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语里有汉字?

明明有平假名和片假名了,为什么里面还要插一些汉字呢?汉字不是也能转化成平,片假名,为什么还要这么费事。干嘛不都打平,片假名呢?

为什么日语里会有那么多汉字呢?

这是因为日本古代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到了我国隋唐时代,汉字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才开始系统地利用汉字记载自己的语言。但日本最初是把汉字,作为表音的符号使用的,就是日语有几个音节,就用几个汉字。

日本奈良时期的《日本书纪》《古事记》用的是汉式和文,平安时期连朝廷的公文和官方文件,都是用汉式和文写的。

后来这些汉字后来逐渐演变成假名,“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 ;而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义的汉字,叫真名。

有研究指出,日本如果都用假名书写的话,除非有忍耐力,否则没有人能读下去,而且阅读速度会大大下降,一年平均读完5.3册书,是完全不可能的。

汉字本质上是形声义三位一体的文字,日本的假名抛弃了汉字的精髓。

形,汉字本身的形体,它是怎么写的;音,这个字形体标示的音节,它念什么音;义,这个读能表达出来的意义,它当什么讲。

虽然从古至今,汉字的形体、读音和意义,都发生了一些的变化,但是汉字的基本性质没变,现代汉字仍然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这也是我们中华文化源源不绝的根本。

2011年,日本文部省进行了一项有关汉字意识的调查,其中在”你对日本汉字抱有什么样的看法?"

一问下,72.4的人表示"汉字是书写日文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字",其次有60.1%的人认为"汉字有一目了然的作用,更有助于阅读",还有52.5%的人认为"虽然有文字处理机,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学好汉字"。

日本人在各个阶段应该掌握多少汉字合适呢?

二战后,日本很多学者,甚至主张废除汉字,公开发表文章称“日本用汉字传达了错误的信息,所以老百姓不知道事实,做出错误的判断。所以,日本要推广民主,必须考虑废除汉字这种恶魔的文字。”

庆幸的是,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普通老百姓对汉字有很高的熟知度,废除汉字的方案最终没有实行。

因为废掉一个字,不只是废掉一个字而已,你是摒弃了这个字所承载的文化,丢掉了这个字后面一连串的珠宝,那珠宝就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

日本前贤所思所悟而得的学问,也是用汉字留存的,废弃了汉字,等于割断了历史,前人经验以及学问的传承。如果废除了汉字,两三代人后就看不懂了,还谈什么继承历史遗产?

在当今日本,能认识很多汉字的人,能引起周围人群的尊重。

在日本说到汉字,以及一些基本汉字文化,日本人都毫不犹豫地承认是从中国传承过来的。他们也为能写很多汉字的中国人感到钦佩。

在日本不少大学、高中将是否拥有“汉检”资格证书,作为入学选拔标准之一,甚至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也会不时来上一段《列子•汤问》或者王安石变法一类的古文题目。

