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中人语》(陶渊明)全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作者或出处:陶渊明 古文《穴中人语》原文: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否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xǐ,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穴中人语》现代文全文翻译: 老人带领姓杨的人来到一个大的山洞,鸡和狗都很开心的样子,人民都在一起住。到了一个人家,老人对(这户人家)说:「这个人想过去住,难够容留他吗?」回答说:「你既然愿意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贤能的人.我们这里只要是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枲,麻)这类东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与众人共亨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你要真的来,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这些珍异的东西,(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里是不缺的。只打算给你一些地,用来耕地养蚕,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杨谢了他答应了。又告诫说:」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封著了。将近夜晚,与老人一起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5
《穴中人语》全文及翻译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
晋朝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业。(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着溪水两岸有几百步长,中间没有别的树,芳香的青草鲜嫩欲滴,落花纷纷。渔人对此感到十分惊奇。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子的尽头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了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于是他离开船,从洞口进去了。起初十分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的,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东西。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彼此都能听到。其中往来耕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完全与桃花林外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兴高采烈地显得很快乐。
看见渔人,竟十分吃惊,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他们就邀请渔人到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探望询问。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一一为他们详细地说出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都十分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中去,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才告辞离开。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要把话泄露给外面的.人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原路回去,处处做好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做的记号,竟然迷路了,再也找不到通向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刘子骥,是位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