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防火防爆的措施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4
1. 化验室防火防爆及灭火常识
化验室防火防爆及灭火常识 1.化学实验室的灭火常识有哪些
化学实验室的灭火常识

一般有机物,特别是有机溶剂,大都容易着火,它们的蒸汽或其他可燃性气体、固体粉末等(如氢气、一氧化碳、苯、油蒸气、面粉)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当有火花时(点火、电火花、撞击火花)就会引起燃烧或猛烈爆炸。

由于某些化学反应放热而引起燃烧,如金属钠,钾等遇水燃烧甚至爆炸。

有些物品易自燃(如白磷遇空气就自行燃烧),由于保管和使用不善而引起燃烧。

有些化学试剂相混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引起燃烧和爆炸(如将红磷与氯酸钾混在一起,磷就会燃烧爆炸)。

万一发生着火,要沉着快速处理,首先要切断热源、电源,把附近的可燃物品移走,再针对燃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但不可将燃烧物抱着往外跑,因为跑时空气更流通,会烧得更猛。常用的灭火措施有以下几种,使用时要根据火灾的轻重,燃烧物的性质,周围环境和现有条件进行选择:

石棉布:适用于小火。用石棉布盖上以隔绝空气,就能灭火。如果火很小,用湿抹布或石棉板盖上就行。

干沙土:一般装于砂箱或砂袋内,只要抛洒在着火物体上就可灭火。适用于不能用水扑救的燃烧,但对火势很猛,面积很大的火焰欠佳。砂土应该用干的。

水:是常用的救火物质。它能使燃烧物的温度下降,但一般有机物着火不适用,因溶剂与水不相溶,又比水轻,水浇上去后,溶剂还漂在水面上,扩散开来继续燃烧。但若燃烧物与水互溶时,或用水没有其他危险时可用水灭火。在溶剂着火时,先用泡沫灭火器把火扑灭,再用水降温是有效的救火方法。

泡沫灭火器:是实验室常用的灭火器材,使用时,把灭火器倒过来,往火场喷,由于它生成二氧化碳及泡沫,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而灭火,效果较好,适用于除电流起火外的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小钢瓶中装入液态二氧化碳,救火时打开阀们,把喇叭口对准火场喷射出二氧化碳以灭火,在工厂实验室都很适用,它不损坏仪器,不留残渣,对于通电的仪器也可以使用,但金属镁燃烧不可使用它来灭火。

四氯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沸点较低,喷出来后形成沉重而惰性的蒸气掩盖在燃烧物体周围,使它与空气隔绝而灭火。它不导电,适于扑灭带电物体的火灾。但它在高温时分解出有毒气体,故在不通风的地方最好不用。另外,在有钠、钾等金属存在时不能使用,因为有引起爆炸的危险。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外,近年来生产了多种新型的高效能的灭火器。如1211灭火器,它在钢瓶内装有一种药剂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灭火效率高。又如干粉灭火器是将二氧化碳和一种干粉剂配合起来使用,灭火速度很快。

水蒸气:在有水蒸气的地方把水蒸气对火场喷,也能隔绝空气而起灭火作用。

石墨粉:当钾、钠或锂着火时,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可用石墨粉扑灭。

电路或电器着火时扑救的关键首先要切断电源,防止事态扩大。电器着火的最好灭火器是四氯化碳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当在着火和救火当中,衣服着火时,千万不要乱跑,因为这会由于空气的迅速流动而加强燃烧,应当躺在地下滚动,这样一方面可压熄火焰,另一方面也可避免火烧到头部。
2.化学实验室的灭火常识有哪些
化学实验室的灭火常识一般有机物,特别是有机溶剂,大都容易着火,它们的蒸汽或其他可燃性气体、固体粉末等(如氢气、一氧化碳、苯、油蒸气、面粉)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当有火花时(点火、电火花、撞击火花)就会引起燃烧或猛烈爆炸。

由于某些化学反应放热而引起燃烧,如金属钠,钾等遇水燃烧甚至爆炸。 有些物品易自燃(如白磷遇空气就自行燃烧),由于保管和使用不善而引起燃烧。

有些化学试剂相混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引起燃烧和爆炸(如将红磷与氯酸钾混在一起,磷就会燃烧爆炸)。万一发生着火,要沉着快速处理,首先要切断热源、电源,把附近的可燃物品移走,再针对燃烧物的性质采取适当的灭火措施。

但不可将燃烧物抱着往外跑,因为跑时空气更流通,会烧得更猛。常用的灭火措施有以下几种,使用时要根据火灾的轻重,燃烧物的性质,周围环境和现有条件进行选择:石棉布:适用于小火。

用石棉布盖上以隔绝空气,就能灭火。如果火很小,用湿抹布或石棉板盖上就行。

干沙土:一般装于砂箱或砂袋内,只要抛洒在着火物体上就可灭火。适用于不能用水扑救的燃烧,但对火势很猛,面积很大的火焰欠佳。

砂土应该用干的。 水:是常用的救火物质。

它能使燃烧物的温度下降,但一般有机物着火不适用,因溶剂与水不相溶,又比水轻,水浇上去后,溶剂还漂在水面上,扩散开来继续燃烧。但若燃烧物与水互溶时,或用水没有其他危险时可用水灭火。

