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脸谱的故事

急!急急急

黑脸张飞

张飞的角色,脸谱勾成十字门蝴蝶脸,蝴蝶有飞的意思,有张“飞”之意。

张飞是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老三,三国时期蜀汉重要将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敢、正义而著称,张飞为人勇猛,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五千精骑。

张飞对有学问的人很礼遇,如刘巴刚投降的时候,张飞立即到他家去拜访,但刘巴一句话也不和他说,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说一句。张飞也珍惜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颜宁死不屈,张飞敬重他的为人,将他收为将领。

可是张飞脾气暴躁,对士兵非常严厉。刘备时常劝张飞:“你对他们处罚得这样严厉,处罚后又收在身边,有危险”。但张飞不听。果然张飞就是死在其部下之手。

扩展资料

脸谱介绍

红色脸

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

其他:有讽刺意义,表示假好人。

关羽(红整脸)

黑色脸

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杨排风”中的焦赞。

白色脸

表现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蒿,秦桧。

曹操(白净脸)

黄色脸

勇猛、暴躁。如典韦。

蓝色脸

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窦尔墩(蓝花三块瓦脸)

紫色脸

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

其他:面色不好,丑陋。

张郃(紫三块瓦脸)

金色脸

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

大鹏(金色象形脸)

银色脸

表现奸诈多疑或威武庄严,表现鬼怪或神仙一类角色如:《攻潼关》中的木咤。

绿色脸

勇猛,莽撞,冲动。 如:《白水滩》里的徐世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脸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7
脸谱,是汉族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

脸谱的颜色都有一定象征意义,红色表示英勇、正义,如关羽赤胆忠心,就勾画红脸;黄色表示勇猛、残暴,如《战宛城》中的典韦、《马陵道》中的庞涓,勾画黄脸;白色表示奸诈、多谋,如曹操奸诈,勾画白脸;黑色表示刚直、果断,如包拯铁面无私,勾画黑脸;蓝色表示坚毅、勇敢,如《连环套》中的窦尔墩、《白水滩》中的青面虎;此外还有神怪仙佛一类人物专用金色、银色等。

一、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叫《连环套》

窦尔墩,原名窦开山,乳名二东,清直隶河间府县窦三町人,他上有长兄,排行第二,长得虎背熊腰,故又叫窦二墩。

  
窦尔墩出身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给地主打活,他行侠仗义,嫉恶如仇,富有正义感,因不满地主老财为富不仁,遂涉足绿林,抗清反暴。当时,献县以北,河间城以南的方圆数十里区域内,就是他与绿林好汉们经常啸取聚义举之所。窦尔墩一生未婚,他获取的钱财,多用于济困扶危,个人坚持过简朴清贫的生活。当地百姓对他有口皆碑,十分敬仰;而那些豪门富户和反动官府对他却闻风丧胆,恨之入骨。
  

窦尔墩少时曾拜在当地名师韩实门下习武,后又拜明末民族英雄史可法的部将石某为师。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皆精,尤擅使大刀。绿林生涯,使其深感长兵器之不便,遂自己设计改制了一种护手双钩,此兵器兼有刀、钩、匕首之功能,破长兵,敌短器,钩刺自如,攻防兼备。窦尔墩挥起双钩,疾如闪电,势如猛虎一般,故后人又称它为虎头双钩。
  
为了扎下反清抗暴的大本营,他把河间府作为攻取目标,并智取得胜,首战告捷。窦尔墩虎踞河间府,义旗一举,从者如云。兵部尚书彭朋发兵河间,连战失利,因此被弹劾削职。黄三泰为搭救彭朋,派人指镖为凭,向窦尔墩借银。虽说是借,实则是依恃武力,明抢强夺。窦尔墩是血性男儿,哪买他的帐。黄三泰栽了跟斗,恼羞成怒,遂有在李家店比武较量一场恶斗。比武前双方曾商定,不得使用暗器。黄三泰是个久闯江湖的老手,虽有君子协定,但他仍暗器藏身。临阵双方交手数十合,黄渐觉气力不支,遂背弃盟约,用“甩头”击窦。窦尔墩自恃武艺在身,没提防对方会暗器伤人,遂被击中左膀,遭敌暗算。时清兵突至,窦尔墩率众出逃,失弃了河间府。
  
