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末代皇帝?

如题所述

《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的评分还是很高的。而且这部电影也获得了不少的奥斯卡大奖,可以说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影片。电影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讲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也讲述了一个人从高贵到平凡的人生经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

电影从溥仪出生开始讲起,然后经少年到中年,最后到老年。将一个末代皇帝的一生所经历的事情娓娓道来。从故事上来说,2个小时来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有些赶。正因为溥仪身上的事情太多,所以电影用闪回的方式夹叙夹议的描述溥仪那个时候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其实,溥仪这个角色又何尝不是一个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人物呢?从出生开始,溥仪的一生就被被人安排好了。你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你应该喜欢什么不能喜欢什么,都被规定的死死的。但是,没有人征求你的意见如何。这样看来,溥仪不过是个代言人而已。

活了一世,到了最后被改造的那几年,溥仪才真正的做了一回人。可是,那个时候的他早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利用价值。故事的最后,溥仪做到龙椅上,夕阳的光辉洒到他的脸上,不知道此时的他又是怎样的心境呢?

除了人物之外,电影的色彩和配乐也是值得一提的。音乐的运用和溥仪的起起伏伏配合的恰到好处。而电影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事的采景地就是紫禁城本身的缘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5

《末代皇帝》是第一部获得中国政府允许进入故宫实地拍摄的电影,动用群演一万多人。影片1987上映,长达三个多小时,拿下6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原创配乐奖。影片将溥仪的一生娓娓道来,从年幼无知被推上皇位到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再到文革中的风风雨雨满处伤痕。影片开启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用一个在大时代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一个看似是“大人物”的小人物,讲述了一个人的沧桑,时代的变迁。可惜的是公映时间太久远并存在删戏现象,如今甚至连片源也很难找到了。

溥仪的一生都在被安排,告别中度过,他的人生中根本就不存在选择,在乎的人一个个的离开或被送走,他的一生好似一个玩笑,都在被安排中度过,有时看似光鲜却满目疮痍。1908年12月2日,尚不足三岁的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于太和殿懵懂即位,又过了不足三年,他在法统上又迅速失去了这个身份。1967年10月17日,在历史罅隙中颠沛流离,经历三次登基、三次退位的溥仪,在北京市人民医院的病床上,作为共和国的普通公民患胃癌,不久离世。辛亥革命爆发后,溥仪在袁世凯要求下退位,仍享受"皇室优待"。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宣统帝溥仪再登宝座,但不到两周后就再次宣布退位。1924年,军阀冯玉祥发动政变,将皇室驱逐出紫禁城。此后溥仪长居天津日本租界。1932年,九一八事变已经爆发,溥仪受到日本扶植,在举国唾弃中出任"满洲国"皇帝。1945年日降后,溥仪被苏联红军俘虏,在苏历经五年囚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溥仪被引渡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内学习改造十年,此间他开始撰写自传《我的前半生》 。1959年12月4日,他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赦通知书",结束改造生活,成为普通公民。

影片整体是以现实为基调的回忆,服装考究却又不被束缚有一定的想象成分,当然要比现代的清宫戏真实可靠一万倍。影片的各个阶段采用不同的色调和光影展现人物境遇情绪。色调光影角度的切换随着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时儿朦胧,时儿压抑,时儿梦幻,时儿现实。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溥仪和一位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来到皇宫,他像孩子诉说着记忆中关于这座宫殿的故事,他的笑容中带着一点天真,一点可爱。结尾处红领巾打开了溥仪从皇座下掏出来的一个蝈蝈罐,爬出了那只跨越风风雨雨半个世纪的蝈蝈,孩子抬头,溥仪已经神秘消失了。那只非现实性的蝈蝈显然象征着一种非时间性的东西,他在我们早以为他死亡的时候出现,是一个与历史对立的问题。

第2个回答  2019-03-15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曾说,《末代皇帝》更像是一部纪录片,与传统的电影相对比,他更希望通过恢弘浓郁的方式向人们展现溥仪内心的孤独和那个时代的变迁。当年幼的溥仪坐上龙椅的时候,匍匐在他眼前的臣民,不过是随时都可以抽身的看客。可是溥仪不同,他的身份带给他的是荣耀与权力,同时也是宫闱中的悲凉与无奈。

这部电影的选址在北京的紫禁城,厚重砖瓦寂静的长廊,搭配电影阴郁的色调,导演巧妙的运用闪回和广角的拍摄方式,记录了溥仪60年的曲折一生。有人说溥仪是命运的玩物,但是我觉得他更像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

