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谁知道乾隆六次下江南分别是在哪一年

如题所述

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开始第一次南巡,正月十三日从北京出发,至苏州后,自吴江到嘉兴,驻跸在秀水县北教场大营,即北门外杉青闸对面的御花园。次日游览烟雨楼,有《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诗记其事。

第二次南巡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事隔六年后“旧地重游”,写下了《题烟雨楼》诗。

由于前次登烟雨楼时,因天雨湖上烟雾迷茫,未能眺望远景,引以为憾。这次重游适逢天气晴好,于是乾隆诗兴大发,又作了一首《烟雨楼即景》诗,把烟雨楼比作蓬莱仙岛,把南湖比作杭州的西湖,觉得天然美景足以畅怀,不需要什么人来献“渔樵耕牧图”了。

乾隆二十七年(1762)正月十二,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二月到苏州,旋即至嘉兴游览烟雨楼及茶禅寺。三月回銮过嘉兴,复登烟雨楼,与前两次不同的是,乾隆这次未驻跸嘉兴,却两次登烟雨楼。在烟雨楼作了《再题烟雨楼》诗后从杭州回銮过嘉兴,又去烟雨楼,写下了《复游烟雨楼》诗二首。

这样的一吟再吟,乾隆的诗兴似乎并没有稍减,振笔题了一首《烟雨楼叠旧作韵》诗,总算为这次的登楼赋诗画上了一个句号。

过了三年,乾隆三十年(1765)第四次南巡,游烟雨楼后,作了《游烟雨楼即景杂咏》四首。半个月后,由杭回銮过嘉兴,乾隆再次登烟雨楼,作了《再游烟雨楼诗》。诗成,兴犹未阑,又作《题烟雨楼》诗。乾隆这四次南巡六登烟雨楼,诗兴如此之浓,与文学侍臣钱陈群的唱和不无关系。

乾隆第五次南巡已时隔十五年,即乾隆四十五年(1780)。这年是乾隆七十大寿,游览烟雨楼后,作了《题烟雨楼》诗。

在诗中这位风流自赏的皇帝不无感慨地吟道:“……今斯今也昔斯昔,柳尚柳兮梅尚梅。一读钱家书赵句,怆然弗忍更徘徊。”这是在悼念故臣钱陈群,“一读钱家书赵句”,楼中钱陈群写赵孟頫《耕织图》诗屏仍在,而钱已于六年前去世了。钱陈群(1686——1774)字主敬,号香树,又号集斋、柘南居士,嘉兴人。官内阁学士,刑部侍郎。善诗词文学,为乾隆五词臣之一。

乾隆对烟雨楼有着特殊的爱好,这次登烟雨楼除了赋诗及与词臣们联句唱和外,还在舟中仿米芾笔法绘了烟雨楼图,一贮内府,一贮浙江。还命画师绘了烟雨楼全貌图,在热河避 暑山庄仿建了一座烟雨楼。他在一首诗注中说:“庚子年南巡旋跸,携烟雨楼图归,游热河仿为之,至辛丑工成,情景宛然。”
隔了四年后,乾隆四十九年(1784)开始第六次南巡,也是他最后的一次巡游江南。在登上烟雨楼时,乾隆写下了永别烟雨楼的诗句——《题烟雨楼》:其结句:“不拟南巡更临此,鸣榔欲去重徘徊。”流露出对烟雨楼景色的无限留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7
乾隆皇帝(即高宗弘历)在位六十年,不但曾于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二)、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六次南巡,到过淮安、扬州、苏州、杭州、徽州、江宁等江南许多地方,而且还将他的“南巡”视作其平生最重要的两件大事之一。 主要是苏州 扬州 杭州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