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中医用药有哪些禁忌?

如题所述

中药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神农本草经》称这些药物之间的关系为“相恶”和“相反”。以后历代关于配伍禁忌均有认识和发展,在古籍中说法并不一致。金元时期概括为“十九畏”和“十八反”,目前仍被普遍认同和应用。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八反、十九畏当中所列出的很多药物也都是治疗胃肠病的常用药物,如甘草、贝母、半夏、白及、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芍药、丁香、郁金、三棱、官桂、石脂、人参、五灵脂等。因此在应用上一定要注意,不可违反使用,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妊娠用药禁忌

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不良反应,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以上所列举的药物中,也有很多是胃肠病常用的,如三棱、莪术、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对怀孕期间的胃肠病患者,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酌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这说明服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另外,由于胃肠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黏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

正确服用肠病的中药煎剂

中药煎剂作为口服药与西药和一般的中成药比较而言,有着很大的特殊性,它牵涉到诸如服药时间、服药次数、每次服药量、服药温度等一系列问题。对于胃肠病患者来讲,这些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服用中药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药物能否充分发挥药效,能否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所以胃肠病患者在服用中药煎剂时,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服药时间

古人对药物服用的时间非常讲究。《汤液本草》说:“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强调食物与药物不能同时服用,而且还应该区别饭前饭后。因为中药成分复杂,影响其吸收利用的因素也较多,两者共进,很可能因为相互干扰而影响药效,故不宜与进食同时进行。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或饭后服用,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物、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药效的发挥;中药和西药也应该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两者发生反应,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性;而有些中药又因对胃肠刺激性大,所以必须在饭后服用,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由此可见,服药时间对药效的产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具体要求如下:

一般的中药煎剂宜在饭后半小时以后服用,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攻下药宜饭前服用;

消食药亦宜饭后即服,以利充分发挥药效;

泻下药宜在饭后2小时服用;

缓下剂宜在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

急性胃肠道疾病则不拘时服。

服药温度

为了顺应药性,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呕吐等不良反应,中药煎剂的服用温度也有要求。通常人们会认为中药煎剂趁热服用疗效才会较好,但是这种观点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中药煎剂。

一般情况下,遵照以下几条原则:

一般煎剂都采用温服,以避免对胃肠道的产生刺激;

寒证须用热服,热证须用冷服;

热性药温服,凉性药冷服;

真热假寒的病证用寒性药但须温服,而真寒假热的病证用热性药而须冷服;

芳香化湿类的药物久置易挥发,宜温服,以保药效;

温补药宜配热水服用,以促进温运;

解毒、清热、止呕吐的药宜凉服;

祛风散寒、温胃和中的药宜热服。

服药次数

一般一剂中药可被分煎作2~3次服用,但在有些特殊情况下,服药次数也须作相应的调整。如病情急重者,可1日2剂,煎成药汁合并一处,分成数份每隔4小时服药1次,以使药力持续,快速控制病情发展;而病情缓和者,则可每日早晚各服药1次。需要说明的是,中药煎制中,目前多数人是分煎分服的,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有缺点的:据测算,头煎药汁中药物有效成分煎出率为30%,二煎为40%~50%,三煎以上仍有20%,头煎、二煎和三煎的药汁中药物有效成分含量差别较大,不利于保持相对恒定的药物浓度,容易造成疗效的波动。因此,应当提倡一剂药数煎所得的药汁合并、搅匀后分次服用。

正确掌握胃肠病的用药时间

临床上发现,药物的用药时间和药效的发挥有着紧密地联系。正因为如此,在现代医学、生物学基础上诞生的新兴学科——时辰药理学便应运而生。时辰药理学的目的就是在患者使用药物时,既可使药物产生最大效力,减少用药量,又可避免和减少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人体几乎所有的生理功能,都具有以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性变化,这种变化被称为“生物钟”。在生物钟的控制协调下,人们的基础代谢、血糖水平和激素分泌等功能都具有节律性和波动性。就药物而言,其药效与生物钟也有着微妙的关系。随着机体各组织器官、激素水平等变化,胃肠道环境也相应的发生变化,而胃肠道的环境对药物的吸收及疗效的发挥均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另外,药物的性质、治疗目的及对机体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等因素,都决定了不同药物在服用时,都有不同的时间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