此后,窦尔墩又在清皇陵马兰峪以北的风水禁地兴隆山,觅得一处三面临水,一面绝壁耸天的险地,扎下了连环套营盘,继续与清廷作对。后来,清太尉梁九公乘御赐金鞍玉辔追风赶月千里驹到围场行猎。窦尔墩探知这一消息后,只身潜入御马厩,用熏香熏倒守卫,用匕首杀门丁,盗走了御马。此举,使绿林义士大受鼓舞,给了清廷又一沉重打击。彭朋因此再次被削职,黄三泰也因受到牵连。窦尔墩终于报了李家店的一箭之仇。
  
官兵攻环套数年不下,便想出了一个先捉拿窦尔墩的老母,诱其投案的毒计。窦母被捕后,官方贴出告示,称数日之内,窦尔墩若不投案自首,便杀其母。窦尔墩是个孝子,求母心切,误投囹圄而亡,时年34岁。此事记于《献县志》中。

二、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关公是一员漂亮的武将。
  
他那有名的红脸蛋上,端正地摆放着单凤眼、卧蚕眉、外加五绺长髯飘胸膛。再看身上,披掩心甲,斜袒绿袍,然后持一把青龙大刀,跨一匹赤兔宝马,端的是威武得别致,漂亮得奇怪。可没办法,老百姓就是喜欢这么“有型”的他。千百年来,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人气的超级明星(Super Star)吧。长沙的老百姓也不例外,他们同样喜欢这样明星级的历史人物,也期望他和长沙有些不得不说的故事,因此在当地的民间传说中,《关公战长沙》最为耳熟能详。
  
然而,在正史《三国志》的记载中,只是寥寥数语提及刘备南征四郡时,有“长沙太守韩玄等四太守皆降”的字句,并没有关公战长沙的确切记载。倒是在小说《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里,有关羽引五百校刀手攻打长沙,并跟黄忠大战百回合不分胜负的精彩描述。自然,小说是不可当真的,可恰是正史的“失语”,才给予野史无限演绎的可能,也让历史增添了几份人文的精彩。
  
那么,对于这段被津津乐道的战事,不妨就先从小说家的演义里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吧。

  
话说这位又酷又帅的关云长,由于有“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骄人战绩,所以心高气傲,攻打长沙时,竟只带领五百校刀手前往。当时长沙太守韩玄和老将黄忠一商量,决定先令一名叫杨龄的出战。不料,没几个回合,就被关公手起刀落,取了性命。于是,关公乘胜追击,直逼城下。只见这关云长把五百校刀手一字摆开,然后横刀立马,一边拈着长胡子装酷,一边叫军士擂鼓叫阵。这时,一声炮响,城门洞开,五百骑兵呐喊着涌出来,摆好阵式。打头的正是黄忠老将军,只见他苍髯皓首, 金盔金甲,胯下是一匹白龙神驹,手里执的是一柄七十五斤重的金板大刀。老将军挺胸昂首、威风凛凛,尽显英雄气概。关公眯眼一瞧,呵,比我还神气!那就二话不说,开打!只见两马交锋,一个儿好似蛟龙出水,一个儿赛如猛虎下山,大战一百回合,竟不分胜负。两人不禁心里各自暗赞,惺惺之意也油然而生。高手打得热闹,可城楼上的看客韩玄太守着了急,觉得这样打下去太没意思,又害怕爱将有所闪失,所以急忙鸣金收兵。这是两人的第一次交锋。

  
且说这关公回到营中,也暗自琢磨,觉得这老将军不好对付,思来想去,觉得再战必用拖刀计,方可赢之。第二天两人早早起来,吃饱喝足,来城下继续争斗(PK)。五六十回合斗完,还是胜负不分。两位将军打得辛苦,两边军士看得热闹。就在鼓声正急,两人打得解难分时,云长突然卖个破绽,拨马就往西跑,这黄忠果然上当,在后面急急追来。诸位看官,如你所猜,红脸的公关就要耍拖刀计啦。这拖刀计可大有讲究。云长为什么要往西跑呢?因为大上午的,只有背着日光走,他才能看到地上的人影,然后判断何时出手。另外,古时战马的丝缰并不在手里,是在马镫上,左右一边一个。马往里叫拐,往外边叫削。这样,他瞅准了时机踹一下右边的马镫,马向右一跨,后边的马因惯性还直着向前跑,但刀就落空了。可关公的马恰好圈回来,大刀正好顺势落在黄忠的脖子上,喀嚓一声,一切OVER。
  
