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哪些名臣亮相?他们对当时的朝政起到了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唐朝的强大,与其开明的政策是分不开的,涌现出了一大批位列宰相的人物
唐朝宰相
直谏贤相魏征 凌烟功臣长孙无忌 贤辅文臣杜如晦 开国贤相房玄龄 板荡诚臣萧瑀 齐梁诗风上官仪 南阳宪公岑文本 书法名家褚遂良 武皇国老狄仁杰 武皇左手武三思 武皇右手武承嗣 三次为相张说 开元名相张九龄 驰誉丹青阎立本 笑里藏刀李义府 口蜜腹剑李林甫 裙带之臣杨国忠 三起三落李泌 汉阳郡公张柬之 经纬之臣李吉甫 救时宰相姚崇 天下奇才韦执谊 雅澹宽仁杜黄裳 诗人宰相武元衡 曾经沧海元稹 谦和宰相裴度 富国安人杜佑 叛国小人柳璨
以上是唐代较重要的几个宰相,而下面的就是几个比较不出名的宰相
裴寂 窦威 窦抗 陈叔达 封德彝 裴矩 宇文士及 高士廉 王珪 李绩 许敬宗 高季辅 张行成 于志宁 柳奭 韩瑗 来济 崔敦礼 杜正伦 许圉师 刘祥道 刘仁轨 李敬玄 郝处俊 薛元超 李义琰 裴炎 刘祎之 苏良嗣 韦思谦 韦待价 李昭德 姚璹 娄师德 陆元方 韦巨源 苏味道 王孝杰 宗楚客 李峤 吉项 魏元忠 韦安石 朱敬则 唐休璟 韦嗣立 崔玄暐 韦承庆 祝钦明 苏瓌 萧至忠 张仁愿 崔湜 李日知 宋璟 岑羲 刘幽求 窦怀贞 魏知古 郭元振 陆象先 卢怀慎 薛讷 源乾曜 苏颋 张嘉贞 王晙 李元纮 杜暹 萧嵩 裴光庭 宇文融 韩休 裴耀卿 牛仙客 韦见素 房琯 裴冕 苗晋卿 张镐 吕諲 李岘 李揆 元载 刘晏 王缙 杜鸿渐 杨绾 常衮 崔佑甫 李忠臣 杨炎 卢杞 张镒 关播 萧复 姜公辅 李晟 浑瑊 李勉 马燧 张延赏 齐映 柳浑 窦参 董晋 赵憬 陆贽 贾耽 赵宗儒 郑余庆 齐抗 杜佑 高郢 郑珣瑜 袁滋 于由页 李藩 权德舆 李绛 张弘靖 韦贯之 裴度 李逢吉 崔群 李鄘 令狐楚 杜元颖 王播 牛僧孺 李程 韦处厚 路随 李宗闵 宋申锡 李德裕 李训 郑覃 李石 杨嗣复 李珏 李绅 杜悰 白敏中 令狐绹 魏暮 杨收 王铎 郑畋 郑从谠 王徽 杜让能 张浚 崔胤

【太宗丞相】
  萧瑀(626年,627年,630年,643年-646年)
  陈叔达(626年)
  封德彝(626年-627年)
  宇文士及(626年-627年)
  高士廉(626年-627年,638年-647年)
  房玄龄(626年-643年,643年-648年)
  长孙无忌(627年-628年,645年-649年)
  杜淹(627年-628年)
  杜如晦(628年-629年)
  李靖(628年-634年)
  王珪(628年-633年)
  魏征(629年-643年)
  温彦博(630年-637年)
  戴胄(630年-633年)
  侯君集(630年-632年,632年-643年)
  杨师道(636年-643年,645年)
  刘洎(639年-645年)
  岑文本(642年-645年)
  李世绩(643年-649年)
  张亮(643年-646年)
  马周(644年-648年)
  褚遂良(644年-647年,648年-649年)
  许敬宗(645年)
  高季辅(645年)
  张行成(645年)
  崔仁师(648年)

  房玄龄
  房玄龄(579年~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松),汉族,唐代齐州临淄(今济南章丘相公庄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父房彦谦。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先后授羽骑尉、隰城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任秦王府记室。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唐武德九年(626)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十一年封梁国公。与杜如晦、魏徵等同为太宗的重要助手。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曾受诏重撰《晋书》。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谋杜断”。

