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有没有杀40万人

如题所述

【历史事件讨论】论 “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不足为信”

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上的重大战役之一,想必大家知道更多。就是那个“纸上谈兵”的家伙的瞎指挥,导致赵国惨败,赵军成了秦军的俘虏。史书记载说,当时秦国名将白起在处理这些俘虏时,竟然将40万赵军坑杀了。对于这一说法,本人认为是不足为信的。

1,翻查史料,当时各国人口总和不过2000多万,赵国虽为七雄之一,但毕竟国力有限,人口最多也就200万左右。如果一次大战就被杀40万人,岂不是亡国了灭种了。而且40万是被杀的,那赵国应该还有守卫的部队,先前还有战死的军士,这么算来,赵国一半的人在出征打仗,谁去搞建设生产?恐怕“人人皆兵”也无法说通。2,坑杀40万人如同梦人痴语,坑杀这么多人谈何容易!让赵军缴械投降还有可能,但真要全部坑杀,40万人会坐以待毙?坑杀这么多人,要多大规模的场所,可至今未有充足的考古证明。虽然近年来在所谓的长平之战旧址发现了数百具尸骨,就是什么永禄一号坑的,但区区树百尸骨岂能和40万之巨划上等号?由此看来史书记载抗杀40万赵军的说法恐怕是史学家道听途说之物,不足为信啊。

不过,史书后来又记载了一则材料,使得这一话题颇具戏剧性。说秦王得知“40万”赵军被坑杀,也感到残害太多失灵,天理难容。便派人赐剑给白起令其自杀,以谢天下。白起起初想不通,后来也感到确实有悖天理,只好自裁了。这则材料确实颇感真实,但最多只能证明一点:当时秦军的确杀害了不少赵军俘虏,白起为此也付出代价。但无论如何也无法证明坑杀40万这一天文数字。

回贴如下:

回贴1

查阅史料战国人口2000万?首先,你查阅的绝不是史料,因为没有一条史料明明白白写当时战国总人口多少万的,你查阅的不过是后代历史学家推算出来的一个人口数字。

那这个人口数字是怎么来的呢?据我的所知,这个2000万的战国总人口数字,就是历史学者范文澜先生按照史料记载的军队数量,然后按照当时各国的兵役制度进行推算得出来的。他是根据苏秦张仪分析各国军队数字(共五百多万),再按四人出一兵的比例,得出来的。

空中楼阁的故事都知道罢?盖了二层小楼之后,说一楼太难看,我其实只要二楼就够了,于是拆一楼。楼主你用推算出来的结果,去否定推算所必须的原始数据,这种事和盖完二楼就去拆一楼本质是一样的。

长平之战的根据颇多,包括后世唐宋发掘出来的大量骷髅坑,一次就是一万,这在很多墓碑和后世编写的当地县志上都有记载。甚至现在你去那地方,当地农民会直接告诉你,成坑的骷髅都是少的,当地人种田刨地稍微深些,挖出人骨都是稀松平常的事。

历史考证学有个基本常识,就是如果有不同的说法,那么进行比较,采纳逻辑上更为可信的一说,或两说一同保留,暂且存疑进行参考。如果只有单一孤本数字记录,那就只能暂且采信孤本纪录,直到发现有新的证据,再去怀疑和对照原有的孤本纪录。

在历史考证上,决不能自己“想当然”去解决历史疑团,因为那样,才是真正的全无根据的胡猜,那是历史考证的大忌。

回贴2

赵军并不是一开始就将四十万人都放在长平的,廉颇一开始是率20万人入长平,其余兵力是后来的三年中陆续投入。秦军也是如此。

为什么双方都极力不断投入兵力呢?就是因为长平这地方太重要了。从交通上来看,长平是上党和邯郸的战略屏障。当时秦国先前占领了河东地区,后来又攻下了野王,如果要攻赵,不外乎两条路,一条路是走翼城、沁水、高平的西路,一条路是走晋城男碗子城、天井关的南路。但无论是走哪条路,都绕不开长平,只要赵军固守长平,秦军就既不能夺取上党,更不可能接近邯郸。从地理上来说,长平的归属,将决定赵国的命运。