或许黄老将军命不该绝,或许老天爷就是想开个玩笑,恰在这千钧一发时刻,黄忠的战马很及时地前蹄失空,将他掀翻在地。灰头土脸的黄老将军躺在地上,觉得太过窝囊,索性不起来,只等受死。关公回马过来,觉得这样杀人太没品位,再想想自己漂亮的拖刀计没派上用场,招不来军士叫好,也觉得郁闷,便扫兴地喝道:“且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黄忠一听这话,又恼又羞,又惊又喜,恼羞的是窝囊落马,惊喜的是性命可保,但此刻不是感慨抒情的时候,所以匆匆爬起,飞身上马,奔回城中。这是他们的第二次交锋。
  
回到城中,将手脸擦洗干净的黄忠,依然觉得手发抖、脸发烫。细细想来,一是觉得这姓关的红脸小子,貌似忠厚,可竟也玩阴的,真是气煞老夫!二来觉得这小子不愧懂得春秋大义,不痛杀落马之人,倒也有几份义气。三来就是败得太窝囊,马失前蹄,真是羞煞人也。好在是这姜还是老得辣,待黄忠老将军冷静下来,很快就想出了明日再战的好计谋。
  
次日天晓,两人城下再战。战了不到三十余合,学精了的黄忠也搞起了“诈败”,云长求胜心切,不知是计,只是一味追赶。黄将军虽然年事已高,人老腰硬,玩不了拖刀计,可射箭却是高手,有百步穿杨的本领。他想自己虽然没有这红脸汉帅气,可相貌比他忠厚,也比他年长,那就绝不能在义气方面输给他。所以他先是连续放了两次空箭,算是给个提醒。当然,第三箭就没那么客气了,弦响箭到,正中云长的盔缨根上。这时云长才大梦初醒,红脸愈发的红,赶紧勒马,鸣金回营。这是他俩的第三次交锋。
  
且说两人各自感慨之际,却有一人按捺不住愤怒,这就是黄忠的顶头上司——长沙太守韩玄。他在城楼上看这两人打得粘粘糊糊,早就觉得不爽。这打仗不是请客吃饭,哪需要这么礼让?莫非这黄忠有了反心不成?所以一等黄忠回来,韩玄就命左右把黄忠拿下,要把他斩首示众,以绝后患。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位面如重枣,目若朗星的大将跳出来,砍倒刀斧手,救起黄忠,然后大声嚷道:“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这位将军便是义阳人魏延。也许这韩玄正如演义上所说“坦率平生性急,轻于杀戮,众皆恶之”,做人做得太失败,魏延“袒臂一呼,相从者数百余人”。很快,韩玄的脑袋就被魏延当作礼物送给关云长,长沙城终落入关公手中。黄忠不像魏延长着“反骨”,人也厚道,所以杀了旧主,心里很不舒服,便托病不出。后来是关公多次安抚,方才释然,“委质”成了刘备的人。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关公:红整脸。是根据民间传说中所说的面如重枣(大红色),蚕眉凤目,面有一到两颗黑痣(传说他脸上长着七颗痣,又名七星痣)。是戏曲脸谱中最古老的脸谱之一。用红色为底色表示他的为人忠肝义胆,赤胆忠心。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09-12-26
关羽这个人,历史上看,并非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关公,名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今山西解州),三国时期的一员大将,官至汉寿亭侯。早年他与刘备、张飞三人桃园结义。刘备建蜀,拜为前将军守荆州,围攻樊城,水淹七军,屡败曹兵,后由于刚愎自用以致大意失荆州,被吴军袭杀。殁后蜀汉追溢为“壮缪侯”。此后,从魏至唐数百年中默默无闻,仅在荆州享有祠祀。北宋以降,关羽声威方始渐震,为“义勇武安王”,然在民众心中,仍未全脱鬼气。元宋时加封为“显灵威勇武安英济王”。明朝被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代又获得二十六字的显赫封号“忠义神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赞宣德关圣大帝”。明清两代均崇祀于武庙,与孔子并祀。佛道二家也先后争相纳入神阶,奉为教门“护法伽蓝”、“天庭神将”。再经过《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夸张渲染,遂成了中国民间最受崇敬的神只。而在戏曲中,更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人物,梨园行中,不称其名,而称(老爷),是以说明崇敬的程度是如何深切了。称为(协天大帝)。