  魏征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河北巨鹿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闇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闇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李靖军功卓越。上元元年(760),唐肃宗把李靖列为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庙。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唐太宗曾给予高度评价:“……尚书仆射代国公靖,器识恢宏,风度冲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运始,效绩边隅,南定荆扬,北清沙塞,皇威远畅,功业有成。”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唐武德元年(618)如晦被李世民(见李世民)引为秦王府属官。如晦常从征伐,参与机要、军国之事,剖断如流。又迁陕东道大行台司勋郎中,并以本官入文学馆为十八学士之首 。 四年,李世民建天策府,以如晦为从事郎中。当时世民弟兄间皇位继承的争夺十分激烈,太子建成企图翦除世民羽翼,在唐高祖李渊前谮(zèn 诬陷,中伤)毁世民的幕僚,因此如晦和房玄龄同被斥逐。九年,潜入秦王府谋划玄武门之变,以功擢(zhuó )拜太子左庶()子。太宗即位,如晦迁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贞观二年(628),以本官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仍总监东宫兵马事。三年,任尚书右仆射,仍领选事。四年三月卒。如晦为相时,正值唐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时称如晦长于断,玄龄善于谋,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太宗,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zha,四声)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隋炀帝大业年间作为候补官员,只补个滏阳尉的小官,不久就弃官回家。大业十三年(617)底,李渊父子率军队攻克长安,次年建立唐朝。秦王李世民闻知杜如晦足智多谋,便召进府中任兵曹参军。唐政权初建,需要向各地选派官员。时秦王府聚集了许多有才能的幕僚,一部分已被调出去任职。房玄龄对李世民说:“杜如晦聪明有胆识,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你以后要建立帝业,必须得此人辅佐。别的人全调走不足惜,唯社如晦不可舍。”李世民听到此说,立即上奏唐高祖,要求将社如晦留任秦王府。从此后,杜如晦跟随李世民左右,参赞机戎,成为李世民智囊集团中的核心人物。

  唐朝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宰相
  1萧 瑀  唐高祖很器重萧瑀,刚刚进京定位,就遣书招致,授光禄大夫,封宋国公,拜民部尚书。李渊所以这么亲重他,一则萧瑀为人正直,二则累世金枝金叶,三则他又是皇后独孤家族的女婿。因此,李渊以心腹视之,每次临朝听政,都赐萧瑀升于御榻而立,亲切地呼之为"萧郎"。唐朝革创,以萧瑀最熟识国典朝仪,他又孜孜自勉,留心政事,故而深得李渊信任。
  唐太宗继位,拜为尚书左仆射,当时房玄龄、杜如晦新朝臣子正在风头上,萧瑀深感不快,上书时辞旨寥落,殊有怏怏之意,被废于家。不久太宗念其旧情,恢复了他的官爵。由于性情骨鲠,有一次又与大臣在太宗面前厉声愤争,因不敬罪又被免官,而后很少再能进入太宗政事裁决的核心班子。
  即便如此,太宗仍常回忆他当秦王时恐惧畏祸,萧瑀在李渊面前公正持平为自己讲好话的旧事,说:"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并赐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此诗为古诗,非李世民创作。当年杨素替刚即位的隋炀帝平亡皇弟杨谅造反,炀帝致杨素的"感谢信"里也引用这两句诗。)
  贞观二十一年,萧瑀病死,年七十四。宫廷太常上谥曰"肃",太宗认为萧瑀性多猜贰,刚忌太过,最后谥曰"贞褊公",册赠司空,陪葬献陵(唐高祖陵)。由此,可见一个人再忠厚梗直,毕竟逆触龙鳞,使人耿耿于怀
  高祖:宰相十六人。秦王。裴寂。刘文静。萧瑀。窦威。窦抗。陈叔达。杨恭仁。封德彝。裴矩。高士廉。齐王元吉。宇文士及。长孙无忌。杜如晦。房元龄。
  
  太宗:宰相二十九人。裴寂。萧瑀。陈叔达。李靖。封德彝。宇文士及。长孙无忌。杜如晦。房元龄。高士廉。温彦博。岑文本。魏征。侯君集。杨师道。戴胄。刘洎。李世绩。张亮。马周。褚遂良。崔仁师。杨宏礼。王珪。杜淹。杨恭仁。许敬宗。高季辅。张行成。
  
