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打高句丽的真正目的

如题所述

一、杨广一生三征高句丽。
二、所史学家分析,第一次征高句丽,是为了显示与前朝一些皇帝的不同。前朝很多皇帝想打下高句丽而未获成功,杨广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天纵英才。结果以失败告终。
三、后面的二、三次攻打,就是为自己的失败挽回面子了。结果造成人口锐减、土地摞荒,人民动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27
  自高句丽建国后,就一直与中原王朝保持着文化、贸易往来。北魏时期,高句丽曾“岁致黄金二百斤,白银四百斤”。北齐皇帝封高句丽统治者高汤为高丽王,高句丽将“句”字去掉,自称“高丽”(仍是高句丽,不同于三韩人王建于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建立的高丽王朝)。北周时期,武帝宇文邕封高汤为辽东郡公、辽东王。隋文帝即位后,仍封其为高丽王。作为藩属国,高汤在开皇初年不断遣使入隋,称臣纳贡。
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后,高汤大惧,认为隋朝接下来会撤藩,于是“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随时准备迎接隋朝大军。藩属国这种“无礼”的举动,一时激怒了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隋文帝致书高汤,责问他是何居心,并说:“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句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高汤谢罪后,不久病死,其子高元即位,隋文帝仍不计前嫌地封高元为高丽王。
事情到此,本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圆满结局,但高元却是一个不让人省心的主儿,他不满足于现有的高句丽王土、百姓,而是满脑子的扩张念头。开皇十八年二月,高元率靺鞨万余骑兵侵扰辽西,隋文帝大怒,即命汉王杨谅等率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由于粮草不济、疫病流行和其他自然灾害的原因,水陆两军还没有和高句丽开战就被迫退还,死者十之八九。这时,高元也害怕把事情闹大了,连忙派使者前来谢罪,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于是隋文帝罢兵,待之如初,但隋朝和高句丽的关系也因此有了隔阂。
隋炀帝即位后,作为藩属国的国君,高元应该亲往长安觐见祝贺,但他却没有这么做,只是派使者前去应付,这让隋炀帝感到很窝火。高元做出此举,是因为他外与突厥、契丹、靺鞨主动交好,内部国力大增、军力强悍、国土扩大,以至于产生自大和忘本思想,忘记了自己藩属国的身份地位,居然不把泱泱大隋帝国放在眼里了,这是让隋炀帝无法接受的。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到突厥视察时,无意间看到了高句丽使者在此,就向他宣旨:“朕明年当往涿郡,尔还日语告高(句)丽王,宜早来朝,勿自疑惧……苟或不朝,将率军民往巡彼土。”
不料,这种善意而又带有威胁的提醒,却遭到了高元的拒命,于是隋炀帝决定攻打高句丽。从大业八年正月到大业十年二月,隋炀帝连续三次征伐高句丽,但讨伐的结果却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前两次大败而归,第三次虽取得胜利,可终究没有收服高句丽。其实,隋炀帝攻打高句丽,并不是因为看到高句丽的逐渐强盛和对隋朝的日后遗患,而是出于一己之私,好大喜功。大业十二年,隋炀帝三游江都时曾作诗一首,其中两句就道出了他三次攻打高句丽的原因:“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因为出兵高句丽,隋炀帝失去了民心,失去了国家,最后穷途末路,死于非命。如此严重的国家大事,竟然出于偶然,难怪《隋书》会这样评价炀帝攻打高句丽这件事:“内恃富强,外思广地,以骄取怨,以怒兴师,若此而不亡,自古未闻也。”
如果说隋炀帝攻打高句丽完全是出于小孩子脾气的“无厘头”行为,那么雄才大略、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也不遗余力地攻打高句丽又是为何呢?不愿意让高句丽做大做强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高句丽人对中原王朝的极端羞辱和公然挑衅。原来,隋军撤退后,高句丽人把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骸堆积起来,构成了一道毛骨悚然的“景观”,供其国人观赏。此举,足以看出高句丽人的残忍和丧失人道。唐太宗知道后,义愤填膺,于贞观五年(631年)派人去高句丽收葬了阵亡将士的骸骨,并予以祭奠。
第2个回答  2013-10-21
扬名立万呗,高丽本身没有很大的威胁,他们的本土狭窄,也是农耕文明,对中原威胁不大,只要击败突厥,高丽孤掌难鸣。派以上将进行屯田似的的进攻就可以征服,4、5万人,每到一地坚壁清野,抓捕他们的民众充当炮灰,驻城屯田,年复一年的向前推进,实力差距那么明显,怎么会不胜利,劳师远征,兵家大忌,他太想当英雄了。
第3个回答  2013-10-21
高句丽 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与朝鲜的高丽 无任何血缘或文化关系,倒是 朝鲜族打着 高句丽 的旗号,混淆视听,故意用 容易混淆的 高丽 国号,壮大力量!
第4个回答  2013-10-21
争夺民族的边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