京剧人物的形象,大都是根据其人的个性和生理特征等塑造而成。关羽既是人们心中的神化人物,他是五虎上将之首,在舞台上有着(骨重神寒)的气概。《三国演义》中对他的描写是:(身高八尺,面如重枣,丹风眼、卧蚕眉、五绺长髯……)。小说中既然有了如此具体的描绘,因此在他的脸谱上,绝不可能毫无根据形成。关羽的脸谱自徽班进京后不断博采各地方剧种之长,在不断改革丰富中不断自我完善,在京剧形成的过程中,脸谱也在继承徽汉、昆戈、梆脸谱的基础上,由早期古朴简约的样式逐渐成熟日趋复杂细致。清初由于戏班上演关羽的戏不多,其脸谱可能仍沿徽汉班的旧规勾画。

京剧关羽脸谱是集众多地方剧种脸谱之大成而约定俗成之谱式,其与地方剧种谱式有同中有异或者说异中有同,都有其内在规律可寻。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一些地方剧种在改良过程中,有向京剧谱式靠拢的现象发生。说关公“既有约定俗成的定谱,又有随意性的多谱”。又因他是(卧蚕眉)是独特的形状,别无他仿,又叫(无双眉)更切合实际。现在用色大都用朱红、大红和清油的方法。额上的黑纹,各人的勾法也不完全一致:有的勾三道,中间一道较长,而在鼻梁处成弯曲状从旁下挂,有的则在眉之间勾成一个或两个蝙蝠图形。还有一点是在鬓角至下耳前勾上一个半圆形的黑色鬓角。表示他的鬓角连接美髯,另体现出他是长脸膛。

京剧脸谱是随着年龄而有所变更,关公的谱式也不例外,严格分别。分壮年、老年、生前与死后(成神),脸谱有着不同的勾法。最明显的是鼻窝的用色,壮年时期勾黑色鼻窝,自《桃园三结义》到《封五虎上将》之前的戏都是黑色鼻窝。老年时期自《水淹七军》至《走麦城》都是灰鼻窝,到了死后成神时又要改为黑鼻窝了。这与所带的髯口颜色有直接的关系。成神之后的脸谱勾法就是额上的三条黑纹变成了金色,因金色显示出神只的特征,形成卧蚕浓眉,在脸上加深黑色脸纹。 第一个改革者是以演《破壁观书》一举成名的米喜子(1849—1925),他扮关羽是画卧蚕眉、点黑痣、勾脸纹。临上场前喝一大碗黄酒,把气一憋,酒气脸上一扑,脸很自然变红。走到台口落下水袖一亮相,台下一片哗然,观众看到一个不同以往的关羽的形象:“面如重枣,风目长髯”的活关公。程长庚、王风卿等都是米喜子之后擅演“老爷”戏的演员,改用胭脂揉脸,“再画两道眉毛,点七星痣,脑门上勾两三道纹”。这即是后来北派关公戏的揉红谱法。

关公戏大胆改革的是王鸿寿(1849——1925)。艺名三麻子,安徽怀宁市(今安庆市)人。京剧红生演员,有“红生泰斗”之称,也是早期南派京剧的代表。他扮关公,是变揉胭脂脸为勾银朱脸,黑色眉毛划的极细,显得威严端重。眼与眉间画两道纹,依眉而行,极有神韵,眼下虽无烘纹,而眼角下斗,英勇之气如生。脸上不作他纹,宏大可亲。加浓了脸谱的色彩,成功的表现了关公的人物性格,而消弱了神化偶像的成份。其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红生鼻祖”。他的传人有周闻天、赵如泉、夏月润、林树森、李吉来、李洪春等人。此谱来自《春柳》第五期刊登的王鸿寿所绘的纸本。

刘奎官(1894—1965),著名净角演员。名春霖,河北开封人。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喜爱唱戏,五岁是认刘寿臣为义父跟其学戏,九岁拜张仲福学花脸戏,后师从范宝亭,又杂学诸家,并向王鸿寿学红生戏,解放后,刘奎官任云南省京剧院院长,并任中国剧协云南分会副主席。在表演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他的功架稳健,腰腿功扎实,塑造人物栩栩如生。他的脸谱继承了范宝亭脸谱的笔法工整严谨的特点,但又更着重角色性别的体现,着墨用笔一死不苟。1963年他亲自指导廖丽涌出版了《刘奎官京剧脸谱集》收录了一百八十八个谱式,其中有四个关羽(壮年、老年各两个),此谱是参考书中《走麦城》的剧照绘谱:卧蚕眉,单风眼,额中的一笔自脑门顶起笔,到眉心向左回笔到眼心断开,再在此笔只上起笔向右再回笔到上鼻梁向左至脸蛋收笔。在左眉心点黑痣,再在笔梁处的中纹下勾一道洪纹。

