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自称什么?

今天没事在网上看老早一个电视剧《东周列国》,才看第三集,郑庄公拜见周桓王,天子自称“寡人”,那么郑庄公当然不能在天子面前称“寡人”了,但是在自己臣子面前还是称“寡人”啊?难道周朝就是这样吗?

我刚听完百集《东周列国》广播电视连续剧,可以肯定告诉你:
周天子自称“寡人”(孤),郑庄公也可以自称“寡人”,但用在郑国臣民前。

正如楼主细心,郑庄公在周天子面前合情合理的应是:郑庄公自称“臣”,可尊称周天子“陛下”,周天子称郑庄公为“郑伯”。

1. 古代的君主分为皇帝和国王,皇帝从秦始皇开始,把原来每个人都能自称的“朕”用于皇帝的专称,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人不能用。
2. 国王(国君)则不一样,古代中国的国王(主要是秦朝以前的国王和后来分封的诸侯国王 <eg:郑国> )不称“朕”,而是称“寡人”、“孤”、“不毂”等等。

郑庄公,何许人也?春秋郑庄小霸,虽为周朝臣子,更是郑国国君,故可以自称寡人(于他的臣民)。

(春秋战国话东周,诸侯闹春秋,可悲东周天下不再是周天子天下,而是诸国天下,郑国郑庄公称霸一时,若真称寡人于周天子,也不为怪!)

可看看(郑庄公拜见周桓王):http://book.ddvip.com/46538_2381769.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09
予一人。

周天子专用的自称“予一人”。

予一人,古代天子的自称。
《书·汤诰》:“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诰。’”
孔 传:“天子自称曰‘予一人’。”
《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
孔颖达 疏:“曰‘予一人’者,予,我也。自‘朝诸侯’以下,皆是内事,故不假以威称。但自谓‘予一人’者,言我是人中之一人,与物不殊,故自谦损。”
《汉书·文帝纪》:“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托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予一人。”
《元史·世祖纪》:“求之今日, 太祖 嫡孙之中,先皇母弟之列,以贤以长,止予一人。
第2个回答  2008-02-17
并不是某一个固定自称,参看以下链接: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1411007.html?si=5

夏代帝王生时称“后”,死后称“帝”。后稷、后羿等的“后”,都是君长的意思。商代君主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在商代,“后”开始成为君主配偶的专称。周代君主称“王”。从周文王、周武王到周懿王,王号都是自称。谥法起于周孝王以后。谥号是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有褒贬之意。即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谥法有固定用字,如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布义行刚曰景,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战国中期以后,周王的权力日益削弱,威信已无。各国的诸侯相继称王。
第3个回答  2012-08-12
春秋时期诸侯自称寡人,但楚王多自称 “ 不谷 ”。而较弱的诸侯自称 “ 孤 ”。战国七雄虽自僭号称王,仍自称“寡人”,而不用周天子专用的自称 ” 予一人 ”。
第4个回答  2015-04-10
周天子自称是上天的长子(天子)

周朝的封邦建国与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紧密相连。

周天子自称是上天的长子(天子),上天赐给他土地和臣民,拥有分封赏赐十地臣民的绝对权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