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 三征高句丽的真实目的 真的是为了对付关陇贵族吗?

如题所述

你说的完全错误。
其实,从杨广的生平来看,杨广是志大才疏,只会依靠挥霍败坏前人的丰厚产业去满足自己的为所欲为,造成隋末严重烂摊子与恶劣局势,却不收拾,反而醉生梦死。用通俗的话来说,杨广是“过把瘾就死”,“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杨广是历史上最大的败家子。
杨广从来没有致力于消灭世家大族。 真要说杨广致力与消灭谁,那么从杨广的所作所为,杨广是致力于消灭平民百姓。
杨广不但不是非常懂军事,而且杨广是不懂军事。 看他动用113万军人加200万民夫去征高句丽,就足以说明他不懂军事。同样的兵力,交给谁都无法灭高句丽。高句丽那地形,杨广这么庞大的军队既无法发挥兵力优势,又白白消耗了巨额隋朝物资,只会起到把隋朝耗垮的作用。
你说杨广三征失败后,都不敢回京,又说错了。杨广三征失败后,敢回京。后来是杨广被突厥围的抱着孩子哭,已经各地农民起义吓的杨广,杨广才躲到扬州(江都)。
从哪里意淫出的世家大族要杨广死? 然而,绝大部分门阀、世家大族忠于杨广,远比平民百姓更忠于杨广。是杨广过度惨败征敛与统治逼的平民百姓没活路、导致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必然灭亡。 此时,绝大部分门阀、世家大族仍然忠于杨广。 后来杨广继续作死,醉生梦死、还乱杀人,他们再忠于杨广就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们才改成支持宇文化及。但是他们远比广大百姓更忠于杨广。
隋朝远不如汉朝唐朝明朝强大。 隋朝疆域远小于汉唐明,而且隋朝统一状态远短于汉唐明。而且隋朝很快造成严重分裂大乱,比五胡时期的分裂大乱还严重。
前面你还吹是世家大族当领先,现在你又说没有一个领袖是原有的世家大族。你这自相矛盾的。
李唐实际不是篡政。李唐实际是自己打下江山,建立政权。隋朝杨广早就把疆域丢给外敌与割据势力,没给李渊。 李渊李世民从几乎没有地盘开始,逐步击败敌人,扩张地盘,李唐是自己打下江山。
反而是隋朝才是篡取江山,隋朝直接篡取北周江山、北周丰厚产业、大好形势。 而隋朝杨广都败坏了,隋朝杨广留下残破的华夏,留下破坏严重的隋末烂摊子与恶劣局势。
从哪意淫的李唐欲与五姓联姻不成? 能看看李唐的皇后么? 李唐皇帝的好几个皇后、妃子是出自五姓、大族。但是李唐的皇后、妃子也有不少出自大族以外的人。 所以根本说明不了李唐是不是大族。
三征高句丽的磨盘,磨死的正是广大华夏平民百姓,消耗的是国家百姓的士兵。根本就没有消耗门阀、世家大族。
杨广根本不配与秦始皇比。秦始皇灭六国、做到统一,留下强大的华夏。而杨广接手前人留下的强大、统一的华夏,杨广却迅速严重削弱华夏,杨广造成隋末严重分裂大乱,杨广留下的是严重分裂大乱、外敌空前强大将要攻占中国的局面,杨广留下的是华夏将要灭亡的情况。多亏后来其他人击败突厥,击败内外众多强敌,结束了杨广留下的恶劣局势,阻止了突厥攻占中国。
哪来的秦皇要求“不得命不得归,宁可秦灭亦收南方”? 那是南征的秦军统帅认为打不过刘邦,所以才不回来。无论秦始皇、还是其他秦朝皇帝,从来没有说让南征的秦军不管秦朝存亡都要留在南方。
杨广是宁可亡国,也不改错,宁可亡华夏,也要优待突厥。
杨广可没有消灭五胡的残余影响。杨广不但没有消灭胡人,杨广反而过度优待突厥,导致突厥在杨广后期崛起到空前强大,“戎狄炽强,古未有也”将要攻占中国。多亏后来李世民唐朝击败内外众多强敌,击败突厥,阻止了突厥攻占中国。