清朝的衰落不但没有让他逃离森严的紫禁城,目睹改朝换代的溥仪反而成为了他国利用的傀儡。电影中曾用很多的隐喻来形容他的悲剧色彩,无论是编织牢笼里的蝈蝈还是永远爬不出城外的老鼠,溥仪身上背负的是他自己都无法挣脱的枷锁。

在电影中,他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爱情的。他的情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背离了自然而然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慈禧太后对于权力的霸占让这个孩子从小就失去了自己选择的意识。在溥仪的一生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女人。一个是利用他而掌握大权的慈禧,一个是自甘堕落吸食鸦片的婉容。

还有一个就是敢于冲破封建制度而提出离婚的文绣。在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溥仪写到,他其实是羡慕文绣的,作为一个女人她都敢不要权贵而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她对比,我竟然是如此的怯懦。

作为溥仪的外籍老师庄士敦,这应该是唯一 一个走进过溥仪内心的人。在电影中,他与溥仪朋友般的关系对于溥仪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也是这位老师,用他的言传身教改变了溥仪后半生。

在电影的最后,新时代的中国来临,溥仪再次来到紫禁城自己要花钱买票才能进入。这种赤裸的讽刺让这个曾经万人之上的皇帝明白,他本就不属于这里,也不曾属于这里,他属于的只是这个时代而已,而他,一生都不曾真正的做过自己。

第3个回答  2020-09-17

个人来说整部剧还是可以的。

《末代皇帝》成片于1987年,曾经获60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九项大奖,影片语言为英语,导演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这部电影有很多第一,包括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以中国为题材的最佳影片,同时也是第一部获准进入到紫禁城拍摄的故事片电影(不包括纪录片)。

影片整体的质感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回忆,服饰与布景遵循了一种在考据基础之上却又不被束缚的会适度发挥想象的感觉,但如果追查起来,却可能比现在许多清宫戏真实得多。影片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色调与光影,表现了导演想要传达的情绪与剧中人物的心境。某些影评人所说这影片主要使用自然光,其实并不是。打光打得自然,和使用自然光是两回事。举个例子这个镜头,虽然看起来是自然光,但太阳的平行光,怎么能把桌子腿的影子照向两边?所以其实是窗户外面两侧各有一个光源,才能把影子打成这个形状。

色调、光影与摄影角度,伴随着主角内心世界的切换而改变着,时而朦胧,时而压抑,时而光明,时而悲凉,时而梦幻,时而现实。导演的镜头语言非常考究,影片前段紫禁城中的那些段落尤其出彩,而后段特别是到伪满洲国那段,不知为何,镜头密度和张力略有降低。此外,贝纳尔多其实是一个欲望与理想横飞的意大利导演,比如《戏梦巴黎》就是他的作品,所以他的胶片里,总是少不了情欲的描写,而这部分也是电影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

从电影意象上来看,牢笼和门的反复出现,其实可能预示着这个片子真正将到的是自由与束缚的主题。溥仪生在一个外在紫禁城,内在皇权的牢笼之内,这是大家为他打造的。他一开始总想要出去看看,获得自由,大家却不让。但等到真的有一天,他被迫离开了这个牢笼,却发现自己内心在乎的,是这个他童年时代拼命想要挣破的——即自己皇帝的身份。所以当日本人找到他时,他放下自由的生活,心甘情愿的走向了伪满洲国的皇宫,重新被关了起来。但随着日本战败,一切成为了泡影,他作为战犯被关进监狱,但他仍觉得自己是皇帝,执意要担负起日军犯下的所有罪行。漫长的生活后,当他被放出来时,不管是被迫、被监狱长感召或是自愿,他终于平静地放弃了自己皇帝的身份。他用一角的门票重新回到了紫禁城,拿出蝈蝈放出来,脸上却充满了释怀的微笑。因为此时他已经和蝈蝈一样,从自己皇帝的身份中爬了出来,终于自由。

遗憾的是,他那时候距离生命的结束也不远了。

第4个回答  2020-09-19

关灯拆电影,只读经典,每期推送全球佳片。

陈冲为了这部影片贡献身体,又死活逼导演在中国公映时剪掉。


末代皇帝



《末代皇帝》在88年第60届奥斯卡上完全横扫,所有能提名的奖项都提了,而且提了的都拿了,九提九中,给你数一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辑、最佳音响效果、最佳原始音乐。(但四个演员奖一个没提,好莱坞呵呵……

