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关系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国号永昌 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年号大顺 他俩一直关系不和 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张献忠的年号大顺 名字为什么相同呢

1,出身和反明前很多相识

两人都是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出生,两人起义反明前都当过公差,李自成是大明的邮差(驿卒)、而张献忠是当过大明的警察(捕快)。起义反明后都在高迎祥手下,都被称为闯将。
2,两人的政权是一南一北,形成呼应
张献忠与李自成后来因故发生矛盾,于是分道扬镳,张献忠率部南下攻长江流域,李自成则率部攻黄河流域。这样此二人往往是张献忠遭到明军主力追剿的时候,李自成就从被打得大败中缓过气来,由于明末天灾加上明廷对农民收税过重(应付关外后金的军饷居然基本上是出自已经苦不堪言的农民,而不是那个税率几乎没有、富裕的商人)饥民多 ,李自成就又能很快拉起队伍对抗明廷;而反过来当李自成被明军围剿主力消耗殆尽的时候,张献忠就在那里动作了。所以虽然说此二人有矛盾,但由于地缘原因,往往是无意识地形成呼应之势。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并散布“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从而获得广大农民支持,队伍发展很快,最后攻入北京灭了明。而张献忠在崇祯16年据武昌、克长沙,宣布免征三年钱粮,也获得很多农民的更从,队伍发展也很多,后攻入四川建立大西政权。
3,两人的死都跟轻视共同的对手清八旗兵有关系
李自成本来一统天下机会非常大,结果进京后居然不重视那个当年屡屡给明廷带来麻烦(如消耗大量军饷导致农民负担过重没法活下去而起义、在剿灭内部农民军起义的关键时刻,由于后金的入关而不得不撤兵回援京师——如果毛文龙在的话,必然能拖住后金大量力量、而袁崇焕却杀了毛文龙)的清。在起先吴三桂已经表示投降,并带兵进京的时候,山海关没能派嫡系重要力量去驻防;我的很多帖子已经说明了,结果败了。而且后来,一路退到南方的时候,在湖北的时候还是轻视,自己轻易带着几十个人就在前面探路,结果被地主武装所杀。
而张献忠也是轻视清八旗,虽然初期听到清八旗兵攻入四川打过来,张献忠觉得守不住就烧了成都而撤走。但是撤退过程中,对于斥候回来报告说清军八旗先锋已经追上来还不相信,就亲自前去查看,但张献忠又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居然只带着少数随从出营观察,也没有作任何战斗的准备。双方隔着一条水沟相遇。张献忠由于走得太近被清兵一箭射中左胸,坠马而死(据说是“箭正中献忠肩下,由左旁射入,直透其心,顿时倒地,鲜血长流。献忠痛极而亡”)。

可以说,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意外而死,而且死因都跟自大有关系,也可以说是勇敢过头有关系;这也说明了此二人尤其是李自成并没有堕落。
4,就影响力而言,李自成远远大于张献忠,但死后二人留下军队在抗清中的发挥,却相反
李自成影响力远大于张献忠,这是显而易见的,当时大顺政权最鼎盛时期包括了陕西、宁夏、山西、山东、河南湖北一部等,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也就是四川一部分。然而二人死后,两支队伍抗清的作用和效果,那就差距刚好是反过来。李自成的大顺军虽然大部分也是一直抗清(少数投降),而且抗击到了最后(李来亨部是当时大陆最后一支有影响力的抗清武装),但是自从李自成死后,这支大顺军抗清作用跟大西军没法比。大西军在孙可望、李定国等带领下一路收复南明多处失地,并且击毙清廷的八旗王尼堪,一度甚至让南方局势倒向南明这边。而大顺军,除了局部反攻之外,基本上是一路败退居多,虽然其中很多原因是猪一样的队友(南明军)坏了事。这其中原因大概是:第一,李自成死后大顺军没核心,而大西军却有四大将领(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组成以孙可望为首的核心,没核心自然是各自为战不能形成合力、有了核心那就会形成合力;第二,由于清廷一直将李自成当做主要对手,所以在击败大顺军后一直追杀李自成,所以在和清八旗兵作战的过程中大顺军虽然打死打伤不少清军(清廷处于防止外人知道自己实力真相而隐瞒了损失,但入关后没多久八旗兵战斗力急剧下降就说明了那些会打仗的八旗老兵损失不少,而这些战中打得激烈的大多是跟大顺军打得)但自己损失更大,而且一路没有休整,而李自成突然死亡没了核心的大顺军没有形成合力从明军手里夺来一块后方休整基地,大西军就不同了,张献忠死后,清廷并没有一路紧紧追击,从而使得大西军能比较从容制定撤退路线进入云南获得一块后方休整基地;第三,李自成的大顺军队分兵多处——如李自成自带的一部分、李过高一功带兵在陕北、白旺带兵在荆州一带。。。。这样的结果容易被清廷逐个击破,而且不能形成合力抵抗住并夺取一块后方基地,而大西军基本上都集中在一块儿,撤退方向能集中在一处,也容易集中力量攻下一处当做后方根据地。
5,李自成能力比张献忠强,而此二人的后任刚好相反
李自成能力比张献忠强是无容置疑的,而二人死后,张献忠的后任孙可望、李定国等人的能力,那就比大顺的高一功、李过等人强多了。
6,两人死后都被大肆抹黑

李自成变成了进京后立刻享乐之辈,并大肆败坏军纪等。而张献忠更惨被抹黑成在四川一天不杀几个人没法吃饭、睡觉的穷凶恶极的屠夫,居然被说成“屠尽四川”、“杀人6亿”,事实上是张献忠死后四川一直还打了十几年的战争,明末人口总共都不到2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