杨广征高句丽,消耗的是华夏士兵与华夏百姓。杨广不但没有消胡,杨广反而严重削弱华夏,反而造成胡人突厥空前强大。
《隋书》:“八月,始毕率其种落入寇,围帝于雁门。”
“隋末乱离,中国人归之者无数,遂大强盛,势陵中夏。迎萧皇后,置于定襄。薛举、窦建德、王世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尊号,皆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使者往来,相望于道也。”
《隋书·卷五十九·列传第二十四》:“有遗腹子政道,与萧后同入突厥,处罗可汗号为隋王。”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上:“隋大业之乱,始毕可汗咄吉嗣立,华人多往依之,契丹、室韦、吐谷浑、高昌皆役属,窦建德、薛举、刘武周、梁师都、李轨、王世充等倔起虎视,悉臣尊之。控弦且百万,戎狄炽强,古未有也。”
隋炀帝杨广与突厥的最终结果是,突厥一度围杨广于雁门,杨广脱险之后,至死没报此仇,至死也没能削弱突厥;杨广造成隋末严重大乱,而突厥崛起达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极盛程度,不仅拥有西域到东北的广大疆域,而且还把河西、陇右、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等地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还想效仿拓跋道武帝入主中原,杨广对此无可奈何,反而在江都醉生梦死。
隋炀帝杨广死后,隋朝萧后与杨政道去了突厥,杨政道被突厥立为隋王,这个“隋”反而完全成了突厥的傀儡政权。

杨广从来没有针对关陇贵族。杨广正是维护了关陇、门阀、世家大族的利益。 杨广是严重损害了华夏百姓的利益,导致窦建德、瓦岗军、杜伏威辅公祏、林世弘等等大量农民起义成为大规模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必然灭亡。

李唐的天下,不是取自隋朝,而是李渊李世民唐朝攻灭内外众多强敌,从内外众多强敌手里夺取的,是李唐自己打下来的。

杨广失败了。当时,杨广在严重削弱华夏方面,是成功了。杨广成功的把华夏削弱到了灭亡的边缘,华夏面临灭亡的危险,突厥将要攻占中国。多亏后来李世民唐朝击败内外众多强敌,击败突厥,保护了华夏,阻止了突厥攻占中国。