在溶剂着火时,先用泡沫灭火器把火扑灭,再用水降温是有效的救火方法。 泡沫灭火器:是实验室常用的灭火器材,使用时,把灭火器倒过来,往火场喷,由于它生成二氧化碳及泡沫,使燃烧物与空气隔绝而灭火,效果较好,适用于除电流起火外的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在小钢瓶中装入液态二氧化碳,救火时打开阀们,把喇叭口对准火场喷射出二氧化碳以灭火,在工厂实验室都很适用,它不损坏仪器,不留残渣,对于通电的仪器也可以使用,但金属镁燃烧不可使用它来灭火。 四氯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沸点较低,喷出来后形成沉重而惰性的蒸气掩盖在燃烧物体周围,使它与空气隔绝而灭火。

它不导电,适于扑灭带电物体的火灾。但它在高温时分解出有毒气体,故在不通风的地方最好不用。

另外,在有钠、钾等金属存在时不能使用,因为有引起爆炸的危险。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外,近年来生产了多种新型的高效能的灭火器。

如1211灭火器,它在钢瓶内装有一种药剂二氟一氯一溴甲烷,灭火效率高。又如干粉灭火器是将二氧化碳和一种干粉剂配合起来使用,灭火速度很快。

水蒸气:在有水蒸气的地方把水蒸气对火场喷,也能隔绝空气而起灭火作用。 石墨粉:当钾、钠或锂着火时,不能用水、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可用石墨粉扑灭。

电路或电器着火时扑救的关键首先要切断电源,防止事态扩大。电器着火的最好灭火器是四氯化碳和二氧化碳灭火器。

当在着火和救火当中,衣服着火时,千万不要乱跑,因为这会由于空气的迅速流动而加强燃烧,应当躺在地下滚动,这样一方面可压熄火焰,另一方面也可避免火烧到头部。
3.化验室一般用哪类的灭火器
干粉的不错 常用灭火器的类型及适用范围

一、类型: 酸碱式灭火器

药液成份: H2SO4 NaHCO3

适用范围:非油类及电器失火的一般火灾

注意事项

1、使用时倒置摇匀后,无灭火液喷出时应立即清理喷嘴, 若不能排除应弃于远处,防止爆炸。

2、不宜用于精密仪器,贵重资料的灭火。

二、类型泡沫式灭火器

药液成份:Al2(SO43 NaHCO3

适用范围:油类失火

注意事项:

三、二氧化碳灭火器

液体CO2

电器、贵重仪器、资料失火、小范围的油类着火。

1、双手握在喷射口的橡胶部位,不要接触金属部分。

2、不得用于可燃性金属失火。

3、灭火后不伤物品、不留痕迹。

四、四氯化碳灭火器

液体CCl4

电器失火

1、有毒,注意使用时风向,要站在上风处。

2、不得用于K、Na和CS2、CaC2的着火。

3、灭火后不留痕迹。

五、干粉灭火器

粉末主要成份为Na2CO3等盐类物质,加入适量润滑剂,防潮剂。

油类、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精密仪器、文件记录和遇火燃烧等物品的初起火灾。

需分清干粉灭火器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的使用。

六、1211灭火器

CF2ClBr

油类、有机溶剂、电器、精密仪器

属化学抑制灭火器、灭火效率高、绝缘、无污染、不留痕迹、但价格贵。

可根据检测样品性质、所用试剂属性、用电情况等进行灭火器的选择和分区布置,最好每个检测室均配有灭火器,达不到此要求,可在每个大区域摆放各种灭火器然后在墙上或其他地方注明每种灭火器使用方向及注意事项,以方便需要时使用、参考

非常用的有一两个即可,但要保证其状态良好
4.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合佳diaodushi

防火防爆安全知识火灾爆炸事故是化工生产中最为常见和后果特别严重的事故之一。与火灾爆炸作斗争是化工安全生产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我们有必须掌握防火防爆知识,可有效的防止或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发生事故的特征和原因一、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主要特点:1、严重性火灾和爆炸引起损失和伤亡,往往都比较严重。2、复杂性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原因往往比较复杂。如物体形态、数量、浓度、温度、比重、沸点、着火能量、明火、电火花、化学反应热,物质的分解,自燃、热辐射、高温表面、撞击、摩擦、静电火花等等因素非常复杂……。3、突发性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人们意想不到的,特别是爆炸事故,我们很难知道在何时、何地会发生,他往往在我们放松警惕,麻痹大意的时侯发生,在我们工作疏漏的时发生,……。二、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一般原因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经大量的事故调查和分析,原因基本有以下五个方面:1、人为因素---由于操作人员缺乏业务知识;事故发生前思想麻痹、漫不经心、存在侥幸心理、不负责任、违章作业,事故发生时惊慌失措、不冷静处理,导致事故扩大。或有些人思想麻痹、存在侥幸心理、不负责任,埋下隐患。2、设备因素---由于设备陈旧、老化,设计、安装不规范,质量差以及安全附件缺损、失效等原因。3、物料因素---由于使用的危险化学物品性质、特性、危害性不一样,反应条件、结果和危险程度也不一样。4、环境因素---同样的生产
5.化学实验室应采取哪些防火措施
这些实验室的共同特点是,化学物品种类繁多.其中人多数是易燃易爆物品,还有一些不明性质的未知材料;有些物品能自燃,有些物品化学性质相互抵触;在实验操作中,常需进行蒸馏、回流、萃取、电解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用火、用电也比较多。