影迷评价这部电影,“有史以来一部最地道出色的中国电影居然是意大利人拍的”。



中国人自己拍的讲述20世纪中国的电影,像《霸王别姬》和《活着》要等到1993、94年才有……



一个意大利导演在1987年要拍这部讲述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一生的电影,他的拍摄难度可以说是上天了。摄制团队是意大利人,演员是中国人,主要对白全是英语,并在北京紫禁城实地取景拍摄。


贝托鲁奇起初以为宏伟的皇宫跟制片厂搭的场景差不多,但当他在这个真实的外景地看到2500名中国军人(临时演员)时,他甚至吓得躲进了拖车里,并恐慌地想着“我在干什么啊?我这是疯了吗?”




这是迄今唯一一部获准进入紫禁城实景拍摄的故事片。


同时这也是一部气势宏大、色彩浓郁、场面壮观、技巧精湛的史诗巨片。


“故事从1950年冬天开始讲起”

清王朝废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后,溥仪认为此去性命难保,便溜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敲门使溥仪陷入了回忆。



1908年的一个冬夜,清宫卫队长敲开了醇亲王府的大门,按慈禧太后旨意把3岁的溥仪接进宫中教养,准备接掌大位。


在香烟缭绕的坤宁宫内,即将咽气的慈禧接见了溥仪。



慈禧在宣布溥仪为新皇帝后,就死了。

死后的慈禧被仆人迅速塞了一颗夜明珠


在太和殿上隆重举行登基大典时,溥仪在大臣陈宝琛身上发现了一个装着蝈蝈的小笼子。



小皇帝拉过的大便,御医每天都要闻,判断皇帝饮食是否健康


长到十几岁,皇帝还要喝奶妈的奶


谁也没有想到,2000多年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就像登基典礼上他看到的这只蝈蝈,开始了被囚禁的一生。



他虽然登上了帝王的宝座,但终生没有自由,不仅是空间上没有自由,思想上也没有自由,他的人生都是别人来安排。


巨大的对比预示着溥仪终生的孤独


小的时候做皇帝,是慈禧操作。辛亥革命后住在紫禁城,其实只是担着皇帝的虚名。后来,在日本人的操控下,做了伪满洲帝国的皇帝。新中国之后,他依然是一个囚徒。


影片中有一句最重要的台词反复出现,open the door(开门)。


这句台词非常巧妙地隐喻了溥仪被“门”囚禁在背后的一生。


生母在宫外去世了,他想离开紫禁城去看望她,却被看门的侍卫拦住。


皇后婉容产下通奸的私生子后被强制送走,他被日本士兵拦住。


开门,是他终生的呐喊,但是,门始终没开。


但他也并不是没有抗争过。


溥仪的英国老师庄士顿第一次给他讲课。


这场戏背光拍摄庄士顿,轮廓光使他整个人带有光晕,看上去就像一尊神像,这其实是隐喻了庄士顿给深宫中的溥仪带来了新思潮的启蒙。



少年溥仪脸部照明一明一暗,象征着传统保守的封建帝制和资本主义新思潮同时对他起着作用。


可以看出,导演不光为了真实反映皇帝的生活,更是在摄影和美术的处理上有很多设计,带有很多隐喻色彩,告诉我们导演的立场。


片中所有的监狱戏,都被处理为低饱和度与冷色调。



视觉上令观众产生冰冷感,形成一种压抑的气氛。


而回忆中的宫廷生活都是暖色调。与现实线索形成了非常大的反差感。


这个画面是少年溥仪依然离不开乳娘的奶,隐喻了溥仪失缺母爱。


小皇帝登基的大戏选在一个日落时刻拍摄,人物与建筑都拖着长长的影子。这个设计不光是因为魔幻时段平射光线的美,还有大清王朝日暮西山的隐喻。



当年,陈凯歌因为崇拜贝托鲁奇,也在本片中客串了一个小角色。


影片纪录了溥仪的一生,这部影片的结尾是全片最具魔幻色彩的一笔。


1959年,他获特赦回到北京,成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公民。



溥仪独行来到故宫博物院登上太和殿,告诉在那的故宫门卫的儿子说,“我是中国的皇帝”。


在红红的夕照下,一只蝈蝈从笼子里爬了出来。



影片用镜头语言暗示观众溥仪的离世,他化身为这只童年藏在这里的蝈蝈。


这里曾经是他的家,也是关他的笼子。蝈蝈老去了,爬出了笼子。溥仪也终于因为死亡而获得了自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