所以在三年对峙时期,双方都不断增兵,争着投入大量兵力以确保这一战的必胜,最终形成了大绞肉机。

当时因为没有职业兵这一说,都是征兵制,所以有多少农民就能征出多少士兵,四十万士兵很正常,事实上后来秦王为了确保大包围圈的形成,发河内全体十五岁以上男子为兵。同理,这一战对赵国如此重要,三年对峙时期为了确保胜利,赵国征兵之疯狂,绝不可能在秦之下。

所以秦军打胜这一战,一下子就把赵国青壮人丁全杀光了。

之所以后来白起说邯郸不可攻打,是因为赵国不可能把其他边境兵全部调到长平前线,但是首都却不同,一旦邯郸遭到威胁,赵王就会不顾一切将四方边境的士兵全部调回防卫首都,这绝不能单单理解为再征兵的缘故。

回贴3

说到底,三年的对峙看起来似乎很平淡,其实这三年才是最关键的。

一开始,双方都是二十多万兵力的投入,但是随着时间的拉长,谁都不甘心失败,争先恐后投入更多的士兵。

士兵投入越多,就代表国家粮食储备的消耗越快,这对国力是极大的考验。秦赵双方的补给线都不短,中间的损耗很大。当时运输粮食都是用民夫,民夫也是要吃饭消耗的,所以补给线越长,这种中间消耗就越大,有千里作战,后方储备二十斛米,运送到前线只有一斛的说法。因此孙子才提倡因粮于敌,认为吃敌人一锺米相当于吃自己两锺米。

对峙三年的不断增兵投入,和越来越快几乎是飞一样速度的粮食储备消耗,使当时秦赵两国都陷入了难以拔出的泥潭。而且越是这样,就越没法放弃,因为一旦前功尽弃,就只有损失,没有获取了。

所以这么长时间的对峙,同时也使得这场战役变得越来越关键:秦败,则秦即便免于一蹶不振,很长时间的国力积攒也会毁于一旦,赵国更是要命,一旦失败,一蹶不振不说,还会让秦国取得了可以随时踹他老巢的战略要地,那跟亡国也没什么两样。就在对峙的积累当中,使长平最终演变成了决定未来战国走势的一场巨型规模的战略总决战。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在设法摆脱这种糟糕的恶性循环。

赵王之所以启用赵括这种提倡勇锐战法的武将,正是因为他提倡的速战速决是投了赵王企图打破僵局,使国家摆脱困境的思路。

而秦国则是正好相反,用反间计等间谍手段,促使赵国主动出击,便于自己在战场上后发制人,目的同样也是打破这个恶性循环的僵局。

最终,长平之战的战果,证明了谁的思路更胜一筹。

回帖如下:

没太多研究,随便说说:这一战的起因是上党。上党原来是韩的,可以说是三晋西面的门户。秦攻韩,韩守不住,眼看着三晋就要门户大开。这对于三国而言都是相当危险的。好在韩的上党太守转而投赵。这才引发了秦赵的上党争夺。所以说总体而言,秦是攻势,赵是守势,秦取上党是为了打开通路,赵守上党却是门户之急,上党对赵更要紧。这一战最初如果是个打劫的话,赵重秦轻,甚至对秦而言可说是个无忧劫。

然而三年拖下来,双方逐次增兵,到了最后,虽然还是赵重秦轻之劫(秦毕竟掌握着结束劫争的主动权),但却也谁都输不起了,是个天下大劫。秦国不放弃,赵就不能松劲,只能这么耗下去。因赵是被动的,所以它更焦虑,它越焦虑,就越容易行险求变。括公不出击,换个别的将领,哪怕是老廉颇,早晚也受不了政府的压力,总归是要出击的。

秦把一个无忧劫带成了一个天下大劫,看上去让自己也背了风险,实际上其战略上还是主动的,因为它还有消劫的主动权,但却将最危险的敌人拖入了一场总体战。从赵国而言,不能在战役的早期阶段消解这个被动态势,在之后单靠自己的力量已经很难摆脱了。但当时天下不是就只有秦赵两家。这时候应该考虑伐交之术。如果能引入第三方第四方的力量,那么消解掉这种比拼内力的不胜之局还是有机会有办法的。然而赵国的领导层似乎没在这方面有什么努力。