杨广即位时候,哪来的满朝胡人高官? 当时鲜卑人已经汉化的与汉人一样。北周、隋朝、唐朝都是满朝的汉人高官。 在杨广之前,中国已经是汉人的天下。 为了给杨广洗地,竟然把隋文帝说成是满朝胡人高官。为了给杨广洗地,某些人连隋文帝都黑,真是丧心病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26
从杨广的生平来看,此人雄才大略,谋定后动。一生都在致力于消灭世家大族。他不但懂军事,而且非常懂军事。同样的兵力,交给一个中上之姿的将领都能灭高句丽。而且三征失败后,都不敢回京,只敢窝在扬州。他自己也明白,太多的世家大族要他死。隋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他通过三征高句丽,极大的削弱了士族的力量,你可以看到隋唐演变中,没有一个领袖是原有的世家大族,李唐篡政后欲与五姓联姻,数次不成就可以看出,李唐根本就算不上大族。也因此才能逃过三征高句丽的磨盘。杨广的做法与秦皇相似,秦皇五十万大军南下,不得命不得归,宁可秦灭亦收南方,奠定中国南方疆域。杨广宁可国亡,也要胡消。他用大清洗手段,消灭五胡的残余影响。是否真的针对关陇贵族,不得而知,如果是的话,他无疑是失败了,毕竟李唐得了天下,不过他也成功了,中国最终成了汉人的天下,而不是杨广即位时候,满朝胡人高官。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当然不是,连开疆拓土只是非常小的目的
主要是高句丽的存在严重威胁了华夏北方边疆
从隋文帝开始,高句丽就不断蚕食辽东土地,因为本身也是农耕民族,可以在辽东扎根,另外收买征服了不少北方游牧民族部落,势力最强盛的时候简直要吞噬整个东北,并向草原不断渗透
所以隋文帝开始华夏就不断对高句丽用兵,可惜几次都大败
大唐建立后,不管是唐太宗、高宗都很明白高句丽的威胁,父子两数次用兵,终于在高宗的几次出征后灭亡高句丽,华夏的北方边疆才得以安宁
征高句丽对华夏来说是绝对必要和正确的,隋炀帝唯一的错误就是败得太惨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4-20
原因并不复杂,如果你了解隋唐是起家于关陇集团的话,这个问题就很好解释了。
关陇集团起源于北魏六镇,而北魏则是一个鲜卑化政权;而鲜卑人正是起家于东北的白山黑水的渔猎民族。高句丽占据的正是鲜卑故地。
而高句丽人正在复制鲜卑人的崛起。对于隋唐的当家人来说,由于其本身就脱胎于鲜卑军事集团,对于鲜卑人的发家史再熟悉不过,当然不会允许这种局面再次发生,也就是说隋唐绝不会允许高句丽成为下一个慕容鲜卑、拓跋鲜卑。你说他们反应过敏也好,有先见之明也好,隋唐皇室是绝对要把这个潜在的敌人扼杀在摇篮之中的。
事实上,后来的历史证明隋唐皇室一点都没有神经过敏,他们所担心的都成为了现实。
入主中原的胡人、夷狄,远古的商周不论,二十五史的记载清晰地表明,不管是五胡乱华的鲜卑慕容氏、北魏的拓跋鲜卑,还是后来的辽金,其实都是出自白山黑水的东北渔猎民族;而尽管草原游牧部族强豪层出不穷,匈奴、柔然、突厥等等,先后威胁中原,但真正能够入主中原的漠北之民,却只有蒙古一族。
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我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答案。
也就是说,慕容氏、拓跋鲜卑乃至更晚一点的青海和陇西地带的吐谷浑,已经向人民证明了来自白山黑水的渔猎民族的战斗力。
同样的,当隋唐建国的时候,高句丽已经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数百年的发展,高句丽从一个小小的部族发展成一个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割据政权,其实力已经完全不在代北时期的拓跋鲜卑之下。
随着实力的增强,到了南北朝后期,高句丽已经开始频繁介入中原争霸,甚至在北周进攻北齐时,还借兵于北齐,插手中原事务。
这些事情,隋唐的当家人自然非常清楚。而在杨坚建立隋朝以后,当杨广大军南下攻陈的时候,高句丽二十万大军又开始骚扰辽西,与陈南北呼应。
这些举动自然极不友好,虽然当时的隋唐都足够强大,但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肯定是无法容忍的。
巅峰时期的高句丽拥有50余万军队,已经成为东北亚一个不容忽视的强权。
虽然后世可能对突厥更加熟悉,那只是因为突厥的攻击性更强,而高句丽走的步子更稳,相对不那么引人注意罢了。而且当时高句丽已经开始和突厥勾勾搭搭,局面就越来越有趣。
当年拓跋力微在漠北扩张的时候也是一样的路数,发家于白山黑水,向西统一大漠,然后南下;现在高句丽与突厥勾勾搭搭,焉知不是故技重施?
后世的辽金蒙古女真路数都是一样的,统一东北,灭掉草原诸部,成为漠北大汗,再南下一统天下。而凡是解决了漠北问题的,比如隋唐,都能完成大一统;凡是漠北解决的不干净的,比如拓跋鲜卑、辽、金,在其进入中原之后,漠北很快会崛起新的霸主,而北魏、辽、金就得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困境,一统天下自然就无从谈起。
这么一个强大的敌人在身旁虎视眈眈,又有北魏、慕容燕的例子摆在眼前,不灭掉高句丽,留着过年么?
但隋唐虽然灭掉了高句丽,却没有在东北建立有效的统治,当其衰落以后,还是吃了当地部族的亏。比如崛起于唐后期的契丹。
这个难题一直到清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清入关以后,一直不允许中原人士进入关东龙兴之地,而且在东北驻有重兵。但当清开始衰落,不得不允许汉人闯关东以后,东北还是和关内一样,变成了汉人的地盘。只能说,文化的力量虽然缓慢,但更长久。
第4个回答  2012-08-24
隋炀帝智商极高,对付关陇贵族是一个目的。
但是他又好排场讲面子,如开凿大运河,名义为运粮,实际为下江南,上北方方便,
三征高句丽为了要让高句丽屈服,而不是占其国土,这是他父亲没做到的,所以
30万大军距离平壤十几里时,高丽国王派使者投降,隋炀帝立马就答应,气的大将军快吐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