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译汉

英译汉的步骤、技巧?怎样可以使自己的译文令人赏心悦目?
大家来谈谈心得吧。谢谢~

六、英译汉的步骤

由于英译汉试题中的句子结构一般都较为复杂,很难一步到位地给出准确的译文,因此建议采用由大到小的步骤逐步翻译,以达到译文的“忠实”、“通顺”,这一方法是指先从大处着眼找出句子的主干结构和主要元素,然后再填补细节,分析句子的外围成分,最后再加以润色,下面举例说明。

【例1】Whether to use tests, other kinds of information , or both 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depends , therefore , upon the evidence from experience concernimg comparative validity and upon such factors as cost and availability.

步骤1:主谓宾

whether从句depend onevidence and factors

是……还是……取决于依据和因素

步骤2:采用测试其他信息同时经验依据费用、来源因素

步骤3:是采用测试还是其他种类信息,或是两者同时使用,取决于诸如费用和有无来源等因素。

步骤4:补上:in a particular situation, therefore, concerning comparative validity等成分,并对整句加以润色。

【译文】因此,在某一特定情况下,究竟是采用测试还是其他种类的信息,或者两者同时使用,须凭有关相对效度的经验依据而定,也取决于诸如费用和有无来源等因素。

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容复杂,较多从句、并列的比较、选择词组也较多的句子。

七、英译汉的技巧示例

1 谨慎选词、意达文顺

连词成句,句成篇章,这是行文的一般规律。翻译过程中,选词是一个重要方面。尤其能 不能从众多的近义词中选出最恰当的一个,一方面得看译者的语言功底,另一方面得参考上下文的语境 —— 考研翻译其实提供了充分的语境。就社科作品来说,则以名词的问题更为突出。因为这类作品中,往往有许多名词术语,必须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任何的误译漏译都会影响读者的理解,达不到翻译“等值”的效果,选词大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词义褒贬、词性判断、词的文体特色、词的本义和转义等。考虑到其重要性,这是将选词进行重点讨论。

【例1】The catch, says Oparil, is“Nobody could eat only that on their own”. And at the other two measured levels; she says there was little impact in dropping from 3,300 milligrams to 2,400, especially for those without high blood pressure. The problem isn’t just that the NHBLI is clinging stubbornly to old ideas. It is that focusing on salt to control blood pressure also diverts attention from the more proven techniques of limiting calories or increasing activity.“People will pick one that they’re going to do,” Oparil says.“And if they pick the salt restriction, they’ll get a very minor benefit, in my opinion.”

【原译】奥帕里尔说这个量是“谁也不能够让自己吃这一点点盐”。在种两个可量化的数据方面,奥帕里尔说从3,300毫克降到2,400毫克几乎没有产生影响,特别是对没有患高血压的人是如此。问题并不在于心肺和血液研究所(NHBLI)顽固地抱着旧的观念,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限制盐的摄入量上就会转移人们对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限制卡路里或增加体育锻炼的方法的注意力。奥帕里尔说:“人们将会从中选择一种方法,如果他们选择了限制盐的摄取量,依我看效果将是微不足道的。”

【分析】原译有多处不足。一是选词不准确;二是有的句子过长;三是该增词时未增词。

原文第一句中,原译将catch译为“这个量”并无根据,属猜译。从该语段来看,该词的概念意义等同于下文的“problem”。《英汉大词典》中catch作名词,也有一条词义为“隐藏的困难”,相当于problem,这个词义与全文很吻合;on their own译为“让自己”也属望文生义,准确的译法是:自愿地;主动地。在at the other two measured levels短语中,measured意为“测量过的”,level意外“标准”,联系上下文,可认定这两个词指“试验过的用量”,可见原译的“可量化的数据”之说不妥。

“……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限制盐的摄入量上就会转移人们对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限制卡路里或增加体育锻炼的方法的注意力”,这么长的句子,使人还没读懂其意就“憋”死了。

People will pick one that they’re going to do一句,据上文可理解为:People will pick one of the ways that they’re going to use to control blood pressure. 所以译文中应增加“降压”二字。

【改译】奥帕里尔说:问题是“谁也不会自愿食用这么一点盐”。对于另两个试验用量,她说从3,300毫克降到2,400 毫克几乎没有什么差异对未患高血压的人来说更是如此。问题不仅在于心肺和血液研究所(NHBLI)顽固地抱着陈旧观念,而是过分关注利用盐摄入量来控制血压,会忽略更多的、已经证实有效的、限制卡路里或增加体育锻炼的方法。奥帕里尔说:“人们会从中选择一种降压方法,依我看,如果他们选择限制用盐量,其效果将微乎其微。”

2 代词指代、心中有数

英汉表达的另一种重要的区别是:英语多用代词,汉语少用代词。英语多用代词,如it(they)等用得十分广泛,几乎每个句子中都会碰到代词,这主要是为了避免重复名词。另外跟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求有主语也有关。汉语中很少使用代词。这种语言及思维习惯上的差异会造成我们理解和翻译上的困难。尤其是当语义功能相对较弱但语法作用较为突出的it(they)及其变格形式的频繁出现时,往往让我们在理解其指代内容时需仔细揣摩,认真推敲。那种不做深层语义和逻辑分析就动辄下笔,将代词“乱点鸳鸯谱”的做法常常会使译者对译文内容都稀里糊涂,根据评分细则常常会被扣分。

【例1】The little pills gave women the kind of control Kelly craved. And they transformed women’s lives——personally, economically and socially——and, in the process, forever changed American society. The pill was a revolution and then some, said sociologist Dr. Kristin Luker, a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It was like discovering fire.” The fire took a few years to spread.