回贴1

赵国虽为七雄之一,但毕竟国力有限,人口最多也就200万左右。如果一次大战就被杀40万人

他是根据苏秦张仪分析各国军队数字(共五百多万),再按四人出一兵的比例,得出来的

以上这两句可以对照来看。

四十万确实未必是确数,但应该相差不多。秦在长平的兵力略大于赵,而非大过数倍,而秦已经征发了所有男丁(16到60岁吧),以及部分女丁,那么按照当时秦赵实力相差不大来看,赵也完全能拿出四十万人来,但同时也几乎把丁壮抽空了。这是一次大决战,秦胜则可谋天下,赵胜则可灭秦。

回贴2

赵之于长平,一是败在伐交,二是败在情报。距离上党,秦远赵近,尤其秦人前往战区必须经过魏、楚的边境,设两国设师以挠之,千里悬兵,秦安有不败之理?然而魏、楚却不挠秦师。为什么?不是秦的工作做得好,而是赵的工作做得差,东方诸国之畏赵或小于畏秦,恨赵却不在恨秦之下,当时赵的国际声誉,大概只有所谓的东帝齐地可比。至于赵括之在长平,输的不是战略,不是战术,输的是情报,他也知道大家都拖不起,所以力求速胜,速胜的目标是王龁,如果他知道武安君在前线做总指挥,还敢速胜吗?还敢行此招求速胜吗?谁都不知道。我一贯坚持说,赵括非有能大将,但也未必真的只能纸上谈兵,碰到白起,他老廉颇一个疏忽也会吃败仗(先别说白起,廉颇不是因为在王龁手下吃了败仗,才被迫退守的吗?),况小年轻赵括耶?

回复一下,从吃饭的角度

要活埋40万人,埋人的人起码要超过40万人。
美国军队定义的绝对优势好像是6:1,这我记不清了,好多年前看到的。
我们算3:1好不好?
那就是交战双方160万人。
一个士兵一天消耗大米?杂粮?草根?皮鞋?500克?1000克?算500克吧。
0.5kg x1600000 =800000kg
一天消耗80万斤粮食,
亩产多少?耕地多少?其他人吃不吃?非战斗人员跟战斗人员的比例是多少?
仓库的存量是多少?
是否能应付每天的流量80万斤,如果是在收割的日子,理论上还过得去,逻辑上虽然很荒谬。
综合这些,你相信活埋40万人吗?
没有铢心的句子吧。
无知的人如果掌握一点权利,就——可以编历史?作结论?下定义?呵呵。

李熬说过,什么什么“垄断学术、专卖学术、专卖他们定义的学术”。为什么能这样,因为平台是他先生打理的。

有趣有趣

你的意思,就是数字很大,一定达不到,是么?

很好,既然你喜欢从数字的方面来论证,咱们就说数字好了。

首先,“活埋40万人”,这本身就是错的。可见你根本就没有看过相关的东西,这方面考古论文堆起来都能活埋人了:

出土的大量尸坑中的尸骨,刀剑痕迹鲜明。考古结果是,非活埋,而是秦军在收缴了投降赵兵的武器后,将赤手空拳的赵兵漫山遍野就地屠杀,再将其尸首推入地势形成的低洼处后,草率盖土掩埋。

太史公也有打盹的时候,没有亲临战场的他,没有准确了解到底秦人是怎么样埋的。

我再举个浅显的例子,蒙古人打阿拉伯人的时候,一个蒙古兵进入一个阿拉伯村落,先下令村子里近百男女老幼彼此捆绑好,然后一刀一个,全部杀死。蒙古军打破花剌子模城,120万花剌子模城居民,接近20万的蒙古兵,当时每个蒙古兵分得四五名俘虏,一声号令后将他们全部杀死。

啥叫做绝对优势6:1?屠杀能用士兵拼杀时的比例去对比么?