  高宗:宰相四十七人。长孙无忌。褚遂良。于志宁。张行成。高季辅。李世绩。柳奭。宇文节。韩瑗。来济。崔敦礼。李义府。许敬宗。杜正伦。辛茂将。任雅相。卢承庆。许圉师。上官仪。刘祥道。窦德元。乐彦玮。孙处约。姜恪。陆敦信。戴至德。刘仁轨。杨武。李安期。张文瓘。赵仁本。阎立本。李敬元。郝处俊。来恒。薛元超。李义琰。高智周。张大安。裴炎。王德真。崔知温。郭待举。岑长倩。郭正一。魏元同。刘齐贤。
  
  武周:宰相七十八人。刘仁轨。薛元超。郭正一。姚元崇。裴炎。袁恕己。敬晖。岑长倩。郭待举。魏元同。刘齐贤。韦宏敏。桓彦范。王德真。刘袆之。武承嗣。骞味道。崔。李景谌。韦方质。沉君谅。裴居道。韦思谦。苏良嗣。韦待价。张光辅。王本立。范履冰。邢文伟。武攸宁。傅游艺。史务滋。宗秦客。格辅元。乐思诲。任知古。欧阳通。裴行本。狄仁杰。杨执柔。李游道。袁智宏。崔神基。崔元综。李昭德。姚。李元素。王璇。娄师德。韦巨源。陆元方。豆卢钦望。苏味道。王孝杰。武什方。杨再思。杜景佺。周允元。孙元亨。李道广。王方庆。王及善。宗楚客。武三思。吉顼。李峤。张锡。韦安石。李怀远。顾琮。李迥秀。朱敬则。唐休璟。韦嗣立。崔元暐。张柬之。房融。韦承庆。
  
  中宗:宰相三十八人。刘景先。岑长倩。郭待举。韦宏敏。安国相王。姚元之。韦安石。唐休璟。崔元暐。杨再思。张柬之。房融。韦承庆。袁恕己。桓彦范。敬晖。武三思。祝钦明。魏元忠。李怀远。豆卢钦望。韦巨源。李峤。于惟谦。苏瑰。宗楚客。萧至忠。纪处讷。张仁亶。韦嗣立。崔湜。赵彦昭。韦温。郑愔。张锡。裴谈。岑羲。张嘉福。
  
  睿宗:宰相二十五人。平王。李峤。萧至忠。张仁亶。韦嗣立。赵彦昭。韦安石。苏瑰。唐休璟。裴谈。张锡。岑羲。崔湜。刘幽求。钟绍京。李日知。薛稷。姚元之。崔日用。宋璟。郭元振。张说。窦怀贞。魏知古。陆象先。
  
  玄宗:宰相三十四人。刘幽求。韦安石。魏知古。崔湜。陆象先。窦怀贞。岑羲。萧至忠。郭元振。张说。姚元之。卢怀慎。源干曜。宋璟。苏颋。张嘉贞。王晙。李元纮。杜暹。萧嵩。宇文融。裴光庭。韩休。裴耀卿。张九龄。李林甫。牛仙客。李适之。陈希烈。杨国忠。韦见素。崔圆。房管。崔涣。
  
  
  肃宗:宰相十六人。韦见素。崔圆。房管。裴冕。崔涣。李麟。苗晋卿。张镐。王玙。吕諲。李岘。第五琦。李揆。萧华。裴遵庆。元载。
  
  代宗:宰相十二人。雍王适。苗晋卿。裴遵庆。元载。李辅国。刘晏。李岘。王缙。杜鸿渐。裴冕。杨绾。常衮。
  
  
  德宗:宰相三十五人。崔佑甫。常衮。李勉。杨炎。卢杞。马燧。关播。萧复。乔琳。刘从一。姜公辅。卢翰。李晟。张延赏。韩滉。崔造。柳浑。李泌。董晋。赵憬。陆贽。贾耽。卢迈。崔损。赵宗儒。郑余庆。杜佑。齐抗。高郢。郑珣瑜。张镒。刘滋。齐映。浑瑊。窦参。
  