一旦操作失误,很容易发生火灾。对化学实验室应采取以下防火措施:一、化学实验室应为一、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有易燃易爆蒸气和可燃气体散发的实验室,电气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

二、实验室的建筑面积在3o㎡以上时应有一两个安全出口。三、实验室内做实验剩余的或常用的少量易燃化学危险物品,总量不超过5kg时,应放在金属柜中,由专人保管,超过5kg时,不得在实验室内存放。

四、禁止使用没有绝缘隔热底座的电热仪器。五、在日光照射的房间内必须备有窗帘;在日光照射到的地方,不应放置遇热蒸发的物品。

六、实验性质不明或未知的物料,应先做小试验,从最小量开始,同时采取安全措施,作好灭火防爆准备。七、在实验过程中,利用可燃气体作燃料时,其设备的安装和使用都应符合有关防火安全要求。

八、任何化学物品一经放置于容器后,必须立即贴上标签,如发现异常或有疑问,应检查验证或询问保管人员,不得随意乱丢乱放。有毒的物品要集中存放或指定专人保管。

九、在实验台的范围内,不应放置任何与实验工作无关的化学物品,尤其是不应放置盛有浓酸或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十、往容器内灌装大量的易燃、可燃液体(醇、酸等电解质除外)时应有防静电措施。

十一、实验室所用的各种气体钢瓶要远离火源,应放置在室外阴凉和空气流通的地方,用管道通人室内。氢、氧和乙炔不能混放在一处。

十二、实验室内为了实验临时拉用的电气线路应符合安全要求,电加热器、电烤箱等设备应做到人走电断,电冰箱内禁止存放相互抵触的物品和低闪点的易燃液体。十三、要建立、健全蒸馏、回流、萃取、电解等各种化学实验的安个操作规程和化学物品保管使用规则,并教育学生严格遵守。

十四、要做好灭火准备,配备轻便灭火器材。
6.化验室预防事故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预防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四条:

(1)事故可以预防。在这种原则基础上,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研究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及方法。

(2)防患于未然。事故隐患与后果存着偶然性关系,积极有效的预防办法是防患于未然。只有避免了事故隐患,才能避免事故造成的损失。

(3)根除可能的事故原因。事故与引发的原因是必然的关系。任何事故的出现,总是有原因的。事故与原因之间存在着必然性的因果关系。为了使预防事故的措施有效,首先应当对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准确地找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以及基础原因。所以,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来源于深入的原因分析。

(4)全面治理的原则。这是指在引起事故的各种原因之中,技术原因、教育原因以及管理原因是三种最重要的原因,必须全面考虑、缺一不可。预防这三种原因的相应对策分别是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及法制(或管理)对策。这是事故预防的三根支柱,发挥这三根支柱的作用,事故预防就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如果只是片面地强调某一根支柱,事故预防的效果就不好。
7.常见的火灾和灭火常识
(一)冷却灭火

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就会燃烧或持续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燃烧即会停止。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可能会中止。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引起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和很高的汽化热,冷却性能很好。在用水灭火的过程中,水大量地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使火焰熄灭、火势得到控制、火灾终止。水喷雾灭火系统的水雾,其水滴直径细小,比表面积大,和空气接触范围大,极易吸收热气流的热量,也能很快地降低温度,效果更为明显。

(二)隔离灭火

在燃烧三要素中,可燃物是燃烧的主要因素。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中止燃烧、扑灭火灾。例如,自动喷水一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发挥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再如,在扑灭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灾时,迅速关闭输送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管道的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输送管道,同时打开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通向安全区域的阀门,使已经燃烧或即将燃烧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转移。

(三)窒息灭火

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非助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此外,水喷雾灭火系统工作时,喷出的水滴吸收热气流热量而转化成蒸汽,当空气中水蒸气浓度达到35%时,燃烧即停止,这也是窒息灭火的应用。

(四)化学抑制灭火

由于有焰燃烧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如果能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度,即可使燃烧中止。化学抑制灭火的常见灭火剂有干粉灭火剂和七氟丙烷灭火剂。化学抑制灭火速度快,使用得当可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方法对于有焰燃烧火灾效果好,而对深位火灾由于渗透性较差,灭火效果不理想。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与水、泡沫等灭火剂联用会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