林树森(1897—1947)老生演员。福建兴化(今蒲田)人,生于上海。字守宽。自幼随舅父王益芳学戏,七岁登台演娃娃生,取艺名“筱益芳”。十一岁进京,带艺进喜连成科班,改学须生,十三岁时,入承平科班,得老伶工陈春元、陈嘉麟的传授,戏路更宽,渐成台柱。1912年返回上海后又从师王鸿寿,学红生戏,颇受上海观众喜爱,被誉为“红生第一人”。他勾的关公脸谱,窝蚕眉勾的宽厚,自眉头起笔成上弧形勾至上、中鬓角之间,额中的一笔自脑门中起笔到眉心弯向右至右眉头回笔向左勾至左眉头再回笔向右过鼻粱收笔。此谱来自《京剧史照》剧照。

李洪春(1898—1990)著名红生演员。原名李春才,祖籍江苏省南京,后迁山东武定府。七岁入“长春科班”,拜在小生陆华云名下,1919年,他在湖北遇见了王后从师王鸿寿。王倾囊相授。他演关羽戏,打破了把关羽作为“关圣”或“神”的迷信思想,并且突破关羽是“关夫子”要“儒雅”的传统:他注重从“威镇华夏”的威猛上来表现关羽,重演“人”,重功架造型的优美,其姿势传神入画,而且有儒雅肃穆的气概。在四十年代被同业称为“红净宗师”。他的关公脸谱勾的窝蚕眉清秀,额中的一笔在左眉头上方起笔到眉心变弯,来回四折到鼻梁处向右收笔,在右眼角下和左鼻翅至法令纹旁边各点一黑痣,右眼下勾一道烘纹。此谱来自《中国京剧》剧照。

唐韵笙(1903—1970),著名老生演员。愿名石斌魁,满族,愿籍沈阳。自小跟随唐景云学艺,唐景云收其为义子,改名唐韵笙。在三、四十年代他与马连良、周信芳被称为老生三杰,即“南麒”(麒麟童即周信芳)、“北马”(马连良)、“关东唐”(唐韵笙)。他的“红生”戏与众不同,是“红生”三大流派之一。他演的关羽,在人物造型上突出其俨然肃穆,表演上讲究工架的稳健、准确、优美。唱腔设计上注意符合人物的义勇性格和感情。他勾的关公脸谱主要区别是额中的一笔,他这笔自脑顶月亮门正中起笔成波浪形自上而下至眼心向右过笔梁收笔,勾圆鼻窝。此谱来自《中国京剧艺术》剧照。

李万春((1911—1985)武生演员。字鸣举,河北雄县人。他家学渊源,自幼随父(李永利)和老艺人项鼎新学戏,七岁在上海登台,十二岁在前门广德楼露演,三天“打炮”,轰动北京城,被誉为“童令奇才”。1932年自组永春社,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创办鸣春社科班,1949年后,与徐东明组成北京新华京剧团。1959年调往内蒙古京剧团任主演。1979年后调到北京京剧院。他以演关羽戏、武松戏、猴王戏最具特色。表演吸收了俞(菊笙)派、黄(月山)派、杨(小楼)派、李(春来)派等各派武生的特点,兼收并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勾的关公脸谱跟李洪春勾的窝蚕眉相似,在额中的笔上他在眉心和鼻梁间勾两个相反的勾纹,在鬓角至下耳前勾成倒葫芦形,他将黑痣点在右鼻翅至法令纹膀。此谱来自《中国京剧》剧照。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5803788.html

第4个回答  2010-01-02
关公:红整脸。是根据民间传说中所说的面如重枣(大红色),蚕眉凤目,面有一到两颗黑痣(传说他脸上长着七颗痣,又名七星痣)。是戏曲脸谱中最古老的脸谱之一。用红色为底色表示他的为人忠肝义胆,赤胆忠心。
相似回答