第二,粮食的数字。你认为历史是编造?那好,咱们不说史书,就论秦简上的东东,当时颁布律令和规范法度的东西,咱们也用考古结论来说话,对此你满意么?

不用你多计算,我这就可以把粮食数字告诉你。

战国中晚期的亩产水平,是一亩两石,2秦石是60.7kg。按长平之战时期时候的秦国田亩呢,将郑国渠建成后的关中280万亩刨除在外,单以四川都江堰建成的300万亩来算,年产量就是600万秦石,也就是36420万kg,折合市斤为72840万斤。

咱们就按照你说的1天消耗80万斤来计算,这还只是单单秦国的都江堰附近田亩年粮食产量,就已经足够养活80万的士兵910.5天之用。何况长平之战时,80万人还不光是秦军。况且秦国还有数年的巨大粮食储备。

你根本就对战国时期的粮食产量没有半点概念,就先草率地去否定战国时具备供应巨大兵力的粮食产量的可能性,这算什么?

“无知的人如果掌握一点权利,就——可以编历史?作结论?下定义?呵呵”

你这句话说得颇有道理。不过么,因为自己的知识范围贫瘠,于是就盲目否定超出自己想象的东西,这是全人类的通病,倒也不能单说是你个人的问题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08
我只说自己的一些观点.大家来讨论下.
首先我们不考虑到历史上夸张的问题,《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其中所云“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而也有记载赵在长平之战后,所有青壮年几乎损失殆尽.所以秦国60万,赵国45万的数字基本是属实的,可能略有夸大吧。

只是我估计两边的军队,这个数字应该不可能全部是战斗人员,应该是包括了后勤部队。考虑到战争所在,也是三年的相持,是在上党,也是赵国最富庶的地方,所以赵国采用运输和自给自足的耕种,应该可以基本满足军队所需。
而秦国应该是顷全国之力来打这场战斗的),《吕氏春秋·应言篇》有“秦虽大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缺字当为“匮”乏”之属),所以基本上估计60万里面可能有很大部分,可能达到一半以上是运输部队和后勤负责耕种的部队吧。这样可能比较能解释后勤补给的问题。

而关于坑杀的问题。首先,坑杀的数字可以说肯定有夸大,当时赵国最多发动了有水分的45万人马,在经过激烈的战斗后,不大可能还有40万的剩余部队。而且考虑到当时天下未定,秦国又是众矢之的,刚经过一场那么激烈的战斗,虽然获胜但是损失过半,需要的是时间来恢复国力军力。而且养不起投降的赵国军队,又不可能放回去。所以用坑杀的方式,一方面彻底削弱赵国,一方面也有杀给其他各国看的成分在,让他们在发动对秦战争的时候需要多多考虑。所以很有可能非常多的夸大了数字,可能只坑杀了10几万到20万的军队吧。
所以30万剩余秦军,坑杀10-20万赵军还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坑杀的地点,根据最新研究,是很分散的,不是一次性集中在一个坑里面杀掉的,是分散的,所以白起可能是分开来,瞒着降卒多次进行的坑杀,可能是以叫他们进行挖坑的工作是坑杀或者用酒灌醉后坑杀的,以所以带着武器也可以理解。

以上是我的观点,仅攻参考
第2个回答  2008-11-09
杀了,现在的长平古战场遗址都还有累累白骨,而且数量之巨,可见白起坑杀40万赵军是与史实符合的。
第3个回答  2008-11-09
在战国人口不多,恢复缓慢的时期,人力资源要比国土资源更加宝贵。在当时那个年代,每年的都要爆发战争,所有的诸侯国的国君,大家都在争斗,如果说在一场战争当中,你俘虏了大量的士兵,好,战争到此结束,而你把他们放了,他回到他的国家以后,下一次战争他们仍然是战士,战争永远都会进行,战争会一场接着一场地打下去。 长平之战若不杀降,这四十五万赵军回头又是一支大军,秦军等于白打。白起为国家计——杀!
第4个回答  2008-11-09
有,因为知道现在我知道的历史都是他啥了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