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考语文对联试题特点与教学对策

如题所述

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均涉及到了对联。这类试题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构建比较开放的答题环境的同时,能使考生个性化地展示语文素养。试题大多出现在第一版块“积累与运用”部分,与古诗文的默写考查放在一起。也有结合在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中考查的个别情况。这些试题均是给定上联,要求考生对出下联。从内容上来说,或描绘优美的自然风光(2004年、2012年),或表达浓郁的深情厚谊(2005年),或用对联再现地域文化特色(2006年),或交流名著阅读体会(2007年),或结合时事展现综合实践活动(2008年、2009年),或链接悠久历史文化(2010年)。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4858097.htm
  考生要想很好地完成这类试题,诗文积累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以2011年中考试题为例:
  为宣传“世界环境日”,班级召开“建绿色家园,享美好自然”主题班会,设置了属对环节。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青山外早莺争树
  下联:□□□□□□□
  题目从实践活动的角度入手,结合现实热点,彰显出了人文特色和文化气息。要完成本题难度不大。上联化用了《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两首诗中的诗句,平日学生有这两首诗的积累作为基础,化用其中合适的诗句,自然能轻松作答。可以说,诗文积累为对联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是对联创作的源头活水。反之,对联创作也能促进诗文的积累和运用。
  那么平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对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有效完成这类试题呢?不妨勤积累、巧训练。
  一、勤积累
  多积累诗文。诗文特别是诗词中的对仗的句子,在形式上大多符合汉语文的规律和特点,把词类、词组、句式、声调、逻辑和修辞几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学生在背诵积累中除了受到以上诸方面的训练之外,能积累词汇、形成语感,还能受到情感上的熏陶感染、文化气息的浸润,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对联的特点,不知不觉间提高语文素养。厚积而薄发,博观而约取。不断积累,强化记忆,用时才能信手拈来,不费工夫。
  教学中,笔者曾作过诗文积累与对联创作的尝试。如出上联:松郁郁。学生积累过杜甫的《蜀相》,由“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两句,很快对出“柏森森”。再如根据李商隐的《夜雨寄北》的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共话巴山夜雨时”拟一上联:“西窗剪烛听夜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积累过的诗词对出下联。因为学生积累过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背诵过李清照《醉花阴》中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等诗句,所以很自然地就能对出“东篱采菊见南山”、“东篱把酒思远亲”等下联。可见,有了丰厚的诗文积累作为底子,作对方能得心应手。
  二、巧训练
  长春版教材中安排有专门的属对训练。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中可灵活安排。
  串联题目。如长春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是《古代神话六则》,其中包括《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夸父逐日》《鲧禹治水》。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做这样的训练:“你发现了吗,有些文章或故事的题目可以组合成对联。如用‘精卫填海’做为上联,你能想到哪些文章或故事的题目做为下联?”这样的训练着眼基础,符合教材及学生现状,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同时在考察学生对对联形式上的掌握的同时,也可考察学生对课内外神话寓言故事的涉猎和了解。
  完善板书。板书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和精华”,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机智。在板书设计中,适度引入对联,可以给学生以鲜明的记忆。
  笔者曾积累了《木兰诗》的一则板书设计——
  上联:替父从军别具英雄气概
  下联:辞官还乡彰显女儿情怀
  横批:忠孝两全
  这副对联,兼顾了木兰“替父从军”“归朝辞官”两个情节,很好地概括了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教学时,可以在板书上恰当“留白”,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予以补充和完善,从而考察学生诗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及人物形象的认识。
  概括内容。归纳概括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而对联的重要特点就是言简意赅,概括力强。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对联训练学生的这方面能力。如根据《醉翁亭记》的学习,完成对联。上联是:流连乎?山水秀丽。这是在全文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考查学生是否理解了文章的主旨,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联中运用了虚词,这和原文一脉相承。设问的语气,有利于学生在近于一问一答的吟哦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提炼概括,学生的作对快捷而丰富。如:“陶醉也,百姓安康”、“欣慰也,政治修明”等等。
  以上指的是孤立的篇章间单独的训练。随着年级的升高,能力的提升,可逐步实施综合训练。下面笔者结合平时命题中的对联试题来举例说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