  顺宗:宰相七人。贾耽。杜佑。郑珣瑜。高郢。韦执谊。杜黄裳。袁滋。
  
  宪宗:宰相共二十九人。贾耽。韦执谊。杜佑。杜黄裳。袁滋。郑余庆。于?。郑絪。武元衡。李吉甫。韩宏。裴洎。李藩。权德舆。李绛。张宏靖。韦贯之。裴度。李逢吉。王涯。崔群。李墉。李夷简。皇甫镈。程异。令狐楚。萧俯。段文昌。崔植。
  
  穆宗:宰相十四人。韩宏。裴度。李夷简。皇甫镈。令狐楚。张宏靖。萧俯。段文昌。崔植。杜元颖。王播。元稹。李逢吉。牛僧孺。
  
  敬宗:宰相七人。杜元颖。王播。李逢吉。牛僧孺。李程。裴度。窦易直。
  
  文宗:宰相二十四人。杜元颖。王播。李逢吉。牛僧孺。窦易直。裴度。韦处厚。杨嗣复。李。路随。李宗闵。段文昌。宋申锡。李德裕。李固言。郑覃。王涯。李训。贾餗。舒元舆。李石。陈夷行。崔珙。崔郸。
  
  武宗:宰相十五人。李固言。李石。杨嗣复。李。崔郸。牛僧孺。崔珙。李德裕。陈夷行。李绅。李让夷。崔铉。杜悰。李回。郑肃。
  
  宣宗:宰相二十三人。李让夷。李绅。郑肃。李回。白敏中。韦琮。崔元式。李德裕。卢商。马植。周墀。崔龟从。任铭。魏扶。令狐绹。裴休。魏?。崔慎由。郑朗。萧邺。刘瑑。夏侯孜。蒋伸。
  
  懿宗:宰相二十一人。令狐绹。白敏中。萧邺。夏侯孜。蒋伸。杜审权。杜悰。毕諴。杨收。曹确。高璩。萧置。徐商。路岩。于琮。韦保衡。王铎。刘邺。赵隐。萧仿。崔彦昭。
  
  僖宗:宰相二十三人。萧仿。崔彦昭。郑畋。卢携。王铎。李蔚。郑从谠。崔沆。豆卢瑑。王徽。裴澈。萧遘。韦昭度。郑昌图。杜让能。孔纬。张浚。韦保衡。赵隐。刘邺。裴坦。刘瞻。刘崇望。
  
  昭宗:宰相二十五人。韦昭度。孔纬。杜让能。张浚。刘崇望。崔昭纬。徐彦若。郑延昌。王抟。崔胤。李磎。陆扆。孙偓。郑綮。朱朴。崔远。裴贽。裴枢。王溥。独孤损。柳璨。陆希声。苏检。卢光启。韦贻范。
  
  哀帝:宰相六人。裴枢。独孤损。崔远。柳璨。张文蔚。杨涉。

愿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15
太宗贞观时期: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绩、李靖;
稳定政局,推行仁政,发展经济,促成贞观之治。
玄宗开元时期:姚元崇、宋璟、源乾曜、张说、张九龄;
改革弊政,发展经济,促成开元盛世。
宪宗元和时期: 李绛,武元衡、裴度;
积极消藩,促成元和中兴。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8-15
唐太宗: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马周
唐高宗:于志宁、褚遂良、李绩
武则天:狄仁杰、张柬之
唐玄宗:张柬之、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
中唐和晚唐时期比较有名的是:武元衡魏徵 (580-643)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
房玄龄 (579-648)唐初大臣。字乔(一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

杜如晦 (585-630)唐初大臣。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长孙无忌 (?-659)字辅机。河南洛阳人
李靖 唐初军事家。原名药师,京兆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
秦琼 唐初将领。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程晓金 俗作程咬金。唐初大将。后改名知节。济州东阿(今属山东)人。
郭子仪 唐代大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
狄仁杰 唐大臣。官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
宋璟 唐大臣。邢州南和(今属河北)人
姚崇 唐大臣。本名元崇,后改元之,因避玄宗开元年号,再改名崇,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南)人。
第3个回答  2012-08-15
楼上其实武则天时期也有名臣,比如狄仁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