这就是汉字的魅力,日本人不服都不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30
日语中假名的来历(资料)
日本古代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到我国隋唐时代,汉字大量传入日本,日本才开始系统地利用汉字记载自己 的语言。最初是把汉字作为表音的符号使用的,即日语有几个音节,就用几个汉字。这些汉字后来逐渐演 变成假名。“假”即“借”,“名”即“字”。只借用汉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义,所以叫“假名” 。那些直接沿用其音、形义的汉字叫真名。这样,一篇文章中并用真名、假名,显得非常混乱。而且假名要借用的同音汉字很多,加上汉字笔划多,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后来就把假名逐渐简化而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即现在的“假名”。
平假名:主要是旧时代妇女使用的。它由48个字构成,用来书写土生土长的日本词、虚词、动词结尾和用
来书写那些用正式批准的通用字无法书写的中国外来语。
片假名:也是由一组48个字构成。它主要是用来书写中文以外的外来词的,用于强调象声词,或动植物学
日文是由假名(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汉字、罗马字组成的。我将通过下面的例子来介绍假名(平假名 和片假名)和汉字。
例:これは日本语のテキストです。 (译文:这是日语课本)
平假名 这个句子中的“これは”、“の”、“です”就是平假名。平假名是日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
可以直接构成单词,如例中的“これ”(发音“kao lei”注:拼音)就是“这”的意思(相当于英语中 的“this”);の(发音“孬”)是“的”的意思,最后的“です”表判断,也就是“是”的意思。平假 名也可以充当句子中的其它无具体意思的成份,如例中的“は”就是一个助词,用来分隔“これ”(这) 和“日本语”。另外,它还是日文中汉字读音的基本单位,和汉语拼音的作用有点相似。 片假名 “テキスト”是片假名。片假名和平假名是一一对应的,读音相同,只是写法不同,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英语中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的差别(但他们并不一是一回事,只是为了方便你的理解)。片假名主要用来构成西方外来语及其它一些特殊词汇。如例中的“テキスト”(发音“太K丝头”)的意思是“课本”,就是从英语单词“text”音译过来的。
日语中汉字的来历(资料)
中日两国使用的汉字,本来都是汉字的繁体字。但后来两都进行了文字改革,有的字我国简化了,日本没 有简化;有的字日本简化了,我国没有简化。有的字两国虽都简化了,但简化的却不相同。所以要注意它们的区别。写日语时,一定要写日语汉字,不能写中文的简化汉字。日本政府于1946年进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规定了一些汉字作为使用的范围,共有1850个,这叫做“当用汉 字”。当用即“当前使用”或“应当使用”之意。这1850个之外的汉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表记。但这只是政府的规定,仍还有人按习惯使用非当用汉字。1981年10月1日,日本政府又公布实行了“常用汉字表”,规定1945个常用汉字作为“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
摘自《日语(第二外语用教师参考书)》,有改动
汉字:中国字,在日语中叫汉字,实际上是表意符号,每一个符号都代表一件事或一个观点。常见的是一个汉字有一个以上的音。在日本,汉字是用来书写起源于中国的词和土生土长的日本词。
汉字 例中的“日本语”是汉字。“日本语”就是“日语”的意思了,但它的发音却不是中文发音了。“
日本语”的读音为“にほんご”(发音“你好恩高”)。在这里,假名“にほんご”就相当于日语中汉字 “日本语”的拼音了(当然它并不是真正的拼音)。日语中有很多汉字,它们大部与其汉语意思有关,但往往不同。
句子结构的特点 在例中,“です”是“是”的意思,这句话逐词翻译就是“这_日语课本_是”。看到了吧,日语的谓语是放在后面的。
罗马字 日本头号球星“中田英寿”。他的英文名字叫作“Nakata”(球迷的话应该知道的吧?)那么这个英文名字是怎么“造”出来呢?其实“Nakata”是由日语的又一组成部 分——“罗马字”构成的。日语中的每个假名相对应的都有一个“罗马字”,比如“Na”对应“な”,“ka”对应“か”,“ta”对应“た”,三个假名连起来“なかた”(发音“那卡它”)就是日本姓氏“中田”的读音了。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日本人发明本民族文字的时候,汉字已经在日本有了非常悠久的使用历史了,那时已经有大批的汉字词进入了日语,成为日本语言的一部分,由于汉字词的特点是同音词多,因此,如果不用汉字的话,日本人就没办法区分同音词了
日语的“假名”跟中国的“汉语拼音”一样,只是一种是注音文字。就拿你说的“遥远”一词为例吧,“遥远”在日语中读作“ようえん(yo en)”,写的时候写作繁体的“遥远”,另外,在日语中,读作“ようえん(yo en)”的还有“妖艶”、“洋焔”、“用炎”、“阳炎”、“叶炎”、“洋炎”、“叶焔”、“用焔”…
这些或来自中国或由日本先民根据汉字自己创造的汉字词统统算下来,同音词如此之多,不用汉字如何区分他们?
中国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为什么呢?因为汉字难学。既然汉语拼音这么简单,跟英语似的只有26个字母,为什么中国不废除汉字以提高民众的识字率呢?不就是因为汉语里面同音词太多,离开表意的汉字无法区分同音词嘛!

举几个例子看看:

读かがく(ka nga ku)的单词有: 科学 化学 価额(“价格、价钱”的意思) 家学(“家传之学”的意思) 歌学(特指研究日本本土音乐“和歌”的学问) 下学(一种哲学用语)……

读おんがく(on nga ku)的单词有: 音楽 御学 御楽 御额 ……

读けいこう(ke ko)的单词有: 倾向 蛍光(1.“萤火虫的光”的意思;2.“荧光”的意思) 携行(“带着去”的意思) 径行(“径直前往”的意思) 経口(指药品的“口服”)……

读かんとう(kan to)的单词有: 完投(棒球比赛的术语) 敢闘(“勇敢斗争”的意思) 関东 巻头(1.卷首,书前面的话;2.书中最优秀的诗歌) 関头 官等 竿头(“百尺竿头一歩を进め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的“竿头”)……

看到了吧,同音词如此之多,如果不用汉字做区分,单纯用拼音文字(假名)还不把日本人搞迷糊了啊?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3-31

    在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汉文化传入日本,具有文化修养的日本人开始能用汉文记事。

    到了公元五世纪中叶之后,日本人民创造了用汉字作为表间符号来书写日语的方法。

    至八世纪后,这种将汉字作为表间符号的方法已经被普遍采用,日本古代著名的诗歌集《万叶集》就是采用这种书写方法。

    如:

    日语的“山”,读作“やま”,在《万叶集》中就用“也麻”两个汉字来书写。“桜”读作“さくら”,就用“散久良”三个汉字来书写。日语中的助词“て、に、を、は”等则用“天、尔、乎、波”等汉字来表示。这种书写方法后来被称为“万叶假名”。但是,用万叶假名式的汉字记事作文十分繁杂,在此后来慢慢简化,只写汉字楷书的偏旁,如“阿”->“ア”,“伊”->“イ”,“宇”->“ウ”等。另外,柔和的汉字草书适合于书写日本和歌,尤其在盛行用草书书写信件、日记、小说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简练流畅、自由洒脱的字体,如“安”->“あ”,“宇”->“う”等。

    至此,日本民族终于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由于这些文字都是从汉字字形假借而来的,因此称为“假名”。

    根据假名的书写方法不同,取自汉字楷书偏旁的称为“片假名”(カタカナ),从汉字草书演变而来的称为“平假名”(ひらがな)。片假名和平假名都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一般书写和印刷都用平假名,片假名通常用来表示外来语和特殊词汇。

    例如:これは日本语のテキストです。 (译文:这是日语课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3-10
可以,严格的说那些汉字应该叫做日本汉字(因为有些汉字是日本人自己造的),每一个汉字都有自己的假名和读法,所以完全可以翻译成日语(也就是假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