【原译】这种小药丸给妇女带来了凯利曾经渴望的控制生育的好处。它改变了妇女的生活 —— 个人生活,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永远地改变了美国社会。这种药品对妇女是一场革命,当时,在某种意义上,正如伯克利的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家,克里斯廷·卢克所说:“就像人类发现了火种一样。”这火种有了几年的时间才普及到千家万户。

【分析】首先说,原译将in the process译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概是将其看成了in the process of time。其实,结合上文的they transformed women’s lives,可以看出process指的是改变妇女生活的这个进程。仔细体会上下文的含义,可以这样来理解:避孕药在个人、经济和社会诸方面改变了妇女的生活,同时,也永远地改变了美国社会。如果说译者此处的疏忽问题还不大,那么下面不定代词some的译法就不一样了。The pill was a revolution and then some,其中的then some被译为“当时,在某种意义上”真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由于这个错误,继而出现了硬是把原本属于两个句子的内容搅到一起这种浑水摸鱼的译文。原因是译者没能识破some指代的是前面的revolution,意思是:避孕药是一次革命,随后又有几次(革命)随之而来。这一点从下面的篇章中也能得到证实,即:(由于避孕药的问世)妇女通往学业和就业的大门被打开了等等。

【改译】这种小药丸使妇女有了凯利曾经渴求的那种节育的方便。它们在个人、经济和社会诸方面改变了妇女的生活,同时也永远地改变了美国社会。社会学家,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克里斯廷·卢克说:避孕药是一次革命,并且又有几次随之而来。“就像人类发现了火种”。几年的时间火种就遍及千家万户。

3 条分缕析、李冠李戴

英语两种语言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在行文组织及句法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句法多采用“形合”,而汉语句法多采用“意合”。有些语言学家形象地将英语句子称为“葡萄型”结构,葡萄主干很短,其上附结着丰硕的果实。而汉语句子则较短,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地往下叙述,逐步展开,信息内容像竹竿子一样一节一节地同下去,很少有叠床架屋的结构,因而常被称为“竹竿型”结构。

英语这种固有的特点有时会给我们的理解和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也很容易使我们落入误译的陷阱,毕竟我们这些见惯了汉语“竹竿型”短句的人不容易一下子就习惯英语的“葡萄型”结构。惟一的应对方法就是仔细咀嚼原文,对其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条分缕析,以求做到“李冠李戴”。

【例1】Casualties, were taken to several hospitals in southwestern Georgia, some of which operated on backup generators.

【原译】伤亡人员被送往佐治洲西南部的几所医院里,其中一些伤者在备用发电机的帮助下动了手术。

【分析】上句中的some of which是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初看时,会误以为是修饰casualties(伤亡人员)的,因为句子中既有伤亡人员,又有医院,特别是其中的一个介词on,更是能施“障眼法”,让读者觉得operated on不是“做手术”的意思吗?若进一步想,又觉得不可能,因为,operated on用作一词组,其前的to be(即were)是决不可省略的。同时,应该明白,介词on的一个重要含义是:依靠;以…方式。如:to travel on the ship(乘轮船旅行);They live on potatoes.(他们的靠吃马铃薯生活。)因此上句的介词on还是应该考虑和backup generators组成词组。含义是:依靠备用的发电机发电。

【改译】伤亡人员被送往佐治亚洲西南部的几所医院里,其中有几家医院是靠备用发电机发电来维持运作。

4 借助逻辑、缜密思索

匈牙利著名翻译理论家拉多·久尔吉认为,翻译是逻辑活动,译文是逻辑活动的产品。

这里所说的逻辑活动,即是寻找事物的逻辑关系,内在联系。根据这种逻辑关系组织译文,就能确切地体现原文的精神实质,达到准确、通顺的要求。我们知道,英语结构比较严密,connectives使用很多,从而使得一个句子的各个组成成分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明确,主次清楚,这有别于汉语句子之间的关系主要由意思本身来连接,很少借助连词的结构,也为我们在翻译过程合理运用逻辑关系提供了便利。

【例1】Some parents simply cannot stand letting their baby cry until he or she learns to fall asleep on their own, or when the baby awakens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Most expert advice suggests this is shortsighted.

