵部队加在一起还是只有几百具马铠,重骑兵的比率不过只占全部骑兵的百分之三。这时的马铠仍然用的是皮革甲片,长矛的正面狠命穿刺仍然可以洞穿护甲。

到了战争天下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几乎所有的伟大统帅和伟大舵手都发现马铠是一样可爱的装备。这时在一场战役中出现的马铠甚至达到上万具!!!石勒消灭末邳的战役中缴获披着马铠的战马五千匹,在他老人家击败姬澹的战役中缴获了上万具马铠。另外 这时的中国马铠已经开始使用铁制的大型甲片来增加铠甲的防御力。

甲骑具装的使用 说到这个就不能不简单介绍一下南北朝时期骑兵的铠甲装备和武器。当时骑兵装备最普遍的是西汉时代就开始广泛使用的“两当铠”,前胸和后背各有一块铁甲,肩上有吊带系着。而“明光铠”就比较名贵了,防护效果也比较好。中国传统演义小说中出现的“护心镜”,其实是明光铠的变异。关于铠甲的详细情况另文撰述,这儿不多展开。当时骑兵用的武器中最有特点的就是“槊”。
第4个回答  2011-09-09
历史上是有的,比如水浒传中提到呼延灼的连环马,应有其现实中的原型,就是重甲骑兵;另外岳飞大破金朝的“铁浮屠拐子马”,应该也是重装骑兵;
明末清初时镇守辽西的明朝关宁铁骑也属于这种骑兵,北京保卫战时,袁崇焕身中十余箭而不透,说明人马上的甲已经足够“重”了,其实这对他还真不是啥好事,战死沙场没准还能追认个烈士,上主旋律宣传节目,被立为典型让大家学习,可是后来死在自己人手里,太不值了。
第5个回答  2011-09-11
有 南北朝 宋金辽夏元都搞过大规模的重骑兵
dksad 很明显是在扯淡 重骑兵的甲很难被射穿的 至于什么蒙古人靠弓箭把欧洲重骑兵射趴下这更是谣言 最后一段说射趴下欧洲板甲更是笑死人了 就是因为蒙古人靠重甲把西方人吓怕了 西方人才搞出板甲这种变态玩意的

重骑兵被淘汰还是因为火器大量使用 并且越来越不适合战争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