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对死亡有恐惧感

如题所述

我以前总说人对死亡的恐惧仅仅是对临死前无限痛苦的恐惧,假如人们走向死亡的过程就像睡觉一样安宁,谁都不怕死了。
但随即我自己的观点就站不住脚了,我先想到了司马迁,宫刑的痛苦或者有甚于临死前的痛苦,他却没有选择死,因为他有未尽的事业,于是我又补充人对死亡的恐惧还来于他有未尽的事业。我又举例来支持我的这个观点:母亲对孩子,有的时候母亲活着的原因是为孩子,她害怕自己死后没人照顾自己的孩子,照顾好孩子就是她未尽的事业,所以她不选择死。
但随即我的观点又有漏洞:有些人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于对死后的茫茫未知。他们或许认为死后还有所谓灵魂的存在,以及死后他们要到另一个世界去,他们既不怕临死前的肉体痛苦,又没有未尽的事业,他们仍然怕死就是因为他们认为死后他们还会以一种形式存在,他们对这种形式存在的不确定性产生恐惧。举例:一些宗教徒,他们苦行修道,已到了物我两忘、再无生念的境界,然而说到死亡他们还是充满恐惧,他们怕自己到达不了自己修度的天堂。再例:祥林嫂,她死前问“我”人死后有没有所谓天堂与地狱,可见她已经不少次的想到了死,唯一阻碍她的是她不确定死后的存在形式。
于是得到结论,人怕死的原因有三:人怕临死前的痛苦、人有未尽的事业、人对死后的茫茫未知。
然而我自己又是带点自虐倾向的,我被这个问题重重包裹,于是我决定关掉手机断绝所有联系,静静地躺床上发呆,等待自己睡去,我也不知何时才真的进入睡眠状态,只知道转天早上挺疲惫。
后来我突然觉到,“想死”与“怕死”是两个概念,不想死的人未必怕死,我想的那个司马迁的例子就是例证,司马迁不想死,因为有未尽的事业,这是一种欲望,但他并不怕死,他很豁达的看待生死道:“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比鸿毛。”于是我们还发现有许多人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后自行了断自己的生命,他们当初不死并不是怕死而是还不想死。所以“欲望说”也不成立,有欲望只能让人不想死,并不能让人不怕死。可见人有未尽的事业能支撑人活着,那是一种动力的贯穿而不是恐惧的拖延。那些贪生的人只是不想死罢了,他们贪生其实在贪图生存的安逸,他们对已知安逸的贪恋其实正反衬出对未知痛苦的恐惧。
问题想到这我必须要给自己一个答案了,不然就真的纠缠不清了,也是该下一个结论的时候了。
一句话:人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人们对未知的痛苦的示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3
1、人们害怕未知事物:从人类的进化来说,对于未知的事物保持恐惧,这并不是一个缺点,而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手段。人死了,感知觉活动自然也就停止了,因此没有人知道死亡以后是怎么样的。对死亡的未知,也是人们会对死亡产生恐惧的原因之一。对老年人来说,死亡比年轻人要近的多,因此对于一无所知的“另一个世界”的恐惧,自然也比年轻人要多一些。

2、死亡会让自己离开家人:死亡意味着和伴侣、子女的诀别,如果家庭关系和睦,对彼此都念念不舍的,自然也会害怕死亡将他们分隔。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死亡带来的孤寂感,也是让人恐惧死亡的原因。有些老人对死亡的害怕,源于死亡会让自己立即开家人朋友,由于对子女家人的牵挂太深,也让老年人害怕死亡。

3、人的求生本能让人害怕死亡:人生存的意义就是为了延续,为了延续生命,因此人有了许多求生的手段,比如食物链、交配等等都是人求生本能的表现。这种求生本能让人对疾病、疼痛、死亡产生了抗拒心理,就像人落水窒息产生的挣扎一样,死亡对生命来说是最大的威胁,因此人本身的求生本能使人恐惧死亡。

4、人的不甘愿让人害怕死亡:正如一句流传的笑话所说的一样,人最害怕的是什么,那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而连生存的机会都被剥夺了,那么剩下的钱也就失去了意义。有些人害怕死亡的原因就是因为一些不甘愿的心理,怕自己死的不够有意义。正如许多皇帝都怕死一样,他们不愿放开手中的权利,因而才会害怕死亡。
第2个回答  2017-09-13
这个说起来其实没有多复杂,因为未知。其实人类对恐怖的事物的承受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之所以恐怖,根本的原因还是未知,没有人知道人死后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或者说,知道的都没有办法和你说,所以才会恐怖,才会害怕,这是一点。
然后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点,就是人类的那种被认同感,每个人存在这个世界上,混得好混的差,总有人知道你,可是如果死了,除非你是那种最杰出的任务,否则可能几十年上百年后,根本就没人还有你这么个人,你的存在的痕迹将会被时间抹去,直到全部消失,到时候你就跟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关系,你就是不存在的,可能这也是很多人害怕死亡,可是很多名人和恶人却不害怕的缘故吧。
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第3个回答  2017-09-15
因为生存是人性的最大本能和本性,而死亡是对生存的最大否定或摧毁。为了有效地维护和延长生存,人类(乃至所有生物都)本能地进化或产生出一种对死亡的恐惧感。死亡恐惧感的作用是为了使人类远离对生存有害、危险的场景和环境。一旦一个人没有了死亡的恐惧感之后,那么,他离死亡的时候也往往不会太远了。根据分子心理学原理,死亡恐惧是我们大脑中记载着“死亡”这个信息载体分子的强负电及其对应的负面激素(如过量的肾上腺素)造成的。“死亡”信息子负电的过高的确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给我们造成不必要的死亡恐惧感。但如果死亡信息分子的负电能过低,往往会使主体对死亡的不在乎和漠视,这很容易导致主体的自杀。所以总体上讲,适度的死亡恐惧是有利的,至少是利大于、远大于害。
第4个回答  2019-01-30
每个人成年后都知道,每过有一天,死亡就会临近一天。这个恒古不变的事实让热爱生活的人非常难以接受,让不怎么喜欢生活的人渐渐地坚定生无可恋提前离世的决心。尽管自古以来有人鬼神的传说,但是在现实的生存空间,至少至今没有发现其他近人类的生命存在。生命的起源之谜也一直没有完全解开。站在食物链最定端的人类,往往最容易产生对自身存在的迷茫。每一个生命,来得那么突然且带着期限,就像程序化的产物。大概这就是恐惧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不管哪一种死亡都是痛苦的。至今没有公开施行比较舒服的安乐死也是阻止提前结束生命的一种恐惧。当然,如果一个人完全克服了这两种恐惧,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视若无睹了。视死如归就是这么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