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当时手握清朝2倍兵力,一路北上攻到长江,为何最终却失败了?

为何最终却失败了?

与其说是吴三桂犹豫不决,倒不如说康熙皇帝的“英明神武”,在大好形势下,刘玄等谋臣力劝吴三桂挥军跨过长江,但年老体衰的吴三桂却一再迟疑。而康熙皇帝恰好是把握住了这一最佳时机,逐渐对全国各地叛逆藩镇开展招安,只要是他们投降就既往不咎,而且还加官进爵,这对吴军而言是一个沉痛的打击。

本想借助长江与清王朝抵抗的吴三桂,这一下不仅仅丧失了进攻中原的好机会,还被康熙皇帝抢走了人心,没有支持,谁还敢替他战斗。其次便是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琮,他与驻扎广西省的孙廷龄发生争执,两个人为此打架,还可以说在内部的分歧严重损耗了这支庞大部队的自身力量。

1687年,吴三桂病亡,失去得力统领的吴军在吴家子孙的带领下与清军又纠缠了三年,最后被完全击败。在大明朝统治的明末期间,那时候的李自成带领着自己从乡村集结来的部队,一路上直逼进入了京城里。那时候的崇祯帝由于受不了这样的局面,选择了自尽。那么那时候吴三桂他又在做什么呢?

他那时候驻扎在边界地域,可是在山海关的那时候选择向清代投降。那么既然早已选择了投降,想让他人认同你,就得要拿出点成绩出来。所以那时候在整个清代带着部队一路向南出发的那时候,他起了非常至关重要的作用,便是等同于先锋队,帮清军打头阵。

其实在那时候有很多人在这一方面做的都和他差不多。那时候西南地区是大明朝政权的最后一块儿根据地,那时候吴三桂带着自己的部队,路上都是在追捕。最后,他好不容易追到了那时候的明朝皇帝朱由榔,而且把他给杀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0
与其说吴三桂优柔寡断,倒不如说康熙的“英明神武”,在大好形势下,刘玄等谋士力劝吴三桂挥军跨过长江,但年迈体衰的吴三桂却再三犹豫,而康熙正是抓住了这个时机,开始对各地反叛藩镇进行招安,只要他们投降就既往不咎,而且还加官进爵,这对吴军来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本想依靠长江与清廷对抗的吴三桂,这下不仅失去了进攻中原的好机会,还被康熙夺走了民心,没有支持,谁还敢替他打仗。再者就是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琮,他与镇守广西的孙廷龄产生矛盾,两人为此大打出手,可以说在内部的矛盾严重消耗了这支庞大军队的自身力量。

1687年,吴三桂病死,失去得力统帅的吴军在吴家子孙的带领下与清军又纠缠了三年,最终被彻底击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18
吴三桂本是叛军出身自己内部不够团结,也不得民心,清朝虽然兵力不足,但是团结,且装备先进,所以清朝会胜。
第3个回答  2019-09-20
吴三桂虽然兵力强盛,但战略眼光却缺乏严重。吴三桂并未“疾行渡江,全师北向”,而是分兵攻打湖南、江西、湖北等一些战略价值不高的地域,最终导致吴三桂兵败,饮恨而亡。
第4个回答  2019-09-18
当时的清军在人数方面虽然不及吴三桂,但是清军个个都擅长骑射之术,而吴三桂的军队却缺少有用之材,所以才会失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