【原译】有些父母亲,一刻也不愿看到婴儿哭哭啼啼,除非婴儿自己睡着了或半夜里醒来。大多数专家的意见表明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做法。

【分析】英语句子非常欣赏逻辑性,就表层结构而言,英语又喜欢将句子内涵的逻辑“外化”,即用形形色色的 Connectives来明示其逻辑关系,大处着眼英语又被称为“形合语言”(a Language of Hypo�taxis)。一般说来,英语句子逻辑标记非常明显,这些都是我们正确理解英句的重要依据。比如上句里的until he or she learns to fall asleep on their own, or when the baby awakens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时间概念清晰,逻辑层次分明。译者当条分缕析,梳理得当。不能似是而非地将它们“捏”在一起,译成“除非婴儿自己睡着了或半夜里醒来”。until he or she learns to fall asleep on their own →直到婴儿学会自己入睡;when the baby awakens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当婴儿在半夜醒来的时候。

【改译】有些家长根本无法忍受婴儿自己学会入睡之前的啼哭,或是半夜里婴儿醒来时的啼哭。大多数专家的意见表明这是一种短见。

5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已成译界名言。这句话的内涵折射了一定的哲学思维,对于翻译活动不乏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来说,在翻译过程中,既要看到“点”更要见到“面”,不能因解决了一个细枝末节的问题而沾沾自喜,忽略了“全局”。置“全局”于不顾,而埋头解决“点”的问题,实际上是解决不了的。译途匆匆,译者应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居高临下,立足宏观,语篇在胸,其词义的选取、行文的组织、格调的把握,才不至步入岔道,才不至于断章取义,不至于望文生义,不至于见首不见尾,不至于无端得到割裂一些固定的结构。树立翻译过程中的总体感和大局观,是初入译林者应首先树立的。

【例1】The study will then use the programs that induce the most laughter to test immune system responses in young patients. If a positive biological response to laughter is found, the cartoons, TV shows and films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are of ill children during procedures such as blood draws and chemotherapy to alleviate stress and fear and promote faster healing,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s.

【原译】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是用最能引人发笑的方法对青年病人的免疫系统进行测试。

【分析】1) programs显然是与后面的the cartoons,TV shows and films有关,所以,将programs译成“方法”不合上下文。应改译为“节目”。

2) 孤立地看young patients,完全可译“青年病人”,但是,下文即出现了the care of ill children,显然,这里的young patients有其特定的所指,似可译“小病人”。

此外,原译漏译了原句中的responses。这是不应该有的疏漏。

【改译】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是用最能引人发笑的节目对小病人的免疫系统的反应进行测试。

6 瞻前顾后、全“句”在胸

英语句子结构的排列特点一般是以主句为核心主要成分(主谓语)十分紧凑,各种修饰成分被叠置于主句的前后。

当修饰成分较长,其间又有其他成分时,修饰成分往往后置,远离被修饰的成分,由此而出现成分的间隔。如仅从“后置定语都要紧靠被修饰的词”这一概念出发,来分析梳理句子结构,常常会产生歧义。此外,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甚至同一主语、同一谓语、同一宾语、同一状语都可能会因一些间隔成分的插入而给理解和翻译带来困难。这种时候,必须瞻前仰后,全“句”在胸,才能正确理解,准确表达。那种蜻蜓点水,将句子有机成分断然割裂开来的做法往往会使英译汉走入死胡同。

【例1】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says existing designs are safe. She dismissed shield products as“people preying on the fears of consumers.”

【原译】长途通讯产业协会认为目前的设计是安全的。她拒绝考虑屏蔽类产品,认为这种产品是“诈骗忧心忡忡的消费者的钱财。”

【分析】须知,原句中的动词dismissed不是孤立的,它和后面的介词as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彼此组成了一个短语动词,dismiss … as的含义是:认为……;不理会;自心中摒除;不考虑等。如以下句中的dismiss就是和as一起使用的。我们决不可孤立地看dismiss一词:A good few people dismiss the idea as sheer nonsense.(不少人认为这种想法是胡说八道。)The minister just laughed, and dismissed the idea as impossible.(部长认为那个想法是异想天开,因而一笑置之。)

此外,原译将prey on译成了“诈骗”也显得不美,用笔似重。

【改译】长途通讯产业协会认为目前的设计是安全的。她认为这种屏蔽产品不过是“从消费者的忧虑中诈取钱财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30
信达雅。
信时,逐字逐句,务求语义无出入。
达时,能将英语的从句系统剥离出来,该前置成定语便前置,该独立成句便成句,这时算是一篇正常的中文了。
雅,在达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翻译者的语文水平,遣词造句,等于一次创作。(特别注意一些英文的习惯说法的中译问题,比如a cat on hot bricks 用中文俗语“热锅上的蚂蚁”代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1-29
根据自己的理解 先通读课文

把不明白的单词逐一列出 查出完整意思~

然后根据意境 和自己的理解 翻译出英语句子···

有时候能简单翻译 才能理解全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