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反映了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 。中秋佳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皓月当空, 银色的光洒向大地。在这气候宜人, 幽静的夜色中, 人们团聚在一起, 观赏皎洁的月亮, 向孩子们讲述那嫦娥奔月, 桂树和玉兔的神活故事。这两个传统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早已为人们关注。久而久之,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夜若乌云满天,往往正月十五日就会出现雪花飘飘的现象。
这两个传统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早已为人们关注。久而久之, 在许多地方, 八月十五夜若乌云满天, 往往正月十五日就会出现雪花飘飘的现象。于是人们总结出:“八月十五云遮月, 正月十五雪打灯”的天气谚语, 被广泛流传下来。 当然, 大气的韵律活动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它的成因、条件、表现等等许多方面。
“云遮月”和“雪打灯”,表面看是云和雪的呼应现象,实质上是两次冷空气活动的呼应关系, 也就是说, 中秋节前后如果有冷空气活动, 造成了“云遮月”的现象。那么, 元宵节前后, 又会有冷空气入侵, 形成“雪打灯”的局面。因此,“八月十五云遮月, 正月十五雪打灯”这条谚语, 正是入侵我国的冷空气存在5个月左右韵律活动的反映。
相距150天的两个节日天气间,为什么会有相互关系呢? 原来, 这是大气韵律活动的一种表现。地球的大气, 好比一个大型的乐队, 风、云、雨、雪、雷、电、雾、霜, 就好像这个乐队演奏出音色丰富的乐章。某种天气过程,某个时刻表现得比较明显,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明显起来,或因季节不同而以其它形式表现出来,就像乐曲里的节拍一样,表面上看不出它们之间直接的演变关系,实际上却是有一定的联系。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是旧时的说法,指的是在这两天会出现的天气现象。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由来和依据介绍:
这句俗语其实是在说,如果八月十五中秋夜的月亮如果被云彩遮住,那么正月十五就会降下大雪,打湿了房前挂的灯笼。事实上,中秋节和正月相差100多天,这期间的关联性真有那么大吗。
实际上古人很聪明,虽然他们没有精密的测量仪器,但是他们善于总结,把每一天的天气状况都写在了本子上,方便以后查看,尤其是农民更是如此。古人通过观察天气的变化,进行了奇妙的发现,每到中秋乌云遮挡了月亮,就在本子上记上这一天的天气状况,到了正月十五,多半会漫天飞雪,不能说绝